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见闻辑 > 第二十三章 悠悠我思

第二十三章 悠悠我思

    史可法在扬州筹措军饷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南京,南京的士人闻言只能再次痛骂朝政腐败,马阮弄权贪腐,随后颇为感慨地解囊相助,而马士英的妻弟杨文骢自然也不能免俗。

    面对汹汹舆论,杨文骢只能暂时瞒住对马士英不利的汹汹舆论,在这天午后和马士英闲坐的时候有意抛出树枝“兄长,我听闻史阁部在江北无兵无饷,苦苦勉强支撑。还频频上疏朝廷请饷...”

    马士英一脸不悦:“他不知朝廷已经要和北虏议和么?这时候大兴北伐之腔调。如此心思妙用,不是反衬我是卖国之人?便是有饷,我也不与他。”

    杨文骢知道这是触了马士英的霉头,只能顺着他的话说:“兄长肩负大明社稷,就连文骢也只能体会三成兄长艰辛,还望兄长切莫见怪。”

    马士英温和的看向这位妻弟,温声说道:“愚兄没有见怪龙友的意思。你是不知,我本有意让马绍愉当正使,只是姜高等辈从中作梗,举荐了左懋第当正使。”

    杨文骢答应道:“这事坊间都有传言,说左相公上疏有言‘时时以整顿兵马为事,勿以臣此行为必成;即成矣,勿以此成为可恃。’,坊间都夸耀他是个伟相公。”

    马士英摇摇头说道:“‘必能渡河而战,而后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而后才能护南都于万全’,这也是左懋第所言。只是他时时以上邦自居,以属夷视彼清。我只怕议和之事被他搅弄坏了。”

    杨文骢又不解道:“我大明本就是上邦,鞑子即便侥幸得了北京。我视之如属夷又有何不可?”

    马士英屏退了下人,站起来走动了几步,随后对着杨文骢说道“龙友,你根本不知道鞑子的厉害。当年我在山西阳和道副使任职的时候,就见识过鞑汗皇太极的厉害,此后鞑子破关数次,纵横千里,你可有听闻过哪个总兵官能歼敌于关内?”

    杨文骢在思索张口欲言,也被马士英制止:“而李逆在西安僭号,照样也在北被鞑子杀得大败。如若此时与鞑子起了冲突,何人可敌?何人愿往?”

    马士英随后坐了下来,附耳对杨文骢说道:“我已让马绍愉写了密信给吴三桂,让他居中斡旋。纵是不能带兵回我大明,也要促成双方议和,以当今圣上为叔,彼清鞑汗为侄,约为叔侄之国。”

    杨文骢猛然站了起来,连声不可,强行提了一口气,低声说道:“鞑子狼子野心,怎可轻信?如若他兴兵南下,那不是徒留笑柄于后世吗?”

    马士英摆了摆手:“龙友多虑,你仔细想想,彼夷入关六次,除了己巳年占据四城最后屠戮一空外,哪次不是只要人口钱粮?哪次是真的占了城池欲为我中原之主?

    我料定彼夷不过是契丹鲜卑之辈。此番即便被彼趁虚而入占了北京,我们既无力收复,不议和,那有能与鞑子邀战的财力和精锐兵马吗?”

    杨文骢泄了气般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马士英一时也猜不到他在想什么。过了些许时间,马士英终是说道:“鞑子虽强,我大明又并不是无人。待到三五年后练出精兵强将,才能真正从鞑子手中收复北京。”

    杨文骢叹气道:“兄长所言,具是在理。只是大好河山,都要相让于彼吗?”

    马士英爽然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他。为兄已在山东河南均留有后手,不费我大明一兵一卒,便可收复大量失地。”

    随后从袖子中抽出几个奏疏,依次和杨文骢讲解起来:“为今之计,应是自强。国家财力捉襟见肘,这都是圆海兄的妙策,愚兄先给你看看。你看此策是先可让童生捐银免试可为生员,大量童生一辈子穷其一生都中不得一个秀才。此策一经推行,丰盈国库不说,还能让文人沐我朝恩德...你看此策是是赎罪钦单。犯官抵赎、赃罚,实填入单,进贮官库,每季汇解...”

    ---

    等到我们赶回到破烂驻地,已经是第三天了。

    回去的路上一直我和朱贤政有过拌嘴,但是毕竟他才是游击爷,而我只是个编外的兵丁,自然说不赢他,索性就不说了。

    兵丁们热火朝天建起来的简单营房已经有十来间了,张老六也在乐此不疲的指挥兵丁们搬运木头。出我意料之外的是那个读书读傻了的傻子也在帮忙搬着木头,一时真不知道这人脑子里都装的是什么东西了。

    朱贤政脸上的春风得意是藏不住的,就连老钱都闻着味来了,我看着他那一脸赔笑的样子实在好笑,我就掏出城里买的一点点心给了他。

    结果这一闹腾,营里的人马都闹开了。甫等到我们进了大帐以后,明显能感觉到门外一堆人在偷听。

    帐内坐着的除了我只有张老六,随着朱贤政说出了我们军镇即将北伐,而我们被编成了前探营的先锋营后,帐外直接传出一阵惊呼。

    “这下死定了,这下死定了。”张老六把这句话说了两遍,脸上露出一个很奇怪但是很爽朗的笑容,于是飞一样就往帐外走去。

    我顺着张老六的步伐也往营外看去,看到张老六和老钱我们这一伙从杨庙村出来的老朋友们,脸上都是飘着这样的笑容。

    而那个读书读傻了的傻子脸色倒是惨白,这小子估计是知道了自己要被送到督府去了吧,我心里笑着。

    晚上,我躺在新建好的营房里,想了很多事情,想着自己流浪的事情,想着杨庙村,想着那个破庙和观音堂,想着泗州的酒楼。

    其实能到这一步已经是万幸了,我再三对自己说道。每天都有饱饭,有别人做梦都领不到的饷,每天都吵吵闹闹,可以骂这伙兵丁连马都骑不好...

    我害怕改变,如果能给我选,我宁可现在还在杨庙村每天吃着硬饭硬菜。

    但是我又渴望改变,因为就上次去了盱眙县,我还特地听了一遍千金记。

    想法越来越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又掏出那首死臣歌。

    “长城虽坏,白虹贯日。”我又默念了几遍,讪笑着把东西收了起来,躺下去将将入眠。

    ---

    史可法言“臣于六月请粮,今九月矣,岂有不食之卒可以杀贼乎?”士英益靳之,不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