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见闻辑 > 第二十五章 南阳

第二十五章 南阳

    自打李自成山海关遇挫后,治下各地也渐渐人心骚乱,而在李自成控制的河南也渐渐起了杂音。不少本地的豪强纷纷自起,开封至汝宁一带,有刘洪起;在洛阳一带,有李际遇;在南阳一带,也有萧应训列寨几十,以至于南阳府人心惶惶,几乎成了座无主之城。而这些人正是马士英所谓的后手,只要一纸文书,便能成为拱卫大明朝的忠实力量。

    这些情况和奔驰在马上的男子毫无关系,他接到的命令只是去南阳府城寻人的。

    南阳城门的盘查除了要脱帽验看发型以外并不复杂,因此男子只是把斗笠脱下就轻松进了城去。

    为防万一,男子在城内看似没头苍蝇的乱转,在消磨了足足一个时辰确保自己的身份并未为人觉察的时候,男子也悠哉悠哉的移动到了他想调查的目的地,即昔日的唐王府周边。

    男子沿着旧唐王府边墙仔细观察缓缓移动,在四周中一处幽静的巷子内,男子很快锁定了自己的目标。

    是一户再寻常不过的人家,门前还挂着丧事的标识,按大明的律法,必是有孝子在家治丧。

    男子装作若无其事的走到这户人家门前,轻重不一的扣了几下门,心中稍有忐忑便把斗笠压的更低。

    几个呼吸之间,巷子也并没有其他声音,很快门就被打开,打开门的是另一位青年。戴着斗笠的男子把斗笠往上推了一点细细打量青年的相貌打扮,青年一身白色丧服,察觉他的相貌虽然长得极其英俊,但是和中原一带的长相又稍有出入,虽然带着帽冠,但是鬓角的发丝并不是全直的,在阳光照射下,隐隐还有点泛黄。唯独和寻常百姓有所区别的是他两手的大拇指上都装饰了扳指,粗粗看去并不是什么精贵玉器,品质一般,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稀罕物件。

    青年颇有困惑还没有发话,男子便压低声音问道:“敢问可是猛二公子?”

    青年闻言便点了点头,男子旋即迅速把马牵入屋中,并嘱托青年赶紧把门关上。

    这名被称为“猛二公子”的青年暗自觉得好笑,在关上门的时候眼神中不禁露出了杀意。等他转身过去的时候,这名戴着斗笠的男子却是大舒一口气,说道:“猛二公子见谅,我是南京镇抚司的百户,我姓沈名文门。”随后从胸中掏出一块腰牌,腰牌是新制的,上面明晃晃的写着“北镇抚司”四个大字。

    听闻这名男子报了姓名和看了腰牌,猛二公子眼中的杀意顿时消散一干二净,随后说道:“我还以为是李闯派来的贼兵终于找上门来了,没想到是上差。”

    沈文门闻言也笑了一下,随后表情变得庄重:“还请猛二公子引路灵堂,让某可以祭祀猛老将军在天之灵。”

    在沈文门和猛二公子在灵堂祭拜了写有“先父猛都督佥事总兵之灵位”几个字的牌位后,两人快步移动到了边上的偏房喝起了茶水。

    小心谨慎的沈文门却在这时问询:“还请恕沈某冒昧,还要请教公子名讳。”

    作为东道主的猛二公子站起来作揖说道:“沈上差,在下名叫猛再胜。”

    沈文门听闻后连连点头:“猛先捷猛再胜,猛老将军拳拳爱国之心,天日可鉴。”

    猛再胜倒是没接这个话茬,反问道:“不知道上差今日寻在下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这时候沈文门才把原委从头说了下来:“猛二公子或还不知,现在今圣天子已于在南京继位。

    而沈某本是凤阳的锦衣卫,如今忝列北镇抚司寻找猛二公子也是出则有因。一则是朝廷有明旨抚恤猛老将军,二则是南阳王凡三再嘱托沈某定要寻得猛二公子踪迹。也是老天开眼,得使沈某侥幸进得南阳府能见公子一面。”

    猛再胜听完也稍稍动容,开口问道:“朝廷不治我父陷藩之罪,反而还要优恤我家吗?”

    沈文门听完,连忙点头:“那是自然,二公子还不知。现今的南阳王,正是当年殉难的唐王胞兄。我和他在凤阳就有旧识,如若国家光复南阳府,届时南阳王就藩故地,还有重谢于你家。”

    猛再胜听完止不住的喜悦:“沈大哥,你也不要叫我二公子了,就叫我再胜就行了。国家大恩,再胜就是挫骨扬灰也难报大明之恩于万一。”

    沈文门随后站了起来,把两手对空举着抱拳说道:“圣天子有言,荫猛老将军子官都督佥事”然后把手放了下来,伸出右手对猛再胜说道:“还请再胜兄即刻和我回朝复命。”

    猛再胜眼中爆发出一阵热情,但是随后就浇灭了也站起来回答道:“沈大哥好意,朝廷荣恩。再胜谢过了,但是再胜丧期未满,怕不能和沈大哥回朝了。”

    沈文门一点头,随后又一摇头:“猛公子守丧未满二十七个月吗?”

    猛再胜讶然:“二十七个月我是快满了,只是守丧不是三年吗?”随后拿手往一个架子上一指,沈文门望去赫然是论语以及孟子两书。

    沈文门只能尴尬的解释大明制下丁忧期和孔子所言有所出入,又再次邀请了猛再胜。

    只是这回猛再胜的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但是我已经在先父灵前立誓要守孝三年,还望沈大哥能全我孝心。”

    忠臣孝子,还是一门英烈。沈文门暗自感慨大明定能复兴,便一口把帮猛再胜荫官的事情应允了下来,小心翼翼离开南阳府往回复命去了。

    ---

    如我所料,吴尔埙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处罚,在史可法的保举下居然不但活了命,还在幕府做了个文书的工作。

    而朱贤政的信也很快就被吴尔埙递交到了史可法的面前。眼看公文都只敢附在私人信件里,史可法也明白即将北伐的将士是如何缺衣少食了,几天时间全在把这段时日各处士绅捐献的饷银将扬州近三十里的粮草衣裳被褥采购一空,和所剩的饷银一起就急匆匆派往泗州去了。

    ---

    高杰营将袁诚纵兵截饷,予降秩。——《南明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