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秦楚汉堕 > 第七十二章最后的朝会

第七十二章最后的朝会

    自秦军放弃直接攻城后,接下来一连三日,秦军调转枪头猛攻西城外营垒中的燕军。

    拔营战斗虽苦,但毕竟比攻城轻松许多,故而秦军士气高涨,猛攻燕军营垒,使城外营垒中的燕军一时死伤惨重,告急叫苦的简牍一日数封发往城中。

    今日,辽东郡廷也就是现在的燕王行在处,凡燕国五大夫以上官吏,皆赶赴行在参加朝会。

    因郡廷大堂改过来临时装作朝堂的地方太小,不少低级官吏没地方跪坐,只能站在院落参加朝视。

    夏元因上次将渠主持晋升一爵的缘故,勉强能够步入堂内跪坐,但也在最后门口的位置,与燕王等人离的太别远,只能看到燕王的大致轮廓。

    自朝视开启以来,一直是蓟都来的一帮官吏公卿主持讨论。

    讨论的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燕王小朝廷现在落魄的没什么大事能讨论,无非又是一些官吏俸禄,或有关卫军整改的事情。

    通篇下来,蓟都来的官吏你一言我一语,听的夏元昏昏欲睡。

    一直没有发言的夏元,就在等的不耐烦时,终于听到有关自己的话题了。

    只见一名夏元没见过也不认识的御史,从筵席间持玉圭走上前,跪坐在燕王阶下,开口便道:

    “臣御史大夫荣倪,参劾辽东左司马、长大夫夏元,目无君上,蔑视朝廷政令,欺上瞒下,祸弄军国之罪!”

    轰!

    御史大夫荣倪参劾夏元之语,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原本跪坐的文武百官瞬间炸开了锅,各自惊讶议论纷纷。

    朝堂上因荣倪的话,瞬间乱了起来。

    “荣倪疯了吗?”

    “怎么回事?”

    “难道夏元与荣倪有仇?”

    “哈哈,这下有好戏看了。”

    “荣倪真我辈楷模,直言不讳,国家良臣也!”

    “荣大夫高义,早就看这群辽东人不顺眼了,目无大王,寡待朝臣,早就该收拾他们了。”

    “肃静!肃静!”

    一直到燕王身边的舍人高声大喝,终于止住了乱纷纷的朝堂。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皆注视在一脸茫然的夏元,与一脸刚毅的荣倪身上,看二人接下来做何说法。

    跪坐于阶壁,被冕旒遮挡住双目的燕王在听闻荣倪话后,看不出是什么表情,只是声音冷冷道:

    “御史大夫履司监督百僚之责,既有参劾理应呈上,不须因私情而废公,但不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参劾辽东夏司马之事,可有证据?”

    燕王话落,早已准备许久的荣倪立刻慷慨陈词道:“启禀大王,臣参劾辽东左司马一事,皆有实情!

    一罪目无君上,乃会邑庆宴时,大王命夏元贺舞,夏元却无有人臣之礼公然拂袖而去,弃大王之命于不顾,此当时所有朝臣目睹,做不得假。

    二罪其蔑视朝官,自会邑接驾以来,夏元不拜见朝官上卿,不和下臣之礼,妄为我大燕官吏,此百官同僚何人不知?

    三罪其违背政令,自朝廷东迁以来,百官无立锥之地,度用之财,大王命夏元上供余财恩养臣僚军士,此乃朝廷危难之际,上下一体共渡艰险,挽救国势之良政。

    可自大王下命以来,夏元百般推脱,阳奉阴违,致使朝臣饥饿贫困,国家食货匮乏,如此下去何时能振兴国势,一扫国家海内邪气,此乃大罪矣!

    且夏元养募私兵,私藏甲胄,对王命毫无敬畏,此乃奸臣之态,臣冒死恳求大王降罪于夏元,以正视听!”

    哗!

    荣倪言罢,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见朝臣又即将乱起,燕王重重咳嗽一声,打断朝臣道:“诸臣且静,且听御史大夫说完。”

    “御史大夫你既言夏元有罪,且不知该如何惩戒?”

    荣倪听后,立刻回道:

    “回禀大王,臣因职责所在不得不言,但毕竟夏元有功于社稷,贸然大惩恐不利于我王恩德,不如小惩大诫即可。”

    “如何小惩大诫?”

    “不如令夏元将功补过,罚没其夏邑封地,再罚没夏元私兵五百整编入卫军,令其率领剩余兵马出城接替秦郡守麾下,坚守营垒抵抗秦军!”

    嘶!荣倪说罢,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荣倪真狠,简直慢刀子割肉,要一步步夺取夏元的一切啊!

    这一刻朝堂上出奇的安静,所有人屏气凝神,看夏元将做何反应?

    正襟安坐的燕王在荣倪说罢,沉默一会,不知是何想法,竟问夏元道:“夏司马觉得御史大夫所言可对?”

    此刻早已经趋步上前的夏元跪坐于人群中,一脸悲愤欲绝道:“回禀大王,此奸臣欲乱我朝纲之言,臣绝不敢认!

    想当初会邑救驾勤王时,若无臣冒死激战,何来今日之事,狡兔死走狗烹,也不是这般行法!

    臣何时违背过王命,臣又何时心怀不轨暗养私兵?

    襄平城中的宅院悉数送于朝官居住,何来不敬朝官之说?

    夏家辛苦积攒钱粮不曾少一筹,悉数听王命赠与朝官用度。

    麾下兵马乃当初为救王架,受郡尉之令,集家人子弟成军,奔赴沙场,战死者不知几何!

    为救王架朝臣,我夏家不少族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如今仍祭堂未撤!

    我夏家抛头颅洒热血,不少战死家人至今尸骨未寒,难道流血牺牲后,等来的就是这般回报?”

    夏元在朝堂悲愤填膺诉说苦难,一半是装的,一半却真是被气的。

    朝堂上因荣倪引起的一幕,如果说一开始夏元还未反应过来的话,那么现在夏元却已经完全明白了。

    狗日的燕王,狗日的荣倪,真以为他是傻子看不明白两人在故意给他唱双簧吗。

    什么不遵王命,目无君王都是借口!

    无非就是蓟都来的官员因为逃难,家业丢了个一干二净,如今来到辽东想要重振雄风,在辽东安家立业。

    可因辽东的利益早就被夏、田等十一家瓜分完毕,没有他们插手的份,故而这群朝官便将目光落在辽东十一家的身上。

    想要从辽东十一家身上豪取抢夺,来补全他们在燕南的损失,故而将主意打在夏元身上。

    而燕王也因辽东十一家手握兵权,害怕夏、田几家势大难制,想要趁机削弱辽东各家的实力,故而君臣一拍而合,才有了今日之事。

    好在众人也没被利欲彻底冲昏头脑,懂得徐徐图之,因见夏元年幼以为好欺,打算以夏元为突破口完成他们君臣之间的心中大业。

    或许在他们看来把辽东十一家的一切据为己有,就是复兴燕国了吧,可以接着奏乐接着舞,天下依旧太平。

    想到此处夏元心中忍不住冷笑,果然对亡国君臣的智商逻辑就不能用正常眼光来看待,什么离谱妖孽的事都能做的出来。

    尽管明白对蓟都来的官吏不能太抱有希望,可没想到已经糜烂到这种地步。

    秦军还没走了,还没到彻底安枕无忧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搅风搅雨。

    有这群欲壑难填,私欲甚重的朝臣,燕国能有今日也怪不得别人,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此话果然不假。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