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直播捡漏:听劝后,成了鉴宝大师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崩溃的刑器:袈裟,古画,唐楼竟在掌握

第一百三十二章 崩溃的刑器:袈裟,古画,唐楼竟在掌握

    对于刑器的鉴定,在场的几位专家都是持相同的观点,这不过就是一幅还算不错的宋代古画,根本不值钱。

    “不对,你的鉴定不对。我这幅画内含乾坤。你再仔细看看。”

    这位女子自然就是唐楼请来的工具人,秦欣欣。

    秦欣欣按照唐楼的吩咐,有些不满的朝着刑器说道。

    “内含乾坤?这幅画我都鉴定过好几遍了。怎么可能!”

    “这位女士,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将这幅画交给后面的专家团一起鉴定一番。这里面可是有着华国顶级的专家阵容。”

    刑器不想再和这个女子纠缠,也不明白,唐楼为何要来这么一出,这不是自取其辱?

    见到刑器的反应,秦欣欣也是早就有所准备,打开了包包。

    看到秦欣欣熟悉的操作,后面的几人,尤其是鲁军,黄勋奇两人,眼睛都直了。

    “果然是她,上一次那个袈裟也是这般的处理的。怎地,今日她还想将这一幅画剪开不成!”

    刑器也是大惊失色:

    “女士,你冷静,这是要干什么!”

    秦欣欣听着周边人的一阵慌乱,不知道为何,有了点点的兴奋。

    从包包里拿出了一把薄如蝉翼的刀片,以及一瓶唐楼特意配置的混合液体。

    “来,你不是一流的鉴定专家嘛,将这一幅画上面的一层纸揭开了你再看看。”

    秦欣欣按照唐楼的吩咐,将那一瓶特制的混合液碰了上去。

    在整个画面的几处磨损处,以及那三个伪印之处,将其湿润渗透。

    “你这是!”

    刑器猛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整个人眼皮都是跳了起来。

    黄勋奇,欧阳秦,马观复,叶霁翔都是聚了过来,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诡异又神奇的场面。

    而唐楼,也是不知何时放下了手中的活,平静自然的走了过来。

    “既然,邢大师鉴定不出来,又不敢动手,那就只能我亲自来揭开了。”

    唐楼直接接过了秦欣欣手中的改造过的薄刀片,开始在画布上面轻轻的刮了起来。

    在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眼神中,画布的上面有着一层薄薄黄麻纸被揭了开来。

    看着唐楼的操作,马观复突然想起来,江湖上失传已久的一种揭画技术。

    “这还是二十年前了,当时在帝都,魔都,金陵同时出现了三幅张大千的真迹。经过几名顶级专家鉴定后,都是认为各地的那一幅乃是真迹。”.b

    “如此蹊跷离弃的事件,自然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于是,三方人马,一商量之后,各自带着画作,来到了帝都进行比较鉴定。”

    “最后,在当时故宫博物院的一位书画大家的火眼金睛之下,才发现了那三幅真迹,乃是由一幅画,通过两次分离而揭开来的。张大千的这幅水墨画用的乃是顶好的宣纸,而他的技法又是力透纸背。故而,在特殊的混合液配合之下,通过高手的巧手,分成了三层画纸。三幅画,虽然在笔墨上比之原作淡了一些,但是依旧能够清晰地看出是张大千的真迹。”

    听着马观复的话,叶霁翔也是有所印象:

    “马爷说的这件事情,我也是参与了。还真是令人难以忘怀,这世上竟然有过如此登峰造极的一分为三的技艺。揭开三层画作之后,再通过高明的技术,和空白的揭开的纸张进行粘合,最终达到了和真迹一模一样的效果。”

    “而今天,唐大师的这一手,完全就是这种技法的逆运用。通过两层画纸的巧妙贴合,掩盖了画作之下的真正奥妙。”

    果然,在唐楼灵巧的双手下,几块被处理过的薄纸被揭了下来。

    这幅画作的纸张,完全展现出了原有的神采。

    整幅画作的纸张呈现均匀如一的深黄色,纸张厚实表面光滑,纤维较粗而分布均匀,质地坚实硬密。

    用手轻轻触之有清脆之声,比一般的纸硬和光滑,通体如一之后,看上去多了一份古朴美观。

    “这才是宋代黄麻纸的真正风采啊!”

    “你们看,这幅画作上面,竟然有着足足十一枚鉴藏印!原来之前的薄纸是为了隐藏这些鉴藏印。”

    作为印玺研究的顶级教授,刘易壬此刻激动不已,直接上前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刘易壬整个人都是胸膛起伏双手颤抖:

    “了不得,了不得啊。这幅画作之前要是说只是一副寻常的宋代古画,那么加上这些印鉴的加持,那就是一幅顶级的国宝,这个价值至少三个亿往上!”

    听到刘易壬的鉴定,在场所有人都是诧异不已。

    尤其是刑器,整张脸都是阴沉的能够滴出水来。

    这幅画可是他亲自从金陵拿出来放到王朗的私人博物馆,目的只是为了做局检验唐楼的真实水平。

    自己当初还沾沾自喜,以为唐楼入了套,含泪赚了他三千万。

    这原来是自己白白的送给了唐楼三个多亿?

    刑器心态有点崩。

    只是,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刑器依旧有些不敢相信,也是看了过去,只是一眼就是天旋地转,这十一方印鉴可是来头不小。

    “唐大师,本来就是你和邢大师的鉴定比试。邢大师已经打眼了。那就由你来完成接下来的鉴定。”

    秦欣欣也是一旁假模假样:“这个邢大师不行,唐大师还是你来给他上上课。”

    刑器一口老血吐出,这姑娘蒙个脸看着羞答答的,说话倒是挺不客气。

    唐楼接过秦欣欣的话头:..

    “诸位来看,这第一枚印鉴,乃是天历之宝,乃是元代文宗图帖睦尔的收藏印。可见,元内府收藏过。此天历之宝可是非常有名,先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轴即有着天历之宝的印鉴。能够被院内府收录,自然是北宋的精品画作。”

    “其实,这一幅画作,乃是真正的顶顶好的寓意,大猴背小猴的构图,有着有靠山辈辈为侯的寓意。”

    听着唐楼的解释,众人也是如梦初醒:..

    “原来这大猴背小猴,是这个寓意。辈辈为侯,可不就是如今烟草,电网的盛世场景写照么。果然,历朝历代大家的梦想都是一致的。”

    唐楼继续讲解:

    “这第二个印鉴乃是袁氏家藏子孙永保之。乃是明成祖朱棣的驸马,广平侯袁容的鉴藏印。这个印章,可就在整个书画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珍贵的鉴藏印。”

    “袁容乃跟随朱元璋开国的有功之臣袁洪之子,明朝开国后袁洪被封为都督,袁容承袭父职,并于洪武28年被朱元璋指定,迎娶了时任燕王的朱棣长女永安郡主,担任燕王朱棣的“仪宾”。1399年,明成祖朱棣在BJ发动了“靖难之役”,他因战功突出,留守可信,并且以和平方式平定赵王(朱高燧)叛乱,而颇受上下宠爱与拥戴。袁容逝后,其子袁祯、袁瑄、袁琇及其孙子袁辂都曾承袭广平侯,家门显赫。由此看来袁容之所以如此珍爱此《子母猴图》并钤盖“袁氏家藏子孙永保之”印,应该是有希望子孙后世“辈辈封侯”的意愿。显然,这幅画作还是保佑了几世荣华。”

    听着唐楼的娓娓道来,众人都是如痴如醉,不愧是唐大师,这边角料的历史都是信手拈来。

    刑器也是不得不佩服,他知道袁容的鉴藏印,但是说不出这么多的历史典故。

    只是越是如此,刑器心情越发的郁闷。

    “接下来,还有河北梁清标鉴藏印,此人乃是明崇祯年间的进士,清顺治年授编修,后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精鉴赏,对于金石文字,书画都是有着顶级的鉴赏能力。能够被他收藏,也可以看出这一幅画作的珍贵程度。”

    ...

    “综上所考,不难看出此《子母猴图》的主要递传顺序应是:元内府、明洪武内府、驸马袁容、梁清标、笪重光、黄德峻(嘉道年间)、伍元蕙(道咸年间)、刘芬(咸光年间)。”

    “这是一幅,真正的传承有序,寓意完美的宋代神品画作!”

    唐楼的话音落下之后,四下都是安静了下来。

    继而都是鼓起了掌!

    “不愧是唐大师,当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没想到,那个王朗百密一疏,花了十年时间,白白送给了唐大师三四个亿!”

    黄勋奇更是露出古怪的表情:

    “唐大师,要是我没有猜错。其实当时在拍卖会上,那一件袈裟本就是你看了出来。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故而在幕后指挥这位女士,以十万不到的价格,买下了价值一个多亿的慈禧太后的缂丝陀罗尼经被!”

    听到这番话,刑器整个人都是如遭雷击,瞪大着眼睛看向了唐楼。

    只见后者,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黄馆长,目光如炬。的确,那件袈裟我那时就看出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