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不孕不育课题

    朱哲英是真怕了赵婷,他跟顾小兰又不熟悉,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几次面,话都没说一句,怎么好意思直接跟人家通电话呢。

    人家多半会说:你是哪位?哦...我不记得了,抱歉。

    挂了,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这时,赵婷的手机响了。

    “小婷,有事么?”

    听筒中传来顾小兰的声音,朱哲英悄悄凑近偷听,耳朵都快贴在手机上了。

    “顾姨,人家想你了,非得有事才能打电话么?”

    赵婷竟然撒起娇来,清脆的声音爆糖五个加号,朱哲英快被腻酥了。

    听筒中再次传来顾小兰的声音:“呵呵,你个鬼丫头,有事快说,我正跟导演组讨论剧本呢。”

    “顾姨,朱导想请教您,王嘉胤是哪年开始攻城略地的?”

    一边甜甜的说着,赵婷瞟了一眼快钻到手机壳里的朱哲英,貌似在示威。

    朱哲英则是相当的无语,翻起白眼,尴尬癌又犯了。

    “是剧情说明会上,和你‘互动’的小朱吧,小伙子人长得挺帅的,赵导总夸他勤奋,你可以考虑考虑呦。”

    “帅是帅了点,就是人是大木头,总是被动向组织靠拢,我都替他累得慌。”

    “你是咱们北师大的高材生兼校花嘛,发扬风格,主动点,我看好你呦。”

    这叫“有事快说”么?

    朱哲英麻了,心道女人的世界,男人永远猜不透,别管这个女人年纪有多大。

    二女又聊了十来句,亲密度直追闺蜜,好不容易重新回到正题。

    “这种问题,以你的专业素养,完全可以给出准确答案啊。”

    “关键是,人家不相信我啊,这不,一直吵吵着要请教您嘛,我也是真心醉了。”

    “你怎么回答的?”

    “崇祯三年三月末。”

    “嗯,不愧是我的得意门生,准确,如果小朱要精确到具体某日,告诉他,崇祯三年三月二十八日,我这边张导催了,挂了,回头再聊,爱你呦。”

    “么么哒。”

    挂了电话,赵婷由太甜腻人变得高冷,御姐范儿十足,“你可满意了?”

    “我就说嘛,你是专业的,不,是比专业的还专业的明清史专家,不信你就等于怀疑人生,可能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嗯,进步还是挺快的,都会拍马屁了,这次就放过你吧......诶,剧情好像有情况。”

    感觉到造景箱里的气氛不对,赵婷秒回摄影屏幕前,密切关注剧情变化。

    ......

    董衡见大伙都夸自家婆姨贤惠,心里美滋滋的,难得的稍稍有点骄傲起来:“那是,俺婆姨贤惠得很哩,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

    扭头深情地看了一眼当家的,董家婆姨忽然神情失落:“俺至今没给董家生个娃子,可当不得贤惠。”

    董家婆姨不到十岁就入了董家的门,作了董家的童养媳,大约十五六岁那年,她便和董衡圆房了。

    四五年的时光,转瞬即逝,然而董家婆姨的肚子,却是迟迟不见动静。

    好在董衡和董母急在心里,却从来没有当着董家婆姨的面,指责过她。

    坐在董家婆姨身旁的董母,是一个难得开明的农妇,见一向勤俭、极为孝顺的自家儿媳自责过深,心有不忍。

    “衡儿婆姨,莫急,你品性淳朴良善,好人有好报,娃子终是会有的。”

    “娘!”

    感动的董家婆姨,扑到了董母的怀里,轻声哭诉着,一行清泪静静地流淌着,浸湿了董母打着补丁的粗布麻衣。

    “好感人啊......话说大明的不孕不育症也很盛行的么?可以作为一个课题,专门研究研究,回头分享给顾姨。”

    造景箱外的赵婷,感慨颇多,脑洞不是一般的大,从明清史专业横跨到生殖专业,动了跨学科搞科研的心思。

    背对着她,忙着后期剪辑制作的朱哲英,忍不住轻声吐槽:“要不要抽点血,做一下基因检测啊?”

    “嗯?你这个建议,很有建设性...可以请隔壁的孙护士帮忙么?我有点晕血。”赵婷当真了。

    “不好吧,造景箱的秘密不宜暴露。”

    “你不是都上传抖音了么?还在乎这个。”

    “那是经过技术处理的,不一样。”

    ......

    苦口婆心解释半天,赵婷总算是放弃了请孙护士的念头,“看来,抽血的任务,只能交给你了,你没意见吧?”

    交给我了?是让我在显微镜下,完成抽血首秀么?

    朱哲英相当的无语。

    他的手放进造景箱要放大200倍,这样一只巨手,再配上一个同样放大200倍的注射器,去寻找董家婆姨的小血管完成穿刺抽血,必须在显微镜下操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一个简单的抽血,都快赶上精密的脑外科手术了,关键是操作者并非医学专业毕业的。

    相对于专业护士,朱哲英操作穿刺抽血的风险,将上升到死亡的高度,而且死法还不确定。

    比如一针扎入心脏,血肯定是够抽了,人则百分之百是要挂了。

    “为了研究课题,小配角董家婆姨有可能因公牺牲,连带着董衡也有可能殉情而死,儿子儿媳死了,董母肯定也活不成了,一失三命,你是认真的么?”

    “这样啊......诶,哲英,你快过来看看,有敌情!”

    ......

    忽然,楚云前方百米外烟尘滚滚,马蹄声、人声嘈杂的混合在一起。

    楚云勒马停车,举目远眺,隐约看见为首之人身着绿色官服,“王巡检?”他的心中已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跳下马车,将银枪抓于左手,楚云神情变得异常警惕,吩咐手下:“都下车,听我命令,做好战斗准备。”

    若是只有王强一人,楚云绝不至此。

    从军三年余,还做过夜不收,在判断敌军数量方面,他是很有经验的,目力所及,辅以辨声,他判断来人应有四五十人众。

    楚浪三人站在楚云身后,手中握紧了银枪,护住马车上的董家婆姨和董母,目光紧紧的锁定在,不断迫近的烟尘与人马。

    片刻后,只见身着绿色官服那个为首之人,一骑当先,疾驰而来,停于十米外,面容清晰可辨。

    “对面可是盗马贼首楚云么?”

    王强鼻孔朝天,出言不善,作蔑视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