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这个朱棣太狠了 > 第29章 大明之光,与日月同在

第29章 大明之光,与日月同在

    本来,城内的人等到朱棣一行人进城的时候,已经是日上高头。

    周围的人都看了很久,新鲜劲过去了,也就没什么兴趣了。

    但是,当他们看到那浩浩荡荡的三卫大军入城之后,整个南京城都炸开了锅。

    原本已经回到家中的市民们,此时也都纷纷走上了街道,整个南京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朱棣一脸凝重地坐在马背上,此时他正查看着自己的声望。

    “目前声望值:3120/2120。”

    从演武到现在,他的声望值足足增加了1000点以上!

    而他也注意到,随着人们的呐喊,他的声望值也在不断的增加着……

    “好快的速度!”

    朱棣心中一喜,他现在只想在城中多转一圈。

    不过,他也不能随心所欲,只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路线走下去。

    没过多久,朱棣就看到了午门的高墙上,密密麻麻的站着不少人。

    他知道,这是他老爹朱元璋的检阅台子。

    所谓检阅台子,则是由朱棣三人带队,从宫门处经过……

    远处,一股红色的洪流正朝着午门而来。

    朱元璋等百官都是一惊。

    此时大明还没有普遍的军服,士兵们也都是穿着各式各样的铠甲,并不是一模一样的。

    因此,朱棣的“燕王三卫”一出现,就给了朱元璋等人极大的震撼,几乎让他们失控。

    “好强大的军队!”

    “没想到老四还有这样的本事……”

    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城墙上的文武百官们开始窃窃私语。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燕王爷这样的大才,我大明江山必然固若金汤,千秋万代!”

    朱元璋身旁,一名身着赤红色长袍,身形不高不矮的中年文臣,面带微笑,正在向他道贺。

    朱元璋听到这话,嘴角的笑意渐渐收敛。

    他盯着朱棣的背影,目光中带着一丝别样的情绪。

    这一招太过高明,根本没有任何破绽,只是随口一说,就让朱元璋忧虑不已。

    毕竟,如果朱棣能整肃如此军容整齐的军队,那他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同凡响。

    朱棣对于太子朱标,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那么,到底是谁在背后说朱棣的坏话?

    那就是著名的宰相胡惟庸。

    之所以只针对朱棣一个人,那是因为朱棣当年的所作所为,他还历历在目。

    当年,朱棣上了一封密信,说五河县县令贪赃枉法,顿时就惹恼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纸圣旨,直接将五河县的县令活活打死。

    偏偏这位县令还是胡惟庸的远房亲戚。

    走在路上的朱棣,此时并不知道大明宰相胡惟庸,已经盯上了他。

    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胡惟庸已经被打上了“死”的标签。

    朱棣见两人的距离足够近,这才轻轻一挥手。

    一个侍卫见状,急忙将手中的旗子高高举过头顶,然后用力一挥。

    这面大旗一摇,朱棣麾下的三卫立刻发出了一连串的命令。

    “所有人注意!齐头并进!”

    “齐头并进!齐头并进!”

    “轰隆隆……轰隆隆……”

    脚步声一开始还很混乱,但很快就统一了起来。

    士兵们每一步踏出,大地都仿佛在颤抖,一万五千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让整个街道都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在看到自己的四皇子竟然有如此大气磅礴的军队,也是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有想到,朱棣竟然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朱棣不动声色地看了看自己与午门之间的距离,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后,猛地一拳砸了过去。

    那些举旗的亲卫们,立刻举起了自己的战旗,然后用力的挥舞起来。

    随着大旗的飘扬,所有的骑兵都脱离了队伍,站在了街道的两侧,就连朱棣、赵云这样的高级将领也都在这支队伍之中。

    当骑兵们离开后,整个军队就只剩下了步兵。

    “所有人注意!走正步,走正步!”

    “轰隆隆……轰隆隆……”

    前方的将军停顿了一下,随后,后方士兵的脚步开始有了变化,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稳。

    燕王三卫将士们面红耳赤,迈着整齐的步伐,迈着整齐的步伐。

    这一幕,看得朱元璋与城墙上的百官瞠目结舌,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不多时,三名侍卫便走到了午门前。

    朱棣专门挑选了三个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武将,扛着一面大旗,走在最前面。

    三人来到午门前,异口同声地喊道。

    “这就是我们大明!”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身后的士兵们异口同声的呐喊,回荡在南京城的上空。

    “这就是我们大明!”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我大明,千秋万代,一统华夏!”

    “大明之光,与日月同在!”

    足足一万五的声音,甚至让朱元璋所在的午门塔楼都微微颤动了一下。

    朱元璋扶着城墙的拳头下意识的握紧。

    一张黝黑的脸上,因为热血的涌动而变得通红。

    他内心早已被一股无边的豪气充斥。

    少年时贫寒,后来出家当和尚,后来濠州参军,辗转万里,一幕幕场景不断在脑海中闪过。

    “这就是我们大明!”

    “我大明,千秋万代,一统华夏!”

    不由得,原本还在大街上看热闹的百姓们,一个个面红耳赤,手舞足蹈。

    那声音一声比一声大,宛若滚滚天雷,在南京上空炸响。

    到了后来,就连了望塔上的文武百官,也忍不住的挥舞着双手,加入到了欢呼之中。

    “大明万古,万古长存!

    朱元璋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站在他身边的王景弘听得清清楚楚,朱元璋说的就是这样一句话。

    当所有步兵都通过了午门,和骑兵们汇合在一起,为这场检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蹄声如雷,上千骑列成一列,从午门缓缓而过。

    “拔剑!”朱棣喝道。

    “铮”的一声,数千人齐齐拔出了腰间的长剑。

    “保护陛下!来人!”一声惊恐的声音从午门的塔楼里传了出来,是秦登,也就是皇宫里的侍卫统领。

    “把他拉出去!碍事!”朱元璋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卫司的护卫从黑暗中走了出来,捂着秦登的嘴巴,将他从城墙上拖了下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