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三卦,朱棣拜我为军师 > 第二十七章:迫在眉睫的土豆推广计划

第二十七章:迫在眉睫的土豆推广计划

    一时间,只见道衍那冰冷的目光来回扫过楚枭两人。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朱棣身上,随后就听道衍口中忽然喃喃自语道:“明白了,贫僧明白了!就是因为有你们这种皇帝,为了能够巩固你们的皇权,才会助长那些豪绅如此目无百姓!”

    “否则的话,明明恶龙已经伏诛,为何天下众生仍旧不能解脱?!”

    此刻,道衍一双冰冷的眼睛里满是杀意,猎猎作响的袖口足以证明他是真的陷入了癫狂。

    然而,下一秒...

    “放肆!”

    突然张玉一声暴喝,直接抽刀直指道衍,而伴随着“砰”的一声,禅房的门也被锦衣卫直接撞开,随后一众锦衣卫立刻将朱棣等人全部护在身后。

    然而,看着锦衣卫们戒备的模样,道衍却好似根本没看到他们,依旧在重复着口中那句:“我已屠龙,为何众生仍不得解脱?!”

    “道衍!老和尚?!”

    而再看朱棣,他这时也冷静了下来道:“你想的太多了!还有祥瑞土豆,朕一定不会让此事成为现实!”

    说罢,朱棣示意众人保护着楚枭后退,同时企图能用土豆让道衍稍微恢复理智。

    首先他并不想和这老和尚撕破脸,毕竟道衍帮他得了天下。然而朱棣也没想到的是,楚枭所说的“土地兼并”问题,竟然会让道衍状若疯魔。

    可他的这番话落在道衍耳中,却依旧没让老和尚恢复过来,反而是咬牙切齿的说道:“胡说八道!你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按照楚枭所说,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这亩产千斤的粮食也只不过是饮鸩止渴!”

    “等到彻底无可挽回的时候,百姓为了避税就会开始大举逃亡,届时大明就会入不敷出,而那些官僚们为了完成你下派的任务,反而会巧立名目,不断的从善良百姓身上榨取更多鲜血!”

    “如此一来,又和当初故元时期的包税制有何区别!到时候,大明又会如同故元一样上演惨烈的一幕,受苦受难的依旧是这天下众生!”

    这...

    面对道衍的质问,朱棣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与此同时,杨士奇等人的大脑也在飞速旋转,可他们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任何道理。

    因为道衍说的没错,按照楚枭的话来说,百姓为了避税自然会开始更大规模的投献、逃荒,或者是藏为隐户,让国家彻底收不上税。

    与此同时,那些官员们必然会欺上瞒下,为了能继续做他们的官,那些官僚们就只能将这部分的丁赋转嫁到其他农民头上。

    如此一来,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朝廷财政持续下降。

    并且,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还会对下征收重税,对上少报人口。

    到时更会造成吏治腐败,朝廷收入再次大幅度锐减。

    虽然听上去大相径庭,可实际上这又和当初的故元有何区别?

    不过是一个横征暴敛,一个自欺欺人而已!

    一想到故元的惨烈,会如同昨日一样在大明身上重演,众人就更加无话可说。

    “可是...”而想到这,杨士奇刚要开口,可紧接着又看到了一旁的楚枭。

    不!

    不对!

    陛下不是故元暴君,更不是朱允炆!

    现如今那惨烈的一幕还没出现,而皇帝又得到了楚枭这般大才的提醒,必然不会让那一幕出现在大明。

    想到这里,杨士奇立刻用急切的眼神看向了楚枭。

    然而楚枭也没想到他的这番话,会导致这个老和尚产生如此大的反应。

    可这个时候,他又有什么办法让道衍冷静下来呢?

    “道衍大师,或许土豆确实只是饮鸩止渴,但却也给了大明改正地税的喘息时间!”而看了眼杨士奇等人,楚枭开口了。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用震惊的眼神看向了楚枭。

    因为,杨士奇原本只是想让楚枭拖延时间,毕竟这困扰历朝历代数百年的问题,怎么可能真有万全之策。

    然而楚枭却说,他真的有办法。

    “你是说,还有办法能够挽救大明?”而想到这里,杨士奇甚至忘记了一旁的道衍。

    闻言,楚枭也在众人激动的眼神中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朱棣道:“或许那不是最好的办法,但碍于如今社会的局限性,已经是目前唯一能够改善地税的计策。”

    “若陛下能够实施下去,或许大明的国运还能延续百年时间。”

    这番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楚枭真的知道一种办法,只是在他看来那也只是强行续命而已。

    然而即使是这样,也已经让朱棣等人瞪大了眼睛!

    因为,纵观古今历朝历代,有谁能摆脱地税的问题,但楚枭却说他能强行为大明续命百年?

    如果是别人说,恐怕早就被砍了。

    而想到楚枭的种种神奇,朱棣几乎是催促道:“那你还不快说?!”

    说罢,他还看向了道衍。

    然而,就在朱棣等人期待的目光中,楚枭这次却摇了摇头道:“陛下,不是臣不说,而是这个办法一时半会太过让人难以相信,相较现在的时代还是有些惊世骇俗。”

    “所以,陛下还是得先想办法解决亩产不足,粮食单一的问题,然后才能行此法解决地税的问题。”

    什么?!

    楚枭自己很清楚,他所说的办法确实有前提,而朱棣听完后也咬了咬牙,随后看向了道衍道:“朕保证,不出个把月的时间,必然会解决粮食问题!”

    可闻言,道衍却看向了楚枭,似乎是在等待他的回答。

    对此,楚枭深呼吸了一口气后,这才睁开眼睛说道:“此法名为,摊丁入亩,核田归税!”

    什么?

    摊丁入亩,核田归税?

    一时间,在听到楚枭所说的话后,朱棣和道衍等人全都纷纷用疑惑的眼神看向了他。

    字面意思大家都明白,但具体要怎么操作谁也不清楚,然而楚枭看到众人的眼神后却也没有急着回答。

    不是他不想说,实在是这对比于提出“土地兼并”这种问题,实在是太过复杂。

    就连历史上真正靠这项计策,解决了财政困境的清朝雍正帝,也是照搬了明朝中后期条鞭性的摊丁入亩后,才逐渐一步步完善过来的。

    现在给他这么短的时间,别说是按照明初当前的社会局限性来整合解决策略,就算是让他照搬背一遍都是强人所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