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三卦,朱棣拜我为军师 > 第三十五章:万民齐聚紫金山巅,高产“祥瑞”出世

第三十五章:万民齐聚紫金山巅,高产“祥瑞”出世

    一炷香的时间后,当朱棣坐在祭天用的龙撵上来到皇宫门口,只见身在南京的文武百官,无论官职大小,也都纷纷沐浴更衣,穿着官府出现在了他身后。

    然而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此时的宫门外竟然聚集了数以千计的百姓,而在看到皇帝率领百官出现的这一刻,南京城里的百姓也终于确认了皇榜上的消息是真的。

    于是,“祥瑞”的消息更加传的加速,而后闻讯而来的百姓们全都纷纷跟着皇家的队伍,直奔紫金山方向而去。

    没别的!

    土豆几天前就已经到了采摘的日子,朱棣等人可以说是全都在等着这一刻。

    说起来,要说前些时日对土豆生长周期最关心的人,那还当属是解缙无疑了。

    要说为什么,那可是朱棣亲自下令,而且他也早就意识到,土豆的亩产量只要能够震惊全国,那么无论是科举还是灾荒,甚至就连长气在背后把控国运的世家与诸王,也全都要被朱棣压在掌下。

    所以说,自从上次在天界寺留下后,他几乎每日看守在水缸旁边与禁卫军同吃同住,剩下的时间全都留给了那些茁壮的苗圃。

    清晨起来,他会给幼苗洒水。

    如果苗圃的叶子沾了土,解缙甚至会用手绢小心翼翼的给幼苗擦拭叶子。

    但凡遇到下雨,那十几口大缸就会被锦衣卫搬进帐篷,悉心呵护。

    在这种情况下,今天终于要功德圆满。而当朱棣带着文武百官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登顶紫金山巅后,也看到了让他们满意至极的一幕。

    只见,紫金山巅下,此时竟然已经站满了人群。

    往下眺望过去,一眼几乎数不过来,人数少说也有好几千人。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更多的是从南京城附近各庄子上赶来的村民,陆陆续续排成的队伍还在往山下推进,而他们全都是来围观祥瑞现世的!

    看到如此满意的人数,朱棣忍不住感叹,他们此前在朝堂上所做的一切终于没有白费,总算是能将利益最大化。

    一时间,朱棣忍不住和楚枭等人对视了一眼,而后就听随行的宦官高唱了一声“摆香案”后,紫金山巅的祭坛上立刻被摆满了香炉蜡扦,供桌上三牲六畜一应俱全。

    等到摆供完毕,朱棣便在皇子和百官的簇拥下来到祭坛跟前,然后将三柱巨大的檀香插进了香炉内。

    片刻后,文武百官立刻上前俯身下拜,口中齐称:“愿我大明永无饥荒!”

    然而,虽然这群官僚还保持着该有的礼仪,可他们心里却都在期盼着土豆的亩产量一定不能达标,否则今天一切都要变天了!

    可这一切,注定要让他们失望。

    于是,就见随着百官叩拜完毕,朱棣从杨士奇手中接过祭天奏表,随后郑重其事的对天三拜后,终于开口了。

    “臣,朱棣,叩告天穹,日月山川,及历代皇祖之陵寝!”

    “惟臣,上承天道,下顺臣民,靖难起兵,清君侧,定年号,惟永乐!”

    “今日,设祭于紫金山巅,昭告天帝皇祇,唯我大明,得天地恩宠,神农垂青,赐我朝祥瑞,以告诚心,哺我大明百万饥民,使我大明再无饥荒!”

    “臣,朱棣,叩谢天恩,在此祭天,以求祥瑞丰收,天下百姓,日月山川共见之!”

    震撼!

    提气!

    这便是朱棣的高光时刻,和任何祭天大典都不同。

    要知道,在紫金山巅祭天的人,自大名开国以来也只有洪武帝朱元璋一人,然而今天大明的永乐皇帝却能以“祥瑞之物”位列第二。

    终于,伴随着朱棣用完了所有力气,山下所有的百姓也都激动的看向了上方,而随着百姓交头接耳的将消息扩散,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恐怕是盛世来临的征兆!

    同一时间,楚枭也攥紧了手中的文书!

    不出意外,今日过后他便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下一刻,等结束了昭告神农的一系列内容,所有文武百官都随着朱棣的目光看向了他。

    “楚爱卿!”

    “既然你对祥瑞最是熟悉,那这次采摘就由你先动手吧!”

    这一刻朱棣等待了不知多久,然而在终于要收获土豆的时候,他还是忐忑的选择了让楚枭动手。

    没别的!

    毕竟土豆是楚枭带回来的,也只有他才对这种“祥瑞”最是了解,所以在这关键时刻就连朱棣也不敢盲目上去采摘。

    没看到吗?

    张玉、杨士奇等人虽然激动无比,然而众人却丝毫也不敢靠近。

    甚至,解缙也不知是不是把仕途全都押在了土豆上面,好似一副谁敢采摘土豆就和谁拼命一样的架势。

    “遵旨!”

    然而,看到朱棣站在一排水缸前局促的模样,楚枭却丝毫也没有紧张,这种时候他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于是,他便二话不说,直接迈步来到了第一口大缸跟前。

    与此同时,皇帝身后的众多官僚都纷纷看向了他,就连太子朱高炽几人也都不敢错过分毫。

    没别的!

    这一刻,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土豆的亩产量就是决定这场君臣博弈的最终结果!

    一旦亩产丰厚,那大明就将再无饥荒,而皇帝也能借此机会召开恩科,同时大明世家们也就从此失去了把持入仕途径的权利!

    到时候,世家子弟恐怕从此就要彻底偃旗息鼓。

    甚至过不了两代,他们就将再无说话的权利。

    但相对的,若是土豆亩产不达标,那皇帝就将彻底被他们所镇压,世家官僚甚至能以此博取到更多权利,大明也将进入一个由他们掌权的时代。

    这一刻,就是个决定生死的时机!

    然而,却就在所有人的心全都提到嗓子眼的时候,却见楚枭竟直接伸手抓住了一根土豆的茎叶,然后用力拔了出来。

    嘶!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全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特别是朱棣,他的眼睛都红了。

    要知道,这一刻所有人的眼睛之所以长在土豆苗圃上,那是因为这土豆现在就相当于他们的命运!

    然而,握住整个大明朝廷命运的那只手,竟然如此随意?

    此子该死啊!!!

    一时间,不少心疼土豆的靖难功臣都心痛不已,然而等他们看到随着楚枭将土豆拽出来后,众人却又都纷纷瞪大了眼睛。

    只见,楚枭手中的根茎上,竟足足挂了三颗土豆。

    并且,每颗都至少重达一斤。

    天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