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宋人 > 第十四章 东京城

第十四章 东京城

    东京留守司帅府。

    “鹏举,你可知我这次为何一定要见你?”

    岳飞一膝跪地,“回相爷,鹏举不知。”

    宗泽已经老了,而且老态越来越明显,主要是眼睛业已浑浊不堪,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相比春季时鏖战金兵的劲头,其精气神已经断崖式下跌。

    宗泽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在堂上去扶起岳飞,将他推到左侧椅子上,然后才回到主座。

    “我连发二十四道奏折,恳请官家离开狗屁行在临朝东京,唉,管家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了,只是推脱。唉,我也有私心,管家来了大宋上下必守东京,人力物力百倍千倍于我,即便再败也会咬下金兵一块骨头,我心已死耶!”

    一旁岳飞皱眉有些担忧,相爷言语混乱不清,也不知……

    “金兵十年灭辽,七千兵敢冲十万且一战克之,辽兵七千战大宋十五万……克之!呜呜呜呜……”

    宗泽居然哭了出来!

    岳飞赶忙上前欲安抚,年老多疾岂可如此哀伤,却被宗泽斥退。

    “金兵两万灭辽兵七十万,辽兵七千灭大宋十五万,为何?不敢战也,辽东苦寒遂金兵坚韧,可是当年辽兵也是如此坚韧。腐化,只等金兵被这花花江山中原腹地腐化,我大宋也可北伐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靖康耻时谁敢野战?如今呢,金兵烧杀抢掠脑满肠肥,我等便能野战,纵不能胜也能战之,至不济也能坚守城墙。我死以后,敢战死者唯有鹏举,鹏举,你要小心丁进我死以后此寮必反,若乱了淮西金兵复来则行在危矣。”

    岳飞赶紧应下。

    “东京尚有七万兵马,而你部三千,秋季收粮后落雪前金兵必犯,只因真定府秋粮不济我又老迈,我死以后不必惜乎一城一地,我升你做统制奏折已经送往行在,方便来日往淮左,无需北上伪齐,即便来日大宋偏安疥藓自溃,汝可等其为金兵族诛矣……自领军令去吧。”

    岳飞起身,临别时没有行军礼而是磕头离开。

    宗帅是他的伯乐,如果没有他自己深埋黄土久矣。

    走出大堂张宪急忙上前,“统领,帅爷咋样?”

    岳飞叹息,“切实是病魔缠身,好似,思绪混乱。”

    张宪急切,“那我等如何?”

    岳飞肃然严厉斥责,“有令行之,难不成进山?”

    ……

    东京城下朝阳门与通津门之间城墙下。

    “阿爷,我好饿呀。”

    “乖孙,忍一忍,忍一忍就睡着了,睡着之后就不饿了。”

    “可是孙儿睡不着,是饿的睡不着。”

    “要不阿爷给你取水,先喝点水,等明早粥棚开了喝碗粥就不饿了。”

    “……”

    半晌那孙儿又说,“阿爷,宗爷爷为什么不开门让我们进城呢?”

    阿爷沉默,就在孙儿以为阿爷睡着了才轻声细语,“因为我们人太多了,往北面往西面还有好多好多人,宗相爷开了城门放我们进去,东京城里的军卒就没有吃的了,吃不饱就没有力气打鞑子。”

    这时黑暗中忽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老倌,我这里有吃的要不要?”

    ……

    第二日一大早留守帅府属官来报,“帅爷,东城下流民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不见。”

    宗泽豁然起身,老迈的身躯在此时似乎充满了力量,要说东京留守最难之地是什么?

    流民!

    金兵来了唯有抵抗,西辅三次陷落,生民如猪狗四野逃散,来到东京跪在地上给宗爷爷磕头。

    如今形式,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处处缺粮,东京城军民二十万,留守府兵马十万,开封汴梁西辅洛阳周遭流民有多少?敞开城门能进来多少?我死以后他们会不会成了两脚羊呢?

    唯有劝其南渡。

    可惜流民无力南渡不敢出现在旷野上,只有哀求,宗泽却不敢置东京城于不顾……

    于是遂成了心病,哪怕是城外粥棚常设也无济于事。

    终于有一天流民要走了吗?

    宗泽茫然看着属官,干咳问,“咳咳咳,他们去向何方?”

    属官回,“属下不知。”

    宗泽摔了砚台落地四碎,喝道,“还不速速去打探。”

    一个时辰后,属官回来禀告,“帅爷,东城流民似是被乱民鼓动去了万岁山,言山庄老爷酬米雇工以备秋粮。”

    宗泽略做思索便脸色大变,万岁山距离东京三十里,距离陈桥八十里,訾堡自是无力供养众多流民?

    流民以何为食?

    宗泽身子晃了晃,就要摔倒在地,属官赶忙上前去扶,“相爷……”

    宗泽浑浊的眼神直视屋顶仿佛要刺穿后直达苍穹,嘴里轻声说,“天杀的,天杀的啊。”

    恍了好一会儿神,宗泽忽然中气十足大喝,“着王善来见我。”

    宗泽知道,自己死后叛军丁进必复叛,大盗王善则必降。

    但是现在还要用到他们,也无力为难他们。

    ……

    打包卞京东城外流民的事儿就是红刀干的,她跟柳司监不一样,她敢解宗帅之困,而且还能引起宗帅注意万岁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虽然一夜间卷走了东城流民,可是她并没有多高兴……收拢队跑了五个人。

    跑了五个妇人。

    为什么?

    根本不用多想,在万岁山休养生息近一个月又有银制铠甲兵刃,肩上还有大量引诱流民上山的粮食,结伴往南许能过淮河渡长江?

    仙人赐下食物中除了肉食还有蔬果,小仙子上天寻仙人赐肉万岁山,仙人借小仙子之口告知红刀,蔬果多吃可夜视。

    所以东城一夜之间流民都被收拢,但五个愚妇也趁夜逃走。

    红刀不心疼训练半荀的愚妇,也不疼甲械,而是为此事头疼……下一次又如何防治?

    带着流民上山来到天堑处已是入夜,这个时候仙人显然不会给大家立桥,红刀吩咐,“就地安营扎寨。”

    哪有什么营寨,山上没有运输工具,下山队伍穿着黑甲扛着矛背着粮食,连水都没有多少,更不用说帐篷之类的。

    但红刀还是如同在军营一般四下巡视,大多流民席地而卧,也有依靠树木在说话,多是怀疑山庄为何在山顶,我们是不是被骗了等等。还有一些已经无声无息死去,这让红刀很难受,仿佛是自己害死他们,如果不是长途跋涉赶来万岁山,说不准他们还能再活几天。

    就这样三十里路走了一天还多。

    巡视完毕招来瘸鼠,询问,“你那一伍丢了三个,你怎么解释?”

    瘸鼠立即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喊,“校尉,你可不能讹我,她们自己跑了管我何事?”

    红刀盯着天上白月光,脑海里想着仙人距离月亮近不近,嘴里却淡淡的说,“为何另外两伍只少了一人,唯独你是三个?”

    瘸鼠冷静下来,不阴不阳的回,“校尉,我跟了大总管十年。”

    “我会面秉小仙子,即便没有联合贪图军械,也有苛待之嫌疑。”

    “你……”

    “如何?”

    “校尉想怎样,直说吧。”

    “上山之后给我想一个办法,成了我保举你做队长,一伍十人一队五十人,不成的话我找小仙子说话。”

    红刀敢这么说话就有底气,大宋养军巅峰时期一百取一,万岁山能取多少?

    适合条件的有多少取多少。

    昨夜东城下流民数量大略超过一千,去掉失踪的死去的剩余数量不下于八百,去掉老弱病残至少还剩六百……再弱也从靖康活到建炎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