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宋人 > 第四十八章 突然到来的战争

第四十八章 突然到来的战争

    万岁山下。

    战兵营与王善部两军对垒。

    王善主要是想检测一下战兵营是骡子还是马,麾下所有马队倾巢而出,足有七百多骑兵。

    李大正说了,无论结局怎样,万岁山奉上万斤鸡肉。

    七百对六千!

    因王善提议预设战场,因为金军皆骑兵不会跟你俩商议好在哪开始打,所有双方一起从营中出兵,赶往双方战斗场所,当然,王善骑兵去的是探马发现宋军一部的场地,然后模拟去会战地进行袭杀。

    但是,战兵营需要从山脚营地赶往会战地,而不是在会战地等待着,然后安稳的立好矛阵。

    战兵营距离近一些,马队距离远三倍左右。

    所以,战兵营急行军!

    “快跑,不要掉队。”

    “拿好长矛不要伤了自家人。”

    “队列队列,注意队列。”

    五校跑在自家战兵队列一侧,因为是与王善模拟会战,不需要军法司,所以五校全齐,李大正则跑在最前面一言不发。

    全营数他最能跑了。

    可能是安排会战的地点不合理,王善马队先头到达预定地点,亲兵来报万岁山还没有到达预定地点。

    王善仰天大笑,“小儿辈,破敌就在今朝,随我杀。”

    彼时战兵营还没有到达预设战场,远处已经起了烟尘,大地在震颤,让人心里慌的紧。

    这就是骑兵!

    来不及了,李大正毅然停下脚步,四下张望发现地形失利连坑洼凹凸不平之地都没有,四下平坦,战兵营已经输了一半。

    因为预设战场只能容许骑兵从两面进攻,另外两个方向设置障碍了。

    多次经过陈谦手机视频调教,李大正已经知道战机和决断的重要性,现在他不能下令说今天不比了,把战场距离改一下咱明天再说。

    笑死。

    “传令,立即原地立阵。”

    作为主将,他身边有传令兵旗兵。

    五校立阵时分五列,现在则是前后成排,李大正带着谢芳演一校在最前排,这是李大正没有信心,防备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好请教秀才。

    这就是虚怀若谷了,很多人猛然坐上高位,就怕手下得知自己的短处,被面皮蒙蔽了双眼。

    不过他带谢芳演校也有战斗时对方要去军法司的原因。

    当下战兵营以李大正为首,谢芳演校为中心迅速列队,左一方红头右一白流水,两侧是钱大周三水。

    李大正就得站在战场最前面,如果在后营或者左右,五校根本看不见他的命令,看时需要回头或侧身。

    重点是李大正不在军前把握不住战机,如果金军绕到后方则全体后转,李大正随传令兵再次赶到军前,两侧不用,因为这矛阵设立者是陈谦,他老早就告诉谢芳演,任何时候两翼要比前军厚。

    矛阵不是正方形而是长方形,不过差距不大。

    五校有人提议环形被陈谦否了……环形太薄了。

    也就是说战兵营营正是个高危职业,五校还在各自矛阵中段呢。

    李大正也事先安排,他死了白流水指挥,白流水死钱大上,钱大死周三水上。

    三个都死了……就这吧。

    三个主将都死了矛阵还没被攻破,也就不会破了。

    战兵营按照事先演练人数转变队列,一转就是一伍三十人,速度还可以。

    原地站好后阵列随即矮了一截,战兵和辅兵忙着往地上定套管呢,按照规定三尺的套管只允许留在地面一尺,三分之二都要斜着定入地下,战兵和辅兵每人分两个。

    如此一来两人需带甲抬矛两锤两铲两个短兵刀,每人负重接近三十斤。

    行军还要疾行,平常不锻炼跑步显然是不行的,而且这个时代的官兵多是三日一训,万岁山战兵营加上看电影识字等等,每天训练超过十个小时,已然是初具规模的职业士兵。

    一刻钟时间,套管固定地下,正辅兵持盾站立,大盾有接近四尺,两人举起只留膝盖以下,那里恰巧是无甲状态。

    不过由于矛阵过于密集,除了最前排,哪怕金军抛射也不可能射中士兵膝盖以下。

    王善率军而来时就看到眼前一幕,红色盾牌油漆刷就,映在他的脸上如染红霞。

    矛阵不见长矛不见人脸,只见红彤彤的盾牌……

    双方相聚一百五十步,此时若冲阵也是可以的,可是这是演练战兵营指挥节奏,哪会真的冲阵。

    可是李大正需要锤炼战兵营接收命令后的反应速度呐,所以在马队停止后立即下令,“立矛。”

    旗兵高举红旗,传令兵齐声大喊,“立矛。”

    然后是中央五校命令士兵,“立矛。”

    校下伍正命令士兵,“立矛。”

    这个过程有多久呢?

    十五息!

    然后是实际操作,辅兵持盾依旧,正兵斜插长矛。

    这个过程只有两息,也就是说从李大正下令到矛阵成立用了大概十七息。

    金军骑兵全速前进速度是多少呢?

    三千六百秒八十里!

    这个速度完全可以了,可是真正面对金军时就不知道了,等待检测。

    王善的眼睛眯了眯,这么快?

    而且,这银矛阵寒光森森居然丝毫不动摇?

    面对战兵营新兵,他连输了的想法都不会有,当先夹住马腹,“后阵去。”

    七百骑兵开始起步,速度越来越快,绕过左侧方向往后阵而去。

    李大正并不敢动,他不下令,矛阵就不动,眼睁睁的看着马队绕往后阵。

    当侧方位看到队尾时,李大正豁然转身往后阵狂奔,身后是旗兵和传令兵。

    奔至一半时李大正就感觉不好,战马速度太快了,恐怕来不及,他跟王善事先商议好了,如果你转向而矛阵来不及立矛,你可以冲阵。

    冲阵意味着战兵营会受伤甚至死亡,马队是没事儿的。

    于是李大正在经过谢芳演身边时就下令,“转后阵。”

    绿旗被举起,五校先又是一系列至伍长又是一系列操作,当王善勒马后阵时战兵已经转向过来,他依然面对的是森严矛阵壁垒,同时大盾也被举起。

    这时候李大正才喘着粗气来到后阵。

    接下来王善又测验了两翼,又带着马队突然跑到后阵,每一次都被战兵营安全防卫。

    他阴沉着脸看着这个古怪的矛阵,真是如铁桶一般呐,除了没带弓箭手试验,万岁山战兵在传令听令矛阵转折方面似乎已大成。

    除非金军硬冲一下,看看能否吓退新兵,或者铁浮屠来一下子狠的。

    当然,也可以派旧辽降兵来个菜鸟互啄,枪对枪,刀盾是不行了。

    战兵营阵列和跑步之后就是练直刺,每天不知道刺多少下,如此密集刀盾根本就进不来。

    王善正要捏着嗓子去给李大正道喜,远处有背插令旗的传令兵骑马飞奔而来。

    “金军南下,金军南下,宗帅有令,全军备战。”

    一时间仿佛连天地都变了颜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