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宋人 >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陛下,送还二圣,大宋必起波澜,届时百万大军压境,迫他以长江为界,共建兄弟之国。”

    秦桧意简言赅,几个呼吸间把话说完,然后站在那里不言不语,眉不抬眼不睁,静待答案。

    他知道,哪里有什么百万大军,蒙古势力逐渐庞大,还有吐蕃,都不需要防范其做大吗?

    你能攻入中原,我们为什么不能?

    而且,金军日渐堕落,威勇渐渐变少,竟然开始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简直笑死。

    只要两家和好,大宋必然能养精蓄锐,因为千年汉人王朝什么没经历过?

    往往一眼看穿本质。

    金朝就不一样了,国祚未必能有辽国长久,因为他起家至今未经汉化,不知道大势起合成转,道……人间至理耶!

    完颜昌·达懒举双手赞成,如果划江而治止干戈,不消十年,我大金苦练内功,届时无需百万大军,只要二十万,就能攻破临安行在。

    “皇帝,我觉得秦桧说的有道理,你把那俩货送回去,赵构必然不可能让出皇位,还不敢杀不能杀,只能软禁,哈哈,那跟在我大金有什么区别?然后那两位从我大金回去满心以为能逃离苦海,没想到自己的侄子自己的兄弟居然不放过自己,本来无心再获权力,说不得就要闹一闹了,不管成功与否,我大金是得利者。”

    沙盘外的历史上土木堡事变之后,于谦干过类似的事儿,最后落得全家三百多口被斩尽杀绝,连马夫和种地的佃户都没走脱一个。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大宋朝堂上诸公,你别管他是主战还是主和还是不战不和,作为当代的人尖子,脑袋瓜绝对够用。

    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把完颜构拉下马,重新扶持赵佶赵桓,而且作为南宋开国皇帝,完颜构确实有能力,至少比亲爹和亲哥强,这俩能提拔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最后封王吗?

    完颜构继续做大宋皇帝对大宋对朝堂诸公是有好处的,甚至对大宋子民是有好处的。

    但是……

    但是……

    但是……

    对赵佶赵桓没好处呀,对善投机倒把想站到人臣巅峰,那些个不得志的小臣小吏没好处呀。

    别看大金还在禅让皇位,对权力欲望和各种制度没有大宋那么强烈和熟悉,但是这种事儿有点脑子就能想到。

    于谦想不到吗?

    并非如此,他是真正出于公心,为了大明着想。

    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演绎到史书里,令人千古敬仰。

    此时的大宋有这种人吗?

    大金重臣们心里想,“最好是有吧。”

    宗泽就是一个,奈何快要老死了……

    太可惜了!

    宗爷爷如果知道他们这个想法,一准能笑哭了。

    完颜晟·吴乞买想了好久,脑瓜子都快烧了,忽然叹息,“坚城从来都是从内部被攻破,此话果然不假,汉人……传承厉害呀。”

    秦桧有一瞬间的骄傲,但随即被悄悄隐藏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完颜晟·吴乞买言道,“我答应了,放他们回去,会之你也回去,但是有两点,一,接受我大金门下中书平章事知枢密院事职务,二,金宋结盟,金为叔宋为侄。”

    秦桧立马跪倒在地,口中喊,“臣接旨。”

    因为激动,身体都微微发抖。

    顿开枷锁走蛟龙……

    什么门下中书平章事,什么知枢密院事,只要让我渡过长江,我怎么说是我的事儿,最差不过撕毁协议你大金再打过来,可我回家了呀。

    至于二圣回去后该怎么处置,不过多了俩太上皇而已,一年五千斤米足够养活了……

    完颜宗弼·兀术也同意这个策略,适时说道,“让他们让出东京城,大金要在那里建立南都,这是前提。”

    秦桧满口答应,至于宗泽同不同意,呵,大势之下,容不得你一个老朽了。

    事情就这么轻易的定下了,全程不到一个时辰,要不说纵横家厉害,秦桧只凭一张嘴,竟然撬动如此天下局势。

    当下金朝派出特使,携带国书,骑快马走汴梁与郑州之间,毫不打扰洛阳郑州交战正热的双方,火速赶往临安行在。

    ……

    临安行在。

    宗泽派人送来大胜奏折,满朝文武大喜过望。

    完颜构表面上也很欢喜,封观文殿学士通义大夫宗泽为允国公。

    举朝哗然,大臣们心里都明白,宗泽死后至少也是一个郡王。

    允文郡王……这个名字可还行?

    文正!

    是文臣的至高追求,死后葬进墓穴也能保尸体千年不腐。

    一时间整个临安风起云涌。

    首先一点,这是不是官家释放的一个信号,就让主和的人看看,主战要崛起了,你看,这是要封王了。

    毕竟只是打死了俩金国大将而已。

    这是所有人都要弄明白的事情。

    临安苗傅府邸。

    门房来报,“大人,今天一天来了二十几个人,都被我拒了。”

    苗傅神思不属,点点头又挥挥手。

    刚出门的门房又走了进了,“大人,刘将军来了。”

    苗傅赶紧起身,“快快有请,去正堂。”

    一会儿功夫,苗傅与刘正彦在苗府正堂会晤。

    “刘将军入夜前来,不知有何指教?”

    苗傅退去属下,亲自给刘正彦煮茶斟茶。

    刘正彦也不喝茶,瞪着眼睛看苗傅,“苗将军,你说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苗傅当即笑了,“刘将军说笑了,官家什么意思我哪知道。”

    “可你是潜邸旧臣啊。”

    苗傅淡淡的说,“刘将军你不是吗?”

    “我不是,你和康履才是,官家有什么事儿从来没有找我私下奏对。”

    这句话似乎戳疼了苗傅,因为他入见官家的次数也在减少,禁中完全被康履把持。

    接着刘正彦又提起王渊。

    王渊作为枢密院主使,有行使兵权,但没有领兵之权。

    大家都是初到临安,往日家产田产多数成了金军马腹食,包括官家过得都比较拮据。

    王渊更是如此,因为逃的慌乱,几乎是带着家人净身来到临安。

    堂堂宰辅,这不是闹笑话吗?

    于是擅自调动刘正彦兵马对百姓进行强取豪夺,临安大乱时候,借机敛财,短短时间已经家资丰厚。

    关键是被迫害的人都认刘正彦,而不认王渊。

    这如何使得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