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工业香江之重启人生 > 第25章 深秋时节

第25章 深秋时节

    时间像飞奔的野驴,跑起来就不停,就像作者的前列腺一样,经常造反。

    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宁远街韩园

    宁远街一处媲美苏州园林的规模的大宅。白墙、飞檐、小乔、庭院,一切由传统而来,又得以现代化完美演绎,走进来,便穿越回过去。你想遇见谁?唐伯虎又或文徽明,还是奶娘怀中的林黛玉?他们与这里有怎样的故事?而园林深处,秋色又为谁如许?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吴中大地,水润物丰。文风鼎盛,艺匠天工。孕育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株华夏文明风雅之花,它构天人之和于市井之内,纳古今之恒于方寸之间,走入古典园林,你才能叩响千年姑苏的门环。

    韩园的字画陈设,包括匾额,楹联,挂屏,字画,条石等装饰构成元素以及明朝家具,陈设等,是集自然美,工艺美,书法美和文学美于一身的,具有独特而高雅的品质。

    一位少年穿着一身灰色唐服坐在第二进垂花门旁的抄手游廊里抽着烟喝着茶,看着手里的星岛日报。

    看完手里关于自己的言论,端起茶,抿了一口“马来的布局基本差不多了,香江等芯片彻底能独立生产后,就可以开始着手生产手机了,”韩朝宗自言自语道。

    一转眼已经大半年的时间了。而韩朝宗此时住的这座苏州园林式风格的住宅,就是韩朝宗在马来西亚刚刚建好的府邸,背靠平舆山,左右各有河道,算是依山傍水的府邸了,将近八个月的时间,花了五亿港币,三十个园林建筑师,和四个苏州偷渡来马来西亚的园林大师,外加一千多工匠,耗时八个月,终于将对标扬州何园的苏州园林式住宅完成了。韩朝宗将其赐名为韩园。

    正常来说这样的园林最少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建好,毕竟建筑和家具都好办,就是景观难弄,为了快速建成,韩朝宗发动了“钞能力”无数真正苏州的植物,从苏州到深圳,又转运来到马来西亚,这才让这座园林景观八个月建成,当然他的价格也是让一般富豪都望而却步的,毕竟除了真大亨,很少有人能拿五亿港币建一个古宅。

    自从今年过完春节后来到马来,韩朝宗就觉得除了郭鹤年的花园城堡,住哪里都感觉别扭,毕竟马来的建筑风格韩朝宗实在是欣赏不来,欧式的洋房又住够了,所以为了自己以后来马来有个安全屋,韩朝宗当即决定自己建一个大宅,这也就是韩园的由来。

    这大半年的时间,韩朝宗在马来西亚的布局基本完成了,同样的,他这大半年光是在东南亚的投入就超过百亿美金,毕竟他每月所有电子产品的全球利润就超过二十五亿美金。

    当然,花销也是一样大,汇丰和花旗都是痛并快乐着。这大半年,韩朝宗用美元的威力成功将东南亚变成了他的小商品集散地。各种机械设备从东德购买回来,二战后随着德国的战败,德国被苏美一分为二,西德是联邦国家,东德是民主共和国家,而东德的经济政治军事一律像毛熊看齐的,各种轻重工业机械类被毛熊大哥堆在仓库中吃灰,而解决办法早在上一世就被那些大陆倒爷玩明白了,县官不如现管,完全不需要去找那些毛熊高官,仅仅花了一百万美金,这让仓库管理者放弃了信仰,而如白菜价一样的各种车床机械,被包船王的船队一船一船的从那里运了回来,然后在东南亚重组,纺织厂、拉锁厂、制衣厂、吹塑厂、橡胶厂、轴承厂、刀具厂、电机厂、等等等等,太多了。

    韩朝宗也没想到这么顺利,但他感觉到了不对劲,绝对有一只手,暗戳戳的协助,或者隐瞒,这才让韩朝宗这只小老鼠从粮仓中搬走了无数的粮食。

    但韩朝宗也并不会在意,发昏当不了死,不管他是谁,以后必然会找来,自然也不必费那个脑子,所以当明知道有问题的情况下,仍然乐呵呵的购买着各种各种工业车床,但是他也是有范围的,所有民生的通通购买,所有军工的通通远离,韩朝宗猜测,也正是因为他这种风格,才让那些船队顺利的开回东南亚,而不是半路上碰见军舰。

    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马来西亚--吉隆坡.柔佛州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东帝汶--帝力.除了星洲,每个国家都首都城市都有韩朝宗的工厂,星洲韩朝宗还是比较注意的,毕竟目前的时间那里的资本都被李家关注和入股,几乎没有特例,同时星洲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完全不输马来,更优于香江,但很可惜,他的发展目前还是比不过香江的,而有了韩朝宗的东南亚,也绝对不会赢不了星洲,所以既然将其定位于竞争者,那么自然不能“资敌”。

    韩朝宗这些工厂规模都并不大,最小的几十人,最大的几百人,千人规模的很少,虽然目前只有五十五个小工厂,但也严重的耗费了韩朝宗的精力,这大半年韩朝宗的大部分精力全都放在这些工厂上了,同时也让韩朝宗明白了复制义乌真的很难,同时也明白了这种工厂就不能统一管理,必须让其有各自的特色,和各自节奏,三个月前,韩朝宗再次在沙巴开了一次峰会。这次韩朝宗将让出所有工厂的一部分股权,只会保留百分之五十一,剩下利润的全都让出去,这可不是做慈善,毕竟韩朝宗将不再干扰工厂的管理和特色,让他们发挥充分的自主权,因为韩朝宗太清楚这些模式了,千万不要去僵硬管理,也不适合那种管理,要充分调动出他们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只有利润,才能刺激创造和创新,至于这些富豪家族拿到股权后交给谁去打理韩朝宗就不过问了,前期的过渡期订单都是韩朝宗派送,后期要是谁做不好,就直接换人了,没必要太客气,既然想分享利润,就要先创造出利润,毕竟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而韩朝宗就可以专心的完善全产业链的布局了。

    两个月前韩朝宗又派出去两批律师团队,一支奔赴澳洲,一支奔赴南美巴西,去谈各种金属矿石的的采购计划,本来韩朝宗准备发动自己后世的阅读能力去这两个地方跑马圈地的,但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就算让韩朝宗顺利的买了地,发现了矿产,但采矿那一套设备和精力又要被分散,所以与其去为了一点利润而耗费精力,不如直接采购好了,省心省力,至于一些矿脉,韩朝宗准备等经济富裕了,就买下来两个,但仅此而已,并未打算开发,留着以后以备不时之需,而又从东德拿到了唯一的重工业。炼钢厂设备。

    1974年:毛熊的钢铁产量是13621万吨,美利坚13220万吨,日本11713万吨,西德5323万吨,法国2702万吨,英国2238万吨,中国大陆2112万吨。

    而韩朝宗通过各种金钱开道,和不知名势力的帮助在东德拿到了7个废旧钢铁厂的设备。

    从而在1974年7月韩朝宗在马尼拉港口西部建立亚洲第二大的钢铁厂,“亚速钢铁厂”。年产量5000万吨。为此马来政府总理亲自来到奠基仪式,并主持仪式,同时也宣布,马来将坚定配合韩朝宗的工业模式准则,并为其提供保护,和便利。

    当然啊,要是韩朝宗是马来总理,他也一定配合,5000万吨的钢铁厂,那得养活多少人啊?将解决多少就业啊,将会有多人因为钢铁厂和获利啊?而这些工人又能释放出出多少的GDP啊?这送到手的政绩要是不会拿,那是不会进步的。

    有了这家钢铁厂,韩朝宗所有的小工厂将有了更大的保障,毕竟所需要的原材料,只有钢铁在东南亚算稀缺资源,当然在哪个国家都算稀缺资源,毕竟这也算战略物资。这也就是特殊时期,苏美的精力还都在各自的身上,没有人哪个超级国家哪韩朝宗当盘菜,更加没有哪个超级大国会在乎一个军事实力再亚洲都是倒数的地区,这才有了这样的结果,毕竟你的钢铁产量无论多高?你也不能将其变成军事实力,毕竟巴统也不是摆设,最多也就是建设国家,提高铁路公里数,或者基建,这还是有别的势力插手,才让韩朝宗这只小仓鼠,吃到了些粮食。

    韩朝宗也分析过有可能的幕后之人,苏美肯定是不可能,最起码明面上不可能,否则在这个特殊时期,早就闹得人尽皆知了,大陆也不可能,他目前没有这个能力能影响东德,现在的大陆倾听外面的声音,竟然还是有一份是通过加拿州的报纸,所以不可能,英德也不可能,英格兰自己现在全身都是蚊子咬的包,自然没时间帮韩朝宗止痒,德国也不可能,毕竟这是他们的资源,所以,应该是暗地里苏美的势力,只不过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大半年里,时代广场的各种事情也基本被捋顺的,最多明年夏天也就全部都竣工了,包括香江的时代广场,而各种小商品工厂经过韩朝宗的让利,也基本形成稳步的产业链,各自之间也在慢慢培养默契,剩下的就需要时间来沉淀了,至于钢铁厂,因为机械设备是现成的,只需要建造厂房和三通就可以了,而船运几乎也都给了包氏,销售更简单,身边的日本就已经订购了生产之后的全部产能,因为日本的造船业还是非常发达的,钢铁自然也是不够用的,韩朝宗除了自己用的,几乎全都卖给日本了。

    因为马来政府对这个大型钢铁厂十分上心,预计和明年竣工的时代广场差不多是一个时间,这大半年的时间韩朝宗可算是劳心劳神了,当然处理各种凌乱事情的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所以在马来韩朝宗这大半年算是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年级才年满双十,但身上上位者的气质已经初步的显现出来了,上一次郭鹤年来访就提到,这才是一个首富该有的状态,而不是每天提笼架鸟,斗鸡赛狗,韩朝宗对此还是嗤之以鼻的。

    要是韩朝宗也有自己的“左膀右臂”,他才不会自己处理。早就当甩手掌柜了,毕竟对于这些事情,他一个新手,真真是受不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