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 女娃难管

    田福堂热烈欢迎了贺耀宗。

    不但组织领导班子办了个欢迎宴,还亲自带领着去醋厂参观。

    “这段时间,俄让人清理了一下,你看还有哪里不合适,马上让人办。”

    从路边土崖延伸进一个山窝,顺地势拐出来,到伸出来的一处小山嘴,全部清理了出来做窑洞,并且还在小山嘴窑面上面做了个三级梯田式平台。

    醋厂位于一个临路的半丈高土台子上,整个形状就像一个平放的浅“n”。

    左边平足左伸靠路,右边山嘴继续前伸十余丈后,突然又凹进一个更大的山弯里,中间就形成了朝东一个大院。

    若全部做窑洞开凿出来,总计得有二十余间,非常之敞亮。

    “太合适了,就是这局面有些大啊,开销不小吧?”

    “你觉着合用就行,有人出钱。”

    小了不成啊。

    孙少杰前脚刚走,后脚供销社就来了人,预付定金,要求加大醋厂规模。

    田福堂怀疑是孙二娃所为,但没有证据。

    其实,他冤枉孙少杰了。

    那是李建国的手笔。

    孙少杰去开车,他就知道了情况,随即一查问,觉得自己必须要帮忙。

    揉丝机自生产出来就供不应求,不但县里,市里也要,而且还是大头。

    微耕机试用过后,大受欢迎。

    太方便了,效率也高。

    对于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小块耕地,非常之适用。

    县里在全力推广。一为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山山卯卯的适耕性将大大增强。耕地增加,效率提升,甚至还可以节约人力,为下一步的青贮养殖铺路。

    如今已经拨专款进行继续研发。

    县里已经看到了前景。这样下去,原西县农机厂很快就会成为原西名片。揉丝机、微耕机就是拳头产品。

    批发站开张了,前景乐观。

    那胡站长确有两把刷子,很快就在司机圈子里传开,打开局面指日可待。

    第一窖青贮料马上要开窖。

    若是成功后推广开,不但揉丝机销路会猛增,整个格局就彻底打开了。

    好消息接踵而来。

    供销社从中得益太大,孙少杰的工资不合适增加,也不能再升官,一个小院不足以酬功,他就想着补偿一下。

    反正也是为了实践新模式嘛。

    于是,就有了预付定金扩大醋厂规模,然后用醋抵账的模式。

    算是变相送了孙少杰一个大红包。

    “终究还是故土难离啊,醋厂还这么大,不适合给一个女娃掌管。

    秀莲还是一个未出嫁的女子。

    她只是临时帮她姑搭把手,终究还是要回柳林的。时间再长不合适。”

    见贺耀宗推脱,田福堂哪会愿意。

    醋厂不醋厂他不管,要紧是那贺秀莲不能走啊。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他是万万不会放手的。

    “女娃还不是要嫁人?”

    田福堂得孙玉亭密报,知道贺秀莲是来相亲的,而且看上了孙少安,只是那个坏怂蛤蟆想吃天,黏着润叶哩。

    “俄这里有个队长,很有些本事,今年二十三岁,两人登对得很。”

    “哦?合适?”

    “合适!”田福堂开始夸人,“那后生十三岁全县第三考上县初中,只是家里穷上不起学,回村务农样样拿手,十八岁就做了俄的生产队长,如今还在忙活青贮哩,能把玉米秆变成牲口饲料……”

    贺耀宗也觉着挺合适。

    无奈那死女子不知怎的突然改了主意,看上了人家吃公家饭的弟弟。原来还信誓旦旦“两个人地位悬殊,又说不到一块,活受罪”来着。唉……

    贺耀宗想起来就叹气。他到底有些替闺女担心,怕她降不住男人吃亏。

    “那就再看看,唉,说到底还是闺女自己拿主意。老弟啊,你是不知道现在的女娃有多难管。”

    贺耀宗一言难尽的模样,让田福堂心有戚戚,想起自家那死女子润叶,忍不住也是长叹一声。

    “怎,老弟也有苦处?”

    “可不就是嘛,不瞒老哥哥,兄弟俄也有一个,跟你家女娃还同岁哩,更是气人……俄为她是操碎了心……”

    “竟还有这事?”

    贺耀宗半是同情半是乐祸。

    田福堂想给秀莲和少安撮合的事,孙少杰在路上给他说了。贺耀宗恼这老家伙拿秀莲作阀,若是没有少杰这一出,自己闺女该是如何的难堪啊!

    “唉,不说了,老哥哥若是信俄,就让他们先处处,成不成再说嘛。”

    “行吧,”贺耀宗勉强道。

    “好后生难寻,俄就信老兄弟这一回。不过,咱们大人也是瞎操心,说到底还是看孩子们自己……”

    “那是自然,现在是新社会嘛……”

    田福堂很贴心的把贺耀宗安排在学校院内暂住,说“山嘴那里的窑箍出来,就是他们父女的新住址”。

    “实话给老哥哥讲,那醋厂是孙家给未来儿媳妇的彩礼,好好劝劝你女娃,百年好合的婚姻哩。”

    “竟还有这事?”

    贺耀宗这回是真的惊了,没有一点表演的成份,比第一次说真实多了。

    这死女子啊!

    “还能骗你不成?”村支书掏心掏肺。

    “原也没有这么大,但孙二娃那坏怂不知怎的说动了供销社,下了一个大单,老哥哥以后要拿醋抵账哩。”

    “他那么有本事?”

    “碎嘴怂娃,油滑得很。应该是他蒙住了人,老哥哥以后要留心些。”

    田福堂不遗余力诋毁某人。

    正在跟大哥一起检查青贮的孙少杰连打喷嚏,觉得可能又遭人恨了。

    经过五十多天发酵,第一窖青料终于要成熟,快到了开箱验货的时候。

    不过,孙少杰很放心。

    这段时间以来,他不断的用工具箱检测青贮窖内部温度和发酵情况,知道一切正常。倒是孙少安在未知情况下劳心劳力,受尽了熬煎。

    不过,他的收获也极大。

    自行摸索出一套观测办法不说,对青贮发酵过程和机理也认识深刻,更是积累了丰富经验。

    如今,他已经萌生了用采收玉米后的秸秆进行青贮的想法。

    虽然那时玉米秆水分含量降低,但大部叶子和秸秆都是青的,只是更硬更老一些罢了,但有了揉丝机,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补水和拉长发酵期,应该同样可以成为较好的饲料。

    “大哥,咱准备一下吧,后天开窖,俄去请供销社李主任过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