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章 艾菊有毒

    从这天开始,双水村大规模收取玉米秸秆,准备做那青贮了。

    村里两个生产队集体行动,几天时间,就把自家地里的玉米梢全部截取。

    晒谷厂上,两台揉丝机全力开动,日夜揉丝;另有一组人马,不停的把青料运往后河湾青贮窖,在孙少安的指导下,按比例拌入食盐、尿素、硫铵等后,入窖、层层踩实,满窖后密封发酵。

    有含水量过高情况时,还要拌入一些揉丝过的麦秸、麦糠等调整。

    全村忙得如火如荼,不亚于麦收。

    与此同时。

    按照之前协议放水时,孙少安跟同一沟道里几个村子的约定,他们纷纷开着拖拉机,把截取下来的玉米梢,专程运到了双水村。

    当得知他们在干什么时,有怀疑、有后悔、有期盼,总之挺复杂的。

    孙少安承诺,如有信得过的,他愿意前去帮他们做;不信的,双水村会按约定继续收玉米梢。任由他们自决。

    见他如此敞亮,纷纷说“收只管收,他们再看看”。

    于是,一切照旧。

    双水村有供销社资金支持,款项充足,现场验收,现场支付。

    一切都做得敞亮得很。

    在这期间,有人怀着特殊使命,悄悄去了下山村——那个位于东垃河源头的村子,拜访了他们的村长。

    孙少杰不在村里。

    田福军和张有智顺路视察各公社秋收,带上了他,让他以“局外人”的眼光,看看能出些什么主意。

    这一去就是多半个月。

    再回来时,双水村不但青贮工作就绪收尾,连秋收都快忙完了,更不用说那每年一度的打枣节了。孙少安都已经开始重新忙活起新的青贮实验了。

    采收完毕的玉米秸秆,外皮干硬,还含有部分枯叶,含水量低于65%到70%的最佳青贮要求,需要补水。

    有些甚至还要加入一些麸皮、玉米粉等,来调整含糖量。

    另还有花生秧、豆秧、红薯藤等,随着秋收完成,都收了回来。

    专一的、混合的,都做了一些青贮。

    反正各种方案都尝试了一些,全部打好标记,方便随后做观察记录。

    “哥,你这规模有些大呀。这一排排青贮窖,弄得跟窑洞似的。”

    “少扯淡,家里和醋厂都开始忙活了,忙着在箍窑哩,你去看着些。”

    “刚从家里过来,这不是特意来关心一下你嘛,别不识好人心。”

    孙少杰逗着嘴,一边按照习惯,一窖一窖的去监测各窖青料的发酵情况。

    “有时间去陪陪秀莲,这段时间家里家外的,累的不轻。”

    “怎会?”

    “怎不会?你以为只有家里呀,四个孩子,加上学校贺大伯那里,醋厂,还有二妈家里……忙得风火轮似的。”

    “醋厂哪里用得着她,傻了不成?”

    “所以你劝劝她嘛……”

    “好!一会儿……”这时,工具箱突然响起警报,提示有毒。

    孙少杰心里一惊。

    他看了看窖上的标识牌,发现入窖日期是他出发后不久,里面是玉米梢。

    “哥,这个窖里的青料,是村里的,还是收外村的。”

    “那谁会知道。一样的东西,都是混着用的,也没有分开的必要啊。

    不过,按次序看,多半是收外村的。咱们村里的收割得早,入窖也早。”

    少安刚说完,就敏锐的发现问题,“为甚这么问?有问题?”

    孙少杰没有回答,因为他没办法解释,他是如何发现问题的。

    “不知道啊。俄随机抽样,选几窖青料,用的时候,你先告诉俄。”

    少安闻言放下了心。

    孙少杰默默做好标记,然后迅速检测下去,最终发现,只有连在一起的两个窖存在问题。看来是一批。

    又随便选了三个,加上有问题的两窖,总计五窖青料。

    “就选这五个窖吧,三、七、八、十一、十五,你一定要记得啊,启用前必须要先告诉俄。”

    “行。多大点事儿啊,快去吧你。”

    “俄是认真的。”

    “知道,知道,走你的吧。”

    既然不欢迎,那就先走好了。

    路上,孙少杰暗想,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是偶然因素?

    工具箱显示,毒素是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大概率来自艾菊类作物。

    此种毒素能抑制细胞分裂,尤其对肝脏的损害是累积性和不可逆转的。

    生物,尤其是马。

    食用后会肝功能衰竭,出现光敏反应、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发展下去会出现抑郁、动作不协调和黄疸。

    而且病征不易察觉,发现时大多已经是晚期肝病,药石无效。

    艾菊是常见作物,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无法判定是偶然混入,还是人为。

    但这些东西少食无用。能影响一窖青料的,想必不会少。

    那么,偶然混入的概率就大大的降低了,几乎可以直接排除。

    那就是人为恶意。

    怎么办?

    置之不理肯定不行。

    躲过这次,还有下回。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必须揪出人来。

    但怎追查呢?

    来源不可追溯,作案人员不可查,动机更是无法判定。

    几乎是死案。

    看来,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才行。

    贺秀莲确实忙得很,这妮子闲不住,居然在工地上帮忙做饭食。

    醋厂规模有些大,为方便赶工,村里直接在工地上开了火。

    “秀莲,歇下,歇下,别累着,看俄给你带了甚?”

    孙少杰举起来时在路边随意采的一束野菊,献宝似的给贺秀莲看。

    “孙二娃,怎记吃不记打?”

    秀莲手拿锅铲,叉腰怼人。

    “贺秀莲,抬手还不打笑脸人呢,你过分了啊,不淑女。”

    好戏上演。

    工地上忙活的人,闻听都饶有兴趣的停下手里的活儿看了过来,正在窑里面挖土的金富,直接窜了出来看热闹。

    自从醋厂开工以后,这种剧情不断上演,他们早看美了。

    “人还有生的、熟的?还是文化人呢,话都不会说。”

    “你真该多读些书,”孙少杰好心劝道:“要不真是‘土耳其’了。”

    “你才‘土耳其’呢!

    读书多了有甚好?你看你,整天游手好闲的,像个逛鬼。”

    这俩人已经相互怼得惯熟,竟还有些乐在其中了。难得可以名正言顺的说几句话,两人都很珍惜。

    金富闻听凑趣插嘴:“秀莲姐,真逛鬼在罐子村呢,俄这个大哥是闲了些,但他有钱啊,可以考虑考虑。”

    工地上的人纷纷附和。

    “对对,俄们作证,确实有钱。”

    贺秀莲双手叉腰,“都闭嘴!有你们甚事,再说午间没吃的啊。”

    这威胁厉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