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让你假扮皇帝,你当暴君 > 29章 不按套路出牌 求投资求追读

29章 不按套路出牌 求投资求追读

    听着刘禅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尤其是把他比如诸葛亮,岳飞激动的浑身都忍不住的颤抖。

    “臣让官家见笑了,臣以后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官家,臣以为枢密使的位置,可以由韩世忠韩大人来担任。”

    刘禅得到了合适的枢密使人选之时,天色早已经过了后半夜,困意上来的两人终于开始履行最初的约定,开始抵足而眠。

    而这个夜晚,也被史学家们称为改变大宋国运的一夜。

    第二天的朝会上,愁的一夜基本上没怎么睡觉的众多文臣们,看着神采奕奕,明显兴致很高的刘禅,互相对视一眼,大家都觉得今天有必要好好和官家谈一谈昨天的事儿。

    在他们的意识里,昨天官家的一系列行为简直就是有违祖制。

    说好了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官家昨天竟然直接把大印拿出来威胁他们,谁敢劝谏就立刻辞职,大宋立国以来哪有这么干的皇帝?

    今天说什么也得让官家知道他错了!

    认错倒也大可不必,但态度必须得有!

    只是,还没等他们说话,刘禅就直接拿出了两份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随着魏忠贤一字一句的念完,下面的群臣彻底炸了。

    什么情况?

    以后以后文官不能管军事了?

    连他娘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不再知枢密院事了?

    以后想要在枢密院任职,必须得有带兵的经历还必须得打过胜仗?

    连中书都只有战事的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了?

    这不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吗?

    官家,没有您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啊!

    要是没有我们这些文臣把握方向的话,那些贼配军他们知道仗该怎么打吗?

    他们知道什么叫战略吗?

    知道什么叫小不忍则乱大谋吗?

    知道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最重要的,官家,您违反祖制了您知道吗?

    相比之下,李纲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世忠任枢密使?

    这些事儿要是平时的话,绝对能吵翻天,但放在今天这个场合,这算个屁啊。

    别说文官们想不通,就连韩世忠这个当事人都没反应过来。

    官家最近不是不待见我吗?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军方第一大佬了?

    而且,连特么的宰相都管不了我了?

    这...这...这特么的太惊吓了吧?

    “官家,李纲大人的任命是不是少了个知枢密院事?”

    刘禅看着一脸不可置信的韩世忠,心里就一阵来气。

    倒不是气韩世忠本人,而是气这大宋特么的传统。

    昨天岳飞可是把韩成忠夸成了一朵花,说一句能文能武韩世忠完全不为过。

    这样的人,用来担任枢密使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但看他现在这个样子,刘禅就知道他已经完全被这大宋的官场给同化了。

    脖子上突然没了枷锁,他第一时间感觉到的,并不是轻松,而是害怕和不安。

    连大宋最优秀的一批军人都成了这个样子,那其他的将领们是什么样,也不用多想。

    想到这里,刘禅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哎,他们脖子上的枷锁,朕可以顶着所有压力帮他们摘下来。

    但他们心里的枷锁,却只是靠他们自己慢慢来了。

    想到这里,刘禅的语气难得的缓和了下来。

    “韩爱卿,你没有听错,以后宰相不再知枢密院事。

    枢密院作为我大宋最高的军事领导机构,直接对朕本人负责。

    以后任何的非军事官员,对于国家军事只有建议权,而不再参与决策。

    所有的军令都只能从枢密院发出。

    爱卿作为枢密使,可有信心能担起这份差事?”

    刘禅这边刚问完,还没等韩世忠表态,便被人打断了。

    “官家,臣反对!”

    刘禅一看,是吏部尚书吕颐浩!

    对于这个人,刘禅从他看过的资料,以及几次接触来看,这个人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但总体来说,放在目前这个位置上,刘禅认为暂时还算是合适。

    而且,这个政策会遭到反对,也早在他预料之中,因此看到吕颐浩出声反对,他也没觉得意外。

    “吕爱卿,你为什么反对?”

    “官家,以文制武,是我大宋自立国以来的国策。

    而且,我大宋如今遭逢国难,近几年来虽然局势稍定,但与金国之战的战争几乎没有一天停歇。

    现在这种情况下,尚书仆射做为百官之首,知枢密院事及是为了更好的集中协调所有的力量,共克时艰。

    但官家的这个决策,却会使得文武分裂,一旦战事再起,双方互相推诿之下,一旦贻误战机,则悔之晚矣。”

    吕颐浩这边刚刚说完,汪伯彦便出列接着说道:

    “官家,吕尚书所言实为谋国之言啊。

    官家相要改革朝政,臣等自然双手赞成。国事艰难至此,自是需要变故革新以图破局。

    但是,改革不能乱改啊。

    官家你可以看一看,满朝大臣们,哪一个没有指挥过战事,又有哪一个不是知兵之人?

    官家你现在将所有军事之权全部归于枢密院,百官不得干预,但是,官家你想过没有?

    一旦枢密院决策出现失误,难道就让百官们眼睁睁看着战事糜烂吗?”

    汪伯彦这边说完之后,群臣们便一个个站出来附和。

    “请官家收回成命!”

    “请官家收回成命!”

    “请官家收回成命!”

    ......

    看着一个个俯身拜向他的大臣,甚至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武官,刘禅只感觉一阵心累。

    说实话,压力是真的大!

    但是,还不至于不能承受,前世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支持姜维进行了十四次北伐。

    今天他依然能顶住这个压力,把这个改革进行下去。

    “诸位爱卿都平身吧!

    你们的拳拳报国之心,朕很感动。

    但是,我大宋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原因是什么,各位也应该很清楚。

    走到这个地步,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朕今日所做的改变是对是错,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但是,文武分离却必须从今天开始,一刻都不能耽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