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下雨在半夜 > 第二十章“希望在作祟”

第二十章“希望在作祟”

    刘天看着初一的分班名册,心里开心极了。刘天看到他和陈建明,王帅都在七年级(5)班的学生名单里。陈建明的成绩是班里第一名,刘天是班里的第三名,王帅是第十名。他们的成绩算还可以了,但是他们三并不太在乎这个成绩,他们更在乎的是他们又可以同班了,可以很方便地继续一起玩。在他们这个年纪里,他们从没有把学习当成是最重要的事,每天怎么玩得开心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离红镇中学是离红镇唯一的一所初中,所以规模就要比小学大很多了,除了中心小学考上来的人,这里还汇集了离红镇各个村办小学的学生,人员数量上就变得更多关系也比以前更复杂了。在村办小学读书的学生,整体上来说学习上会差一点,但是生活很独立,性格上会显得更有韧性,看起来也会凶一点。

    刘天是谢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他是刘天的英语老师,也是刘天的班主任。谢老师刚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离红镇中学教书,他教的科目是英语。高高帅帅、皮肤白净、穿着时尚的他一切都显得他与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但是谢老师为人亲切且和善,即使这样,与这里的老师们相处都还算是愉快的。后来听说,新来的老师都必须做班主任,而且授课的科目也没得选择,哪一科最难教的,没人愿意教的,新来的老师就得上。所以谢老师作为班主任且教授英语科目就不出奇了。

    从离红镇中心小学考上来的学生,英语还算过得去,但是村办小学出来的学生,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所以,英语成为了七年级最难教的科目是理所当然的。

    谢老师留着个帅气的小平头,带着一副三百度数的大框眼镜,每天早上都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教室里。谢老师总是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也许是因为他的年纪也不大,和学生们的代沟没有那么大,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总能帮助他的学生们解答英语之外的很多问题,又或许是他总是精神饱满,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刘天发现了谢老师的不一样,他感到谢老师身上有一股力量,跟他聊天或者在一起的时候,总能让人受益匪浅。

    “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外面的大城市长什么样?”谢老师在班会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到。

    “大概和电视上的那样吧,高楼大厦,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班里有几个同学说到。

    “啊!你们说的这些都对,还有没有补充呢同学们?”谢老师似乎对这个答案还不太满意。

    刘天察觉到了谢老师的这一想法,但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答案,只能两个眼珠子不停地望着讲台上意气风发的谢老师。

    “你们年纪都还小,而且没有去过大城市,对外面的事物只能通过电视上简单的画面传递,你们的这个答案已经回答对了大部分,很棒了。”

    “老师,你是在哪里上大学的,那里是不是一个大城市?”班里后排那些活跃的同学起哄着问谢老师。

    “我大学是在文湖市读的书,那里是我们的省会城市,它的大,比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都大。”谢老师故意一脸得意地笑着。

    在这之前,刘天和他的同学们哪里见过大学生。对于大学生这个词,他们都非常崇拜,甚至他们都不知道大学生是干什么的,就只在意识里知道大学生读书很厉害、能赚大钱、大家都很尊重。

    谢老师接着说“大城市的大,不止是地理面积上的大,也不止是楼宇的高和大。它的大首先是胸怀上的大,它接纳天涯海角、四方来客,对所有外来人员都没有区隔对待,大家都能在它里面生存发展;其次是它给人的机会大,大城市是产业交融的地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能在大城市里找到他们的影子,这里给人们提供就业的机会、晋升的空间,还有一展抱负的平台;最后,大城市的大在于它的影响之大,凡在大城市待过的人,他们身上会散发出一种超越普通人的优越感,你会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更高的欲望,更大的格局,这才是一座大城市里面最重要的大之所在,它能提升人,它能塑造人。”

    说到这里,整个班级静悄悄地,全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谢老师,虽然他们听起来似懂非懂得样子,但是他们想听谢老师继续说下去,他们想知道更多。这样得安静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瞬间,这些读书厉害的和读书不厉害的学生,全都那么认真,聚精会神。也许在谢老师的认知里,在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件事上,永远就没有差生。

    刘天听到这些,心里也是受到了震撼。他一直以为他自己懂很多,在同学面前他总能表现更突出,但是听完谢老师的话后,他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外面的世界还有那么多的未知。这一节班课上,刘天少见的变得沉默寡言。

    “未来的道路都是自己铺设的,我也曾像你们一样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能鹤立鸡群,鹏程万里!我现在毕业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离红镇,投身中学教育事业,并不是因为我不能在大城市里面混,而是我认为只要心中有‘大城市’,就是大城市人。别看我们离红镇中学小地方,但这里是‘大城市’的起点,你们未来都是大城市人”谢老师说着说着声音就加大了,同学们也跟着激动起来,心中血脉翻涌。

    谢老师终究会离开离红镇中学,回到大城市里去。他眼里有希望,心中有念想,他属于大城市里的人,他迟早会回到大城市里去。

    后来,谢老师利用他大学的人际关系,还组织了一次大学生与我们班上同学的见面会。刘天一直留着那位大学生的联系方式,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一次电话,但他也一直没有扔掉电话,可能就是这个时候,刘天给自己种下了上大学的种子,他也开始有了幻想。

    谢老师不仅仅是在给刘天他们希望,他在一次次的对他学生的谈话鼓励中,也在坚定自己离开的信念。他不能忘记他是从哪里来的,他不能像这里那些快退休的老教师一样,他的人生才刚开始,他可以从这里出发,但是这里绝不能是他的终点。

    虽然“离开”这个念头一直在谢老师心中作祟,但是他工作尽职尽责,七(5)班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纪是第一的,他的优秀全校有目共睹。

    后来,有一天,上英语课的老师突然换了一位女老师过来,她说这学期接下来的课程由她来上。再后来,听班上的同学说谢老师调去了更大的城市。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和我们好好告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