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怎么就重生了啊 > 第十九章:看电影

第十九章:看电影

    上午第一节课是班主任钟耀文的课。

    钟耀文毕竟是班主任,在班级里还是颇有威信,除了张清河依旧我行我素以外,平时其它课上还偶尔有同学会说些悄悄话,在钟老师的课上都会乖乖听课。

    讲课讲到一半的时候,钟耀文停下来喝了一杯水,然后趁机和班上的同学们宣布了一件事。

    “早上最后两节课去多媒体教室看电影。”

    钟耀文带着黑边眼睛,喝着水不紧不慢的说着,而教室里的同学们听到这话,立马就兴奋了起来。

    “太稀奇了,咱们都高三了还能看电影。”

    “老班威武!”

    “钟老师万岁!”

    有同学以为是班主任钟耀文特意给他们争取的,不由兴奋的喊着。

    钟耀文听到了,就笑着解释说不是他组织的,是学校组织的,整个高三每个班级都要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要写观后感。

    听到要写观后感,一些同学顿时啊了出来,有些失望。

    张清河听到钟耀文说要看电影的时候就知道是要看红色电影,对于要写观后感到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就是江禾听到要看电影时本来还挺开心,听到要写观后感后立马挎着脸。

    江禾在学习上有两块短板,一个是英语,明明学的是文科,按道理来说记忆力应该不差,可偏偏就是记不住英语,另一个则是语文,当然严格来说是语文作文。

    江禾叹了口气,小声嘀咕着,“算了,写观后感就写观后感吧,到时候应该随便写几百个字就行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江禾的话,钟耀文这时候才后知后觉似的说了一句,“对了,观后感学校要求不低于一千字,同学们看电影的时候要认真看,免得到时候写不出来。”

    “我靠!”

    江禾顿时爆了粗口,这不是明显为难她嘛,平时八百字的作文她都要绞尽脑汁写半天,这不低于一千字,简直就是想要她死啊。

    不只是江禾,其他同学听到了观后感要写一千字,也不由得暗骂了起来。

    这特么学校就是闲的蛋疼,看个电影就看电影,为什么还要求写观后感,写观后感就算了,还要求不低于一千字,整个高三十二个班级,每个班算五十人,那也是六百人,这尼玛六百份观后感,这些人看得完吗。

    本来欢快的教室顿时怨气横生,班主任钟耀文看到了也没说什么,主要这是学校强制要求的任务,他也不可能说让同学们不写了,于是任由着同学们发泄一会儿,才开始讲课。

    发泄了一会儿,同学们也只能无奈接受了这个现实,而且转念一想,不管怎么说,好歹能看一场电影,也算是紧张学习之下的一点儿放松吧。

    江禾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张清河也是兴致缺缺。

    学校组织的红色电影,自然不可能是像战狼那样的可看性教育性皆优秀的电影,很大概率是那种缅怀先辈,教育意义拉满,但可看性基本等于没有的电影。

    不是说红色电影不好看,而是一群高中学生,你让他们怎么去体会红色电影里包含的深沉意义。

    江禾小声的和张清河抱怨一千字真不知道该怎么写,张清河安慰她说一千字观后感而已,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写一些假大空的东西。

    “你要是实在不会写的话,就抄电影情节,然后每段电影情节后面加一句这让我感到什么什么之类的话,别说一千字了,两千字都没问题。”

    江禾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主意,轻轻踢了一下张清河,小声说:“可以啊,小张张。”

    张清河笑了笑,这其实是前世的江禾告诉他的。

    前世江禾刚毕业的时候还是听从了父母的意愿,考了黔州省会林城的单位。

    一本大学生,又这么年轻,单位领导自然要让她发挥出她应有的价值,去到单位后江禾被安排在了办公室,专门负责写材料。

    这可让江禾欲哭无泪了,本来还想着去了单位就摸摸鱼混日子,谁知道还要写材料,硬着头皮干了几个星期,然后不到一个月就辞职跑路。

    当时还被江母给臭骂了一顿。

    不过虽然只干了不到一个月,但对于写这种完成任务的材料还是有了点儿心得。

    第三节课下课的时候,班主任钟耀文和二班的其他老师也都来到教室,领着同学们去多媒体教室。

    其实不只是学生要写,老师们也要写,甚至要求比学生高得多。

    去年一中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重本率比起前年严重下降,学校领导认为是老师思想松懈了,于是今年就趁着这个完成任务的机会让老师们也充充电。

    不只是学生抱怨,有些老师也在骂。

    “去年教高三的老师现在教高一去了,关我们什么事。”

    不过抱怨归抱怨,该看的还是得看,该写得还是得写。

    倒是学生们知道老师也要写后,怨气消失了大半。

    这部电影叫做黎明,标准的红色电影。

    即使心里抱怨,看电影的时候江禾还是找机会给翁芸牵线搭桥。

    张清河都不知道江禾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么严于绿己。

    江禾总是有意无意的撮合两人,这让翁芸对江禾充满了好感,把江禾从对手名单里也剔除,甚至心里想着要是她真和张清河在一起了,那么江禾就是她的大恩人。

    在江禾的处心积虑下,翁芸和张清河坐在中间排靠角落的位置,既不像前排那样显眼,也不会在后排挨着老师。

    索性和张清河说话已经是翁芸最大的主动了,她的家教摆在那里,即使是叛逆也叛逆的很有分寸,全程只是和张清河说话,也让张清河松了一口气。

    江禾拿着笔记本边看电影边记情节,翁芸则是和张清河说着电影情节。

    张清河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应,老实说他压根没看电影。

    见张清河对讨论电影没有兴趣,翁芸主动换了话题,和他说起了国外电影、文学艺术等等。

    毕竟还是个小女生,讨论的也大多是叶芝、村上春树、夏目漱石、王波等。

    张清河有些意外,还以为以翁芸的性格,看的都是些世界名著什么的,没想到还是个文艺少女。

    如果说别的张清河还不一定知道,但文艺这一块,张清河只能说是自己装杯的点了。

    前世作为一个纵横花海的浪子,文艺这块他可是苦练过的,不说知之甚深,起码也是有些了解。

    无论翁芸聊什么,张清河都能接上,甚至有时候还能说出一些翁芸都没想到的观点,这让翁芸有些意外。

    翁芸愈发觉得自己喜欢张清河没错,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即使两人对待一些问题有不一样的观点。

    比如翁芸问张清河怎么看待斯特里克兰的所作所为,张清河回答她,“我倒是能理解斯特里克兰,只是他还是不够魄力,如果是我的话,我既要摘下月亮,也要揣着我的六便士。”

    翁芸不知道张清河是意有所指,以为他说的是爱情和事业,于是笑着说他贪心,随后说她其实觉得斯特里克兰不是什么好人。

    “诚然,敢于舍弃安逸为所爱事业奉献一生是难得的,但他的所作所为却让人唾弃,尤其是他说出了那句‘我不在乎’的时候。”

    张清河闻言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岔开了这个话题。

    见张清河岔开了话题,翁芸也不在意,又和他聊起了安娜卡列尼娜。

    越是和张清河聊天,翁芸越是喜欢,他不只是单纯的读过这些书,而是真的有深入思考,并且他说话条理清晰,却又不古板,偶尔还有些幽默,和自己认识的其他同龄男生完全不同。

    此时的翁芸是真的觉得张清河就是自己心中完美的伴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