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活在山里 > 第五十六章 干架

第五十六章 干架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从大数据网络上接收到很多的信息。人们更喜欢用夸张的手段,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拍摄的形式展式出来。比如说,农村人的干架。

    可是,在这里,你却可以真实的看到一些干架的场面。

    连嫂几乎跟村上的每家每户都干过架,或是山林的边界,或是一条道路占用的土地,或是一只鸡到她家菜园。。。。。。

    这天,接到村上的电话,正在硬化的路,被连嫂拦了下来,停工在那里。乡下的项目建设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或是下雨,无法施工;或是程序没有批下来,做不了;或是资金支付要求,要加快进度。一般到施工阶段的时候,基本都是赶建设进度很重要。

    之前,听村上的人说,跟连嫂吵架,一定要注意,她吵不过的时候,就脱自己的裤子,我没有想法现代人还会这种神操作。

    车子赶到现场的时候,只见一位身材消瘦,面容黝黑,身高1米5多一点的农村妇女,插着腰,在那里骂骂咧咧。在她旁边的不远处,有位50多岁农村男人,鞠摞着背正在一块空地上捡着柴草,一旁的村委干部说,那是她的老公。她那助阵的掉了一颗的门牙的儿子正站在她身后的不远去。

    村干和施工方指着现场说,进村公路硬化,过到她家这点地的时候,要硬化的水沟,她们家沿着水沟的方向已建了档土墙,但他们家认为路面到水沟的地方有50公分仍是他们家的,当时平整土地的时候,她们是给的,但是硬化的时候,她们家就讲不给了,是她们家的土地。其实原来这里的土地是集体土地,因为是荒山岭头,村里面对这些地方荒山岭头没有怎么管理,因为土层并不肥沃,基本也种不什么农作物。几十年来,谁种谁有了,但土地性质仍是村里面的集体土地,现在修路是公益事业,按道理用多少都要让出来,但这一家人比较蛮横,认为自家耕种了几十年,就是他们家的。不知她家从什么时候开始,还在路旁边平整这块地出来了。我们讲了她们家几次,但这户根本不听。

    村干在介绍情况的时候,连嫂还在旁边用本地话毫无顾及的大声的叫嚷着,她那没有娶得成媳妇的缺了颗门牙的儿子始终附合着那叫骂声。整个山野只听见她俩的声音。

    听了村干的介绍,我走到连嫂的跟前,“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讲,叫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你一直是这样,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一是因你阻工造成的损失由你来赔偿;二是在劝说无效,又没有什么道理的情况,你仍坚持蛮横,那只能请你去乡里面派出所,按照相关的程序办理。”,山里的群众一般听到要带她去乡里面坐坐还是比较害怕的,她的叫骂声明显弱了下来。但他儿子还在后面叫嚷着。

    “这个地并不是你们家的,是村集体的,只是之前有相关的政策,谁种谁有,谁有也是指使用权,但所有权仍是队里面的,队里面都同意修进村路,就你在这阻工,已多次跟你讲了,你一直不听”村委干部在旁边补充道。

    “我也不是不给修路,那时平整路面的时候,我是同意的,但你们现在要将路面硬化起来,这条路的水沟都是我们家的,留50公分不给硬化,以后是我们家的,一个是作路用,二是以后建房子作屋檐水的。”连嫂在她的思维里面没有办法走出来,我们国家普及9年义务教育是正确的,但可能估计是连嫂那个年代连小学三年级都没毕业,所以她讲的话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要走路,那现在做成一条3米多宽的水泥路,你不是就可以走了吗?”我接过她的话讲,“你要建房子,你知不知道,建房子是要乡里面审批的,你想把房子建到公路上面,乡里面是不批给你的,如果你强硬要建,那就是违法建筑,是可以强拆的。”

    “我就叫她,不要在这里吵更多,修路是件好事,她总不听!”不知什么时候,连嫂的男人走了过来,他用很低沉的声音在旁边搭着话。

    村干也在旁边低声补充道,她老公是好讲的,但平时在家,都是连嫂作主,他没有什么发言权。

    “连嫂子,修路是好事,修好了路,全村人都有好路走,你家也有好路走,你想看,不硬化这条路,全是泥路,你们去乡里面办事也不方便。其他村,其他地方早就把路修好了,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你们多赚点钱,路好了,以后买驾小车,更加方便,如果路窄了,进去会车也不方便,你说对不对”我把语气放软来劝她。

    她已经停止了叫骂,面容上仍有不服气,但语气却软下来了,“路我们是给修的,谁说不给修啊!”

    “你能这样想就对了,土地都是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你们家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村里面和乡里面做事的时候,会考虑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在涉及大多数利益的时候,我们一些群众是要做出一些牺牲的,这就需要我们大家支持,团结一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办得成事,乡里和村里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你看现在施工方也正在施工,道理讲清楚了,你们要给村里和施工方继续做工,你看怎么样?”继续引导着连嫂。

    “那如果以后我们家建房子的时候,村里、乡里要批给我们啊!”连嫂子原来是在想这个问题。

    我和村干对视了一眼,村干说,“建房子只要按程序来,符合规定都会批的!”

    连嫂子一家终于灿灿不乐离开了,但刚到现场,她那大声的叫骂声却久久萦绕在我的耳边。

    乡村的发展,除了物质的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