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交易落定

    五分钟左右,一个须发皆白,身材精瘦的老头推门进来,刚要说话,一眼瞧见柳总那端详梦中情人的姿态,顿时爆发出了与年龄不符的矫健身手,两步抢上前去,一把推开柳总,把老脸怼在瓶身上,嘴里发出意义不明的咕哝声。

    被暴力袭击的柳总掸了掸身上的掌印,先是自嘲了一句:”李大师老当益壮的啦。”然后转向季漠问道:“麦扣李大师是店中的顾问,可否请大师上手看看?”

    “当然可以。”

    老头二话不说,转身出门,少顷捧着一个盒子回到办公室内,郑重的从盒中取出白手套戴好,又在桌面铺上一块红色丝绸,小心翼翼的的从瓶中取出一只鲍鱼,然后左手持弯钳,右手捏放大镜,翻来覆去看了有二十分钟,又取出一架天枰过完重量,才站起身来。

    “顶级野生网鲍,做工一流,品相极好,这只326.5克,大两头鲍,瓶里至少还有四五只比这个大。”老头锤了锤后腰,继续说道:“上一次看见这种品相的干鲍,大概是三十多年前了,不可多得。”

    “不过,这个品相太完美了,要检测一下有没有化学成分为好。“

    柳总哈哈一笑:”李大师你把底都泄完了,我没办法跟季生讲价的啦,辛苦李大师了,您先去休息,我和季生谈谈。”

    送走老头,柳总带季漠来到一间小洽谈室,等奉茶的服务员离开,便开口说道:”季生你也听见的啦,大师都说啦,东西是好东西,不过我们是守法生意人,讲究一个诚信生财啦,还请季生说明一下来源,开个价先,价钱合适,我们检测一下,谋问题就成交啦。”

    证明来历清白,这是季漠早有预料的,之所以不愿意去找拍卖行,一来拍卖筹备时间久,耽误不起,二来就是来源这块实在无法证明。

    反而是这种私下交易,只要大概说得过去,交易手续完备,就算出了问题,别人也有一个“善意取得”的说法。

    季漠先是把RB友人托付,历经波折四处寻访,多方协调组织表演,了却故人心愿的故事又说了一遍,并把上次做好的材料,截取了一部分展示给柳总。

    柳总连连赞叹:“季生真是信人。”

    “过奖了,”季漠接着编下去:“这次事情办的还算圆满,RB那边的老先生很满意,正逢对方家族最近被对头盯得很紧,有资金需求却不方便出面,于是拿出这一批家族珍藏让我来处理,特别叮嘱了要低调出手,这才冒昧前来,既为办好人家的委托,也为自己挣点小钱。”

    “至于价格,实话实说,我不知道。”季漠表现的异常诚恳,实在是这玩意搜不到价格,悄悄托人打听了一下,也没一个在谱上的,从几十万人民币到几百万美刀都有,如今报高报低都显得自己是个外行,不如干脆直接当外行来交涉。

    “我是这么想的,我久仰洗先生的大名,洗先生在港岛和内地经营产业,素以诚信闻名,又常做慈善,认识的人无不赞赏,所以我才找上门来,就是相信贵集团的信誉和口碑。”季漠继续发挥他的话术:“如今既然对行情一知半解,开价那就是贻笑大方,不如您给个价格。”

    “当然,生意人以挣钱为本,毕竟是我有求于人。我也不求您照顾我,只求一个公道价,让我能有所交代。”

    “不过,既然我今天可以为人家处理这笔临时的生意,将来应该还有处理更大的生意的那天,有一天得幸见到洗先生,跟他道一声感谢,也不会忘了您的照顾。”

    柳总脸上儒雅的笑容僵了僵。

    这话可以正着听,也可以反着听。

    甚至,柳总隐约听出了一丝,含而不露的威胁。

    人家见到洗老板,并且能直接沟通的机会大吗?当前是不大,但不管对方是不是确实不知道行情价,在柳总这里,这一笔就是千万级的买卖,谁又能说人家未来没有机会走上那个平台呢?

    今日我给老板多赚了三五斗,老板或许会开心,但充其量就是小开心,毕竟到他们那个层面,钱真的没那么重要。

    但如果有一天,当着诸多富豪贵人,太平绅士的面,有人对洗老板说一句:“当年,您公司的那个柳某某,可是把我坑的不轻。”甚至直接来上一句:“洗先生,你不厚道啊。”被抽了脸面的老板会怎么想?

    柳总一时有些不寒而栗。

    所以,这个年轻人之所以如此坦诚,实际上,是胸有成竹?

    我敢赌他的未来吗?

    没必要,赌赢了得一句夸奖,赌输了可能满盘皆输,筹码如此不对等,我为什么要下赌桌。

    “不合算的啦!”

    想通了,柳总的心态就释然了,笑容重新泛起,比之前更加和煦。

    “季生年青有为,将来必有大出息的,那就托季生的吉言啦。”

    决心一下,柳总立刻显示出了雷厉风行的一面,将照片和李大师的鉴定结果上报集团,并耍了个小花招,只说是通过特殊渠道联系到了这批货品,卖家并不着急出手,经过他努力争取,对方给了个报价的机会,是否吃进,请集团尽快回复,迟则恐生变故。

    能够找到这种足以传世的珍藏并建立购买渠道,也是一种业绩,柳总左右逢源,都是功劳。

    很快,集团那边就惊动了洗伯胜大BOSS,传来指示:“务必拿下!”

    柳总立即叫来十几个保安,三辆车护送着季漠的小面包,前往上城市生物鉴定中心,花钱走加急鉴定通道,不到2个小时就取得了鉴定结果。

    质量好的超乎想象。

    用专业鉴定师的话来说,相当于在某个尚未污染的海域,找到了野生五六十年的鲍鱼,用上世纪中期RB花谷或者平田家族顶级制作大师的手艺,在前几年完成了加工制作。

    拿到鉴定单,柳总直接向季漠交底。

    集团给出的收购底价,两头鲍700万元一只,一点五头的1000万元一只,并给了一定的议价权限。

    商议的结果,是6只两头鲍,给到总价4500万,两只大的,给到总价2200万,合计6700万。

    是亏了还是赚了,不好说,但是季漠已经很满意了,左右不过是顺走了惠比寿小神的一顿点心,半个小目标到手,还想怎么样?

    柳总也很满意,集团上下数万人,能有几个有机缘完成这种老板重点关注的大操作,更何况权限还没用尽。

    大家都喜欢双赢,一花独放不是春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