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满月洲 > 第四十四章 选择经商

第四十四章 选择经商

    “是,小五记住了。”

    小厅上安安静静的,只听得到铺纸研墨的声音,覃元显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覃予的,可时间越长越发现,覃予根本就没有在意他。

    覃予带回来几个大女使气派的很,覃元显在覃予的身边呆了大半天,所需根本不用开口女使们就能很周到服侍好,他有时候还忘记了身边有下人,这种感觉很舒服,从未体验过。

    直到覃光宁吃了酒回来,覃予带着覃元显去了覃光宁的书房写字练字,覃光宁一点也不排斥覃元显,很自然而然把覃元显和覃予一同教导起来,一个是教,两个也是带。

    黄氏派来的婆子由瑶妈妈带着来到书房,见到覃元显安安静静在覃光宁书房里写字读书,有些尴尬,黄氏交代的看着覃元显,现在覃光宁亲自说了覃元显由他带着认字,看来也没有什么好看着的。

    晚间,覃予回到房间,招手让梅染、竹月、青鸦坐在自己对面,亲自给她们三个大女使搬来另一套与覃予坐着的一摸一样的坐垫和黄花梨扶手架子。

    覃予也没有说话,而是开始点茶,点茶之神为致清导和。

    清,为清静、清洁、清雅、清美、清明、清心。

    和,为和心、和睦、和乐、和平、和合、和善。

    点茶七汤。

    一汤,注水调膏。

    二汤,绕盏面注入,运筅快速有力,急注急上。

    三堂,注水量多,击泡为沫。

    四汤,水少击拂转度大而慢。

    五汤,击拂均匀,水乳交融。

    六汤,解汤花郁结,轻拂沫点。

    七汤,浓淡相宜,击拂止。

    “姐姐们尝尝怎么样,我做的对不对?”

    梅染、竹月、青鸦排排坐于覃予对面,也没有推却,接了过来细细看着,茶沫如雪,云脚迟迟不散,浓淡相宜。

    之前覃予最讨厌做这种耐性子的东西,卢家的婆子们教了两年多也还是咬不住盏,如今,才重新做了一遍,覃予自己琢磨了几日的功夫就能做的这般好。

    梅染先尝了一口再递给竹月,“很好,姑娘真是天赋异禀,点茶技艺一点就通,不过茶道高深,姑娘如此更要潜心修行才是。”

    覃予点点头,四雅六艺她上一世本就是东京闺秀翘楚。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为四雅;‘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茶道,穷尽雅致,至古至圣,盛造其极,她要学的多着呢。

    梅染又道,“遍东京四雅六艺造诣最高莫过于当初的东京四美,如今也只剩下二美了。”

    覃予想起来,上一辈的东京四美是当今皇后高后银、仙逝的长宁长公主康淳、鲁国公府的宁夏郡主成紫萼和东京第一才女吴翩翩。

    卢家很给力啊,成紫萼、吴翩翩都是卢家族谱上的人。

    “二婶婶也是四美之一,可惜为了卢家掩盖锋芒,自困与内宅。”覃予叹息,“可女子从来不只有困于内宅这一种活法,祖母也曾上阵杀敌,成紫萼姑姑也曾以女子之身考进士题。“

    竹月也不好意思一直沉默,“二娘子看似平平无奇,可实际上智谋手段在东京找不出第二个人来,姑娘写着日子与二娘子走得近,能学着些本事也是姑娘的好处。”

    覃予暗笑,吴翩翩哪里平平无奇了,不管是长相还是才智,碾压一众千金好吗?跟着这种人才有前途。

    梅染心思缜密,覃予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么多,疑问道,“姑娘说女子不只有一种活法?”

    覃予点点头,“我明白了祖母将我送回覃家的目的无非是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看到这些熟悉面孔,一个个亲人还活着,我便明白了,不管能不能改命,我都要拼一把,剩下的就顺其自然吧。”

    梅染,“……”

    竹月,“……”

    青鸦,“……”手里的茶怎么突然不香了?

    覃予决定了,要想摆脱最终的命运,只有搞钱,只有拥有足够多的钱,多到可以让覃家死而复生,多到她可以不靠任何人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就能改变命运。

    可是要怎么挣钱?做点什么生意呢?她已经活过一回,未来十几年各种商业、店铺、乃至地摊,都是好生意,虽然也不可能放任大家随便开店摆摊,设置了一个叫做街道司的机构,专门负责管理城市里的摊贩,商家。

    而她只要在街道司的管辖范围内开店,何愁不发达?

    “我想要买一个铺子,做点小生意。”覃予说道,一步一步来,不能吓到她们。想着,让竹月把自己的财产全部一合计,只有不到十两银子。

    覃予很是尴尬看着竹月一条条给她算的账本,好穷好穷......

    “可是姑娘,您怎么了突然想要个铺子?”竹月已经不会再怕眼前这个主子,覃予的变化落在她们眼里,真是惊喜,以至于覃予说自己想要个铺子的时候也丝毫不会多想,毕竟谁家的姑娘出嫁后没点产业。

    不仅体恤下人,还很信任她们三个女使,覃予长长叹了口气,坐在茶案边双手撑着下巴,万事开头难,谁想到那么难。

    她现在十二岁,想要在十八岁议亲之前改变命运,还有六年时间,第一件事就是开间小店或者摆个地摊试试水,选址人手什么的先且不论,就资金这个就是个大问题。

    去哪里搞点钱?

    “姑娘?我们满月洲有账本,要不要取来给您看看?”

    竹月将账本一一算明白给她听,之后见覃予又是叹气又是苦恼的。

    “姑娘每个月月钱覃家的有十两,日常添置只有我们将军府大娘子开销,这个月给姑娘收拾院子,添置东西额外用了十五两七钱八分,以前平妈妈每个月打点下人用的钱几乎没有剩下的,八月后剩下的加上以往的通共只剩下九两六钱......”

    覃予听着,脑袋那是一个头两个大。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一个包子要一文钱,其实算来的也不算很穷,再穷也穷不到哪里去,每个月月钱就有两万五千文钱,这可是普通农人家庭两三年的收入,要是她攒几个月就有八十两,八十两,有了这笔钱什么事儿办不下来?

    “停停停,说的我头疼。”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各种鸡毛蒜皮的各项日杂开支,话说竹月这丫头记账条例清晰,是个管账的好苗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