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医史传奇 > 第二十三章怪病神医

第二十三章怪病神医

    杨思明吓得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脚一蹬手一捞,自己醒了才发现,自己却睡在路边草坪上,杨思明一个闪念,是这么回事,刚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我昨晚晕倒在路边,莫非我刚是做梦,还是经过的事情是真实的。

    不急如果事情是真的,我就掉在露水草上,我着地在这面有露水,衣服就被露水浸潮湿,如果是睡在这个地方,贴地的一面是干的,这时东方也发白,原来自己则着睡在地面上,真的侧下去的一面果然是湿的,看来记忆中的事是真的。

    那么是真的又这么样,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人们做有益的事,留下名字在后来人的胸中就是就是仙就是佛,杨思明爬起来,昨晚没有吃夜饭,又没有睡觉,一路踉踉跄跄回家,在大路上就听见自家院子里传来鞭炮声。

    不用猜疑,一定是病家的病愈了,送锦旗来,走进院子,一看原来就是生麻风的病家几口人来谢礼,杨思明留他们吃午饭酒肉菜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

    按下闲话不说,且说医家有时候也遇上疥癞之疾也无可奈何?被奉为神医的杨思明,也把疥疮(干疮子)无奈。有一次来了一个病人,但是病家没有病态,也没有呻吟,人的精气神都很好,还是伸手让杨思明把脉,杨思明道:“奇怪的是,六部脉正常,没有一部脉有病症?”

    病家道:“我其他没有病,就是生的干疮子。”杨思明理会,女人有些不好启口说,开的药是清热解毒内服,白芥子,蛇床子,川椒都是杀虫止痒外洗,病家吃了两三副药,又是外洗也不见效应,病家不见药效当然又另寻医手,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疥癞却是传染高手。

    杨思明并没给人家治住,自己却中招了,疥疮这个东西却是一种无赖,专走脉经,指甲缝里,腹股之间经常奇痒,作为一个医家,经常伸手挠痒,人家看见不好看,配了几副药,服下去也没有用。

    自己是医师,闹出了笑话,突然想到:“硫黄,自己药店里有现成的,也没用秤称,抓了两把放在二水锅里煎,硫黄煎来水呈绛紫色,盛在大脚盆里,杨思明坐在大脚盆里,头发里都洗到位。”

    没想到很管用,洗了两天瘙痒就消失了,没想到奇痒消失了,又闹出一个大话,小脚肚上又长了一个大疮。

    有人开玩笑,奇怪地说道:咿!杨老师怎么跛了,一定是被药柜压跛的?杨思明想人家笑话是有道理的,治疮疡有时候草药比中药厉害,自己亲自动手,用药锄挖一斤多紫花地丁草,单方药无毒,又是煎来内服,又是外敷,顽固不化的疥疮,总算有克制的办法。

    杨思明对疥癞之疾的医术更上一层楼,十九种疮疡疥癞,最恶的干疮子,麻风被克住了,这样成了名符其实的内外两科兼修,成为真正的医神,是医都有十年运,杨思明的济世堂一向平安。

    有一次来了两个女士,看外表二人的年龄相差不远,年轻点的人眼睛显得有些呆板不灵活,人有点瘦,陪病人一起来的家人年纪要大一点,见了杨思明,就把病情大致介绍了一下。

    说道:“杨老师,我儿媳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又孝顺,又能干,不知怎的,他身体消瘦,爱做怪梦,也不算是做梦,睡觉的时候总是看见还有一个自己,就在身躯旁边,不离不弃,也不说话,更怪异的是,自己穿着什么衣服,那个冒牌自己的人也穿一样衣服,那个冒牌的人就是不说话。

    就这样几个月来病人就是傻呆呆的,看了很多名医,也没说出病因病机,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经人介绍说杨老师是医神,我们婆媳今天还没有天亮就起身走,走了三十多里路才问到这里。”

    杨思明先给病家把脉,六部脉象五部正常,为有肝脉弦长,肝脉弦长本来是正形,其中夹着软弱无力的现象,这是肝气虚的脉象;又问病家,你眼睛是不是有点雾?病家道:就是!就是!

    杨思明更断定病就在肝,说道:“大姐劳累过度,肝脏阴阳两虚,说阴阳两虚,阿姨不懂,实际就是气血两虚,肝开窍于目,故而眼雾,肝虚则病邪入侵于肝,魂藏于肝,魄归于胆,肝者东方之木也,木招于风,空气流动之气首袭于肝,肝其华在爪,荣枯在发,肝藏魂的地方有病,魂无法回故乡,到了自己的大院门口却进不了内室。”

    内经说:“魂藏于肝,谋略出焉,魂不入肝无谋略,故而痴痴呆呆;大姐阳虚略胜于阴虚,我用一个小方子就行了。”

    用汤汁,全方用人参一钱,龙齿一钱,赤茯苓八分,一小碗水,煎至半碗,撒上一钱珠沙细末,每晚睡前一次,我给你配十剂,十剂药应该达到预期效果。

    病人的婆婆说道:“杨老师,就这一点点,她看了几个医师都是大包小包的也不见效?”

    杨思明道:“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用人参补元气,人参性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又名土精,出在上党最佳,若是具备了人形,能作小儿啼哭的是仙品。

    用龙齿,雷公药性说:用龙齿以安魂,赤茯苓主要是通利,因为药方配有丹沙(朱沙);丹沙是金石粉末,配上赤茯苓以通利,丹沙就不会瘀结在脏腑里。

    丹沙:味甘,微甜;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山上有丹沙,其下必有钰,淮南子的地形训说:赤夭七百年生赤丹,赤丹七百年生赤澒,朱沙虽贵,万不乱用,有人用朱沙炖肉,食之害人。

    我给你配四样药分开包,再给你一剂一剂地封起来,这样煎药不会弄错。病家拎着十剂药心里就是怀疑,病人服下去,不到半个月,人的心智突然明朗,晚上睡觉时那个冒牌自己的人不见了。

    病家怕病清会复发,准备多服两剂药巩固一下,又来找杨老师复脉,杨思明把过脉,三三九候分析,说道:“你的病已经大愈,不必在施药了,朱沙属于金石之内,久服伤身。”病家婆媳这回服了,杨老师就是神医,听杨老师说舍就是舍,也没有固执,谢过几句客气话便去了。

    作为一个医师,特别是大名望医师,名望越高遇上的怪病奇病越多,一次,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男人,看见杨思明正忙帮着给人诊病,自己在把脉室里的另一条板凳上独坐,看样子不像是看病,也没有说话,等待杨老师忙碌。

    对不起书友们,我这几天心乱及了,我母亲已做手术,一月内无作品,请原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