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借路问道 > 第二十三章 山鬼

第二十三章 山鬼

    就在我们结束了赵老板的事情后。我们就很少碰见灵异事件,贾珍仁也听从了我的话,也不再做假道士了。

    这个时候已经离放寒假不远了。再过几周就该期末考试了。

    但是就在期末考试前的两周,在那个周末,宁一刀向我家里打了座机电话。

    “喂,你好,请问这是张天一的家吗?我是宁一刀,我是天一的同学,我有事情跟他说。”

    这时候是我母亲接的电话。

    “哦,是我家天一的同学啊,你稍等一下,我去给你叫一下天一。

    天一,你同学找你,过来接一下电话。”

    “好的,妈,我这就过来。”

    我过来后接过电话。

    “喂,你好。”

    “天一,是我,我一点也不好。”

    “一刀,你咋了,咋不好了,这时候给我打电话。”

    “天一,我这里出事了。”

    “你那能出什么事?”

    “天一,你还记得前几天人贩子的事吗?”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咋了,你要让我抓人贩子啊,这已经不属于我的领域了啊,让我抓鬼还马马虎虎,抓人贩子我是真不在行啊。”

    “天一,不是让你抓人贩子,我们村上也有一个小孩子失踪了,但是跟人贩子没有关系。”

    “哦,孩子失踪了能也应该报警找警察啊,找我也没用啊。”

    “村里人都报警了,但是这不是一般的失踪。”

    “那是什么情况?”

    “我在这里发现了山鬼的脚印。”

    “山鬼的脚印?你意思是怀疑这件事是山鬼做的?”

    “差不多,天一,你能不能今天过来一下?”

    “可以,等我一会,我坐公交过去,等我过去了再说。我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后能到你村口。”

    “好,我知道了,我到时候在村口等你。”

    “好,那我先挂了。”

    “好。”

    我在房子里收拾了一点东西便准备去宁一刀那里了。

    “妈,我有事出去一下,今天可能不回来了。”

    “是你同学有什么事吗?”

    “嗯,他有点事想让我帮忙。”

    我的母亲知道我跟我师傅学了一些本事,但是却不知道我到底学了多少。这时候就担心起我的安危了。

    “是那方面的事情吗?”

    我沉默了一下,点头道。

    “嗯,是那方面的事情。”

    “能不能不要去,你这也没学多久,能不能护住自己都不知道还去帮助别人。”

    “妈,这件事不能马虎,人命关天,我要去救人啊。”

    “行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也有自己的判断了,天一,你去吧,爸支持你,你自己小心。”

    这时候我的父亲走了出来,并支持我去帮忙。

    “妈,放心吧,我能保护好自己的,您就放心吧。爸妈,我走了。”

    “嗯,你去吧,自己小心点。”我的父亲虽然是这样说着,但是我也能感受到他对我的担心。

    就这样,我坐上了公交车,准备出发去宁一刀的家里了。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我便到了宁一刀所在村子的村口。

    “天一,这里,我在这。”

    刚下车我就听到了宁一刀的喊声。我顺着声音看过去,宁一刀也在向我走了过来。

    我便由宁一刀带着去他家里了。

    “一刀,这就是你家啊,盖的也不错啊。”

    我看着宁一刀家里的大门,忍不住感叹一下。

    “这算什么,跟赵老板家里比差远了。”

    “不要跟赵老板比,这没法比啊,还不让我先进去吗。”

    “走,走,走,先进屋,进屋说。”

    就这样我到了宁一刀的家里。

    “天一,来,做,在这就当自己家一样,不要客气。”

    “好,一刀,就你一个在家吗,叔叔和阿姨呢。”

    “他们都去上班了,不说这个,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山鬼吗?”

    “这个不好说,我也没有见过山鬼,不太确定,只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山鬼了,这里怎么会有?”

    “这个我也不清楚,天一,你对山鬼了解多少?”

    “山鬼,明人汪瑷认为:“谓之《山鬼》者何也?盖鬼神通称也,此题曰《山鬼》,犹曰山神、山灵云耳。”

    近人陆侃如说:“《山鬼》是楚人祭祀山神的乐歌。”

    持这一看法,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马茂元的《楚辞选》:“山鬼即山中之神,称之为鬼,因为不是正神。”

    这种看法保留在他主编的成《楚辞集成·楚辞注释·山鬼》中,并作了强调:“山鬼即山神。”

    在古籍中,鬼神二字往往连用。这种说法也是现代研究界最为流行的说法。”

    “天一,你说山鬼就是山神?可是山神并不会伤人啊。

    从古至今有关山神的传说源远流长。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就已记载了有关山神的种种传说。

    《太平广记》里也收录了大禹囚禁商章氏、兜庐氏等山神的故事。

    《五藏山经》里还对诸山神的状貌作了详尽的描述。

    古代中国人民将山岳神化而加以崇拜。

    从山神的称谓上看山神崇拜极为复杂,各种鬼怪精灵皆依附于山。

    最终,各种鬼怪精灵的名称及差异分界都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

    演变成了每一地区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

    《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虞舜时即有“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制,传说舜曾巡祭泰山、衡山、华山和恒山。

    历代天子封禅祭天地,也要对山神进行大祭。

    祭山时大多用玉石和玉器埋于地下,也有用“投”和“悬”的祭法,即将祭品鸡、羊、猪或玉石投入山谷或悬在树梢。

    但是这些也没有说过山神会伤人啊。”

    “一刀,不要着急,山鬼不一定就是山神。

    一般善良的山鬼是山神,一般有人在大山深处迷路的时候会给其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出来,让人走出大山,一辈子行善积德。

    但有的山鬼却不一定是山神,其作恶多端,残害生灵,为天地所不容。

    《睽车志》里曾有记载,蜀道多山鬼,有小吏远迓宪车,同徒数人,日将暮,见道旁一妇人,携汲器立溪侧。

    小吏就丐饮,且挑狎之。妇人初无难色,谈笑而道之。

    吏引手扪其胸臆间,皆青毛,长数寸,冷如冰。吏惊呼而走,妇人大笑,挈汲器徐步而去。”

    “天一,我还知道《楚辞》《九歌》之中有《山鬼》山鬼一篇。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靁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没错,明代的张京元《删注楚辞》认为:“又注《山鬼》曰:灵修、公子、君、山中人,皆指所祀鬼言。”

    清人朱冀认为:“夫鬼属常祀之末,即今郡属厉坛,春秋设祭,祀土谷正神之余,遍及无主群厉,可见此风相沿至今。”

    戴震云:“《山鬼》六章,通篇皆为山鬼与己相亲之辞,亦可以山鬼自喻,盖自吊其与山鬼为伍,又自悲其同于山鬼也。”

    其他如胡文英《屈骚指掌》、王闿运《楚辞释》,均谓《山鬼》所祀就是山鬼。

    我赞成山鬼是山神的观点,但是对于山神的性别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文学史把山神看作是女性形象,认为《山鬼》篇是一支祀神曲,是一首讴歌爱情美的赞歌.更是一篇幽怨曲折、感人肺腑的言志、抒情之作。

    山鬼是对情人一往情深、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女神,实际上就是作者本人;女神苦恋着的“公子”即是诗人所寄子希望的对象——楚王。

    诗作就是通过女神对爱情的执着、坚贞来显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挚爱;女神所处环境的艰险恶劣以及情人失信、食言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恰恰反映出诗人当时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以及自己的悲惨命运。

    传情达意上细腻委婉、深沉感人。这种解读就会赋予《九章》过于沉重的现实意义,作为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祭祀曲来说,它只是代表了中国民间对于神的幻想与崇敬,祭祀只是为了达到娱神的目的,通过祈神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屈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九歌》进行了修改,很难说《山鬼》寄托了屈原的君臣际合的精神追求。

    清人顾成天在《九歌解》中说:昔日,楚襄王云游,梦见一名曰瑶姬的妇人,《山鬼》通篇皆指此事。

    这种观点得到了郭沫若的支持,进一步解释《山鬼》中的“采三秀兮於山间”中的“於山”指的就是巫山,因为“於”古音巫,与巫山的巫通假,所以山鬼就是巫山女神。

    除此之外,他还引证《山海经》里的记载,证明巫山神女就是“帝之季女”瑶姬,死后“化为薄草”。”

    “天一,你不要再这科普这些知识,能不能聊正事啊,正事要紧啊。”

    “哦,好的,传说山鬼的长相丑陋而凶恶。

    兽面犬牙,双目总是露着寒光,一身的毛发长长地披在身上,也看不出它到底是什么轮廓;它总是昼伏夜出,见不得光;更别说本性嗜血成性,难以驯服了。

    尤其每逢腹饥捕猎时,总是闹个天翻地覆,满山的动物无不四处逃窜,惊慌失措。

    可是饱餐熟睡之际,纵有一两个反应愚钝的小兽不小心挠了它的鼻子,它也只是翻个身接着睡,根本不予理睬。

    宋代时期,楚辞学家洪兴祖在《楚辞补注?山鬼》题解中说:“《庄子》曰:‘山有夔’。

    《淮南》曰:‘山出魈阳’,楚人所祭,岂此类乎?”夔之为物,习见于典籍,传为一足怪物。

    魈阳,《淮南子?汜论训》高诱注云:“山精也。人形,长大,面黑色,身有毛,足反踵,见人则笑。”

    人们说山鬼是独足精怪。明代时期,很多文史学者认为山鬼就是山神。”

    “天一,你说了这么多基本上没有什么有用的。”

    “额,不好意思,我也就知道这些了。”

    “唉,那就没有什么办法了,现在你我对山鬼都不是很了解,那就只能尽力而为了。”

    “是啊,尽人事,听天命,就行了。”

    这时候宁一刀看到了我两手空空,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天一,你来没有带武器吗?”

    “没有,公交车上人多,不太方便带武器。”

    “那你好歹也带把桃木剑啊!我这就只有刀,你也用不了啊。”

    “谁说我用不了刀,我可以啊。”

    “你可以吗?”

    “当然可以。”

    “那你跟我来吧。”

    “去干嘛?”

    “去给你拿把刀。”

    “哦,原来是这样,好的。”

    “跟我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