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陈福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比较喜闻乐见了,陈福又手痒没忍住,多打了一张图,留给自己抽彩票,伴随着系统提示,陈福放出一股妖风,又是一如既往的放妖图,然后电脑主机也冒出一股黑烟,等陈福发现不对的时候,一睁眼,陈福已经搭上新时代的穿越快车穿越了。

    说起来陈福穿越后的经历也是颇为不易,李世民初得天下,虽是停止了战乱,但天下各地还时不时的冒出一些贼心不死的宵小之辈,最后苦的还是普通人,所以百姓的日子并没有过的很好。

    襁褓中的陈福还没来得及接受穿越的喜悦就被扔在了一户人家门口,双眼无神的望着天空,啥也做不了只能静静等着好心人把他这个累赘捡回家。等到天蒙蒙亮,这户人家出来一位中年妇人,妇人脸颊清瘦,打扮虽然干净得体,却也盖不住身上难掩的穷苦气息,看到门口的陈福时,一时也犯了难,毕竟这年头,大家都不好过,自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谁家还有余粮养这么个孩子。

    开门的妇人抱着陈福进了里屋,热了热饭,给陈福喂了几口稀粥,看着这孩子不哭也不闹,心里叹息,看来也是个可怜人家的孩子,这天杀的世道。看着陈福吃饱了,妇人紧了紧包着陈福的薄布,一咬牙又从把东屋拿出来一张大饼塞在了陈福怀里,抱起陈福悄悄的出了村子。兜兜转转,妇人抱着陈福去了隔壁王家村一户上了年纪的老两口家,看了看周围没人,慢慢把陈福放在了地上。

    “孩子,不要怪我狠心,大娘也不好过,希望这家人家别像大娘一样心狠,能收留你吧。”

    陈福静静的看着这位中年妇人,中年妇人感受到陈福的视线,别过头去,突然觉得眼眶酸涩,不敢与陈福对视,抹了抹眼角,妇人便起身离开了。

    一直到日上三竿,这对老夫妻家的门才缓缓打开,老太太看到门口的陈福,愣了一下,紧接着把地上的陈福抱起,又把自己披的薄毯子脱下,包在陈福身上,随后喊屋里的老头子出来,两个人合计了一会,抱着陈福进了屋子。

    街角处,中年妇人一直看到老两口抱着陈福进了屋子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起身扶了扶身上的尘土,静悄悄的往回家的地方走去。

    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刚才妇人的举动陈福都看在眼里。无论是妇人塞给陈福的饼,还是妇人放下他以后一直在角落处看着陈福,陈福都看的一清二楚,好几次陈福都看到妇人在转角处来回踱步,脸上的表情时而忧愁时而纠结,最后好像下定决心一般从街角处走出,正好赶上老两口开门,妇人连忙又躲了回去。

    这位淳朴的妇人心理很单纯,她还是不忍心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饿死在街头,鼓足了勇气想要接纳这个孩子,又看到他被老两口抱回了家,一时间有些患得患失起来,希望孩子能够被好好对待吧。

    陈福的心理也很简单,你给了我一口吃的,等于是救了我一命,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对你好,老两口愿意养我,那你们就是我的父母,我要给你们尽孝,人与人的关系有些时候真的就这么简单,与人为善自然就能收获善意,知恩图报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

    老两口把陈福抱回家后,从包裹陈福的薄布夹层里找出来一块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刻着“陈福”二字,老两口子不识字,找了村里学问最大,也是村里唯一一家医馆的主人裴大夫,才知道这两个字念陈福,裴大夫捏着胡子直摇头,说是这名字不好,太土,一点都没意境,非要给陈福改名,要叫陈皮,把老两口吓得,那还得了,一听这名字就准活不过十五,因为陈皮这味药年限以十五年最佳,年限再高的陈皮一是不好储存,二是药性也会流失,最顶级的陈皮以十五年为界。

    要不说是开医馆的,取得名字都这么有药性,老两口死活不愿意,说是这是陈福他那狠心的父母唯一留给陈福的东西了,不能再丢了,在裴大夫摇头中抱着陈福赶紧跑了。

    渐渐的,小陈福长大到了五岁,两世为人,在外人的眼里,从小他就聪明早熟,也颇会说话,小嘴甜的很,邻居街坊也都乐意哄着他玩,慢慢的,陈福小神童的名字传开了,十里八乡的都知道王家村街头的老王家两口子捡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王老头子跟王老太太知道这孩子心性早熟,抽天夜里跟陈福说起了他的事,告诉了他是捡来的,小陈福听完,跪下给老两口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跪着说你们就是我的爹娘,老两口一把拉起陈福,抱着他三人哭成一团,此后再也没提过他捡来之事,把陈福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疼,一家人,老两口多出来的,是老来得子的喜悦。

    早些年间兵荒马乱,原本,老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十出头,二儿子十八,小儿子十三四岁,没等家里的香火延续,就都被拉着去打仗了,此后十年,杳无音讯,同村当兵的回来告诉老王,他家的那三个儿子估计是凶多吉少,怕是死在哪都找不到了。老王两口子哭的死去活来,奈何这世道,人命贱如草,也没人管得了这些小事,哭完了人还是得继续活着,别人也不会因为你家儿子死的多就会白送你饭吃,乱世年间,何其悲哀。

    原本来说,各路枭雄招兵也不会来他们这种穷乡僻壤的小地方,来一趟招的人还不够路上人吃马嚼的。后来因为战事紧急,才被抓了壮丁,也不管年龄够不够规定了,只要是男丁,下至八九岁上至四五十岁,只要能跑,能挥的动刀,都得跟着走,整个王家村十室九空,王家兄弟三人,也被前来抓人的参军逼着上了战场。要不是因为老王早年砍柴摔了腿,行动不便,参军嫌他浪费粮食,这会估计已经葬身在哪个乱葬岗中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