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仙师 > 第三十三章 眼见为实

第三十三章 眼见为实

    朱翊钧一杯接一杯喝着酒,桌上的精美菜肴一筷子未动,一盅酒已然见底。

    现在母后已经对他放任不管,想来也是知道他的尴尬处境,至于张居正,现在倒是比往常恭谨了许多,不管大事小事,已经不直接决定,反而弄的他不胜其烦。

    朱翊钧不知道张居正是不是故意恶心他,但是他总算明白了一件事,如果没有张居正,那么他将直面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文官集团,没有张居正为他挡住外朝的那些风刀霜剑,光是册立皇长子之母王氏一件事,就已然让他焦头烂额。

    毕竟从小到大,朱翊钧学的都是帝王心术,他很明白自己面临的是一场君臣博弈,博弈的点看上去是立妃,可实际上是外朝的大臣想要迫使他这个皇帝妥协,从而达到压制君权的目的。

    朱翊钧原本一直将冯保当成心腹,可几年前他十五六岁时起,已然能够清晰感受到来自铁三角的压迫,母后和张居正也就算了,可冯保说起来是大伴,说到底终究还是皇家的一条狗。

    狗对主人龇牙咧嘴,就该下锅炖了,可悲哀的是,朱翊钧哪怕身为皇帝,有母后的压制,他也杀不了身边的一条狗。

    所以朱翊钧换了一条狗,这条狗叫孟冲。

    孟冲原本和上任首辅高拱关系很好,高拱倒台后也被张居正联合冯保赶去了尚膳监,所以冯保和孟冲有仇。

    朱翊钧一时半会不方便对冯保下手,所以只能再培养一名心腹出来,现在孟冲俨然已然回到司礼监成了秉笔太监。

    冯保很清楚皇帝的意思,但同样他也不好对孟冲下手,否则就是逼皇帝杀他!

    现如今朱翊钧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来源于孟冲,这让他基本肯定外朝给自己造成巨大压力的来源,并非是张居正故意为之,甚至他以前之所以没有压力,完全是被张居正给挡了出去,可现在张居正似乎在明哲保身。

    朱翊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张居正是在明哲保身,总之他觉得张居正变了,以前那个永远把他当成小孩子的张先生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位真正的帝国重臣,不再刻意压制皇权的重臣,而非权臣。

    权臣能让皇帝窒息,但重臣只会让帝王感受到无边压力。

    朱翊钧将最后一杯酒喝完,止住要去取酒的护卫,陷入了沉思。

    他来到天津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受不了皇宫中的压抑气氛和来自大臣们没完没了,永无止境的废话。

    他之所以来,是因为不信,他根本不相信孟冲描绘给他的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孟冲很少出宫,就算出宫也不可能来天津,那么关于天津的一切都来自于底下人的汇报,在朱翊钧看来话传话,那么以讹传讹的可能性非常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来到这里就是要看看什么东西能将万千斤的重物吊到半空,什么铁马能在街道上奔驰如飞,什么样的建筑能高达几十丈……

    越是不相信,最后受到的震撼就越大,看着宛如神迹一样的天津城,朱翊钧直接大脑直接宕机,最后彻底麻木。

    看到各处工地忙忙碌碌的人群,看到这些人干劲十足,脸上还挂着发自肺腑的笑,朱翊钧知道这些人是因为能拿到足额的工钱,他们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力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朱翊钧震撼不是因为劳有所得,而是觉得张帆想凭借一己之力撬动数千年来的统治根基。

    这个根基就是徭役!

    身为君王,朱翊钧自然知道徭役制度存在太多的肮脏事,国家不花费代价或者仅仅付出一丢丢的代价,去获取大量免费的劳动力,甚至于徭役就是地方官府迫害百姓的手段之一。

    但是没有办法,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雇佣劳力,就算能拿出来,最后十有八九也会被层层划拨,真正能到劳力手上的估计百不存一。

    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想过废除徭役,这根本不现实,可在如今的天津,数十万劳工在热火朝天的干活,徭役直接被废除了,简直不可思议。

    面对张帆这种根本不可能抗衡的存在,当初张帆提出要天津城之后,皇家不可能拒绝,朝廷更是直接将所有天津官员调离,唯独留下了一支天津卫。

    也就是说,如今的天津不但处于无政府状态,更可以称之为国中之国,而张帆就是天津城真正的王。

    朱翊钧不担心区区一座天津城归属,但是现在天津城的发展却让他莫名的感到担忧。

    见识过天津城的发展后,朱翊钧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偷听,饭馆、茶馆甚至艺馆这些地方人员混杂,消息五花八门,于是朱翊钧时不时就会出现在这些地方,安安静静待在一边,聆听三教九流的人说话。

    三天前,朱翊钧在一家饭馆继续充当聆听者的时候,那饭馆里面来了两名汉子,还是两名技工。

    当然,那时候朱翊钧并不明白什么是技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天津城那些倭寇将工人分为好些个等级。

    最普通的是劳工,也就是干最苦最累活的苦哈哈,这类劳工在如今的天津城有六七十万,他们出卖自己的力气,用自己的血汗赚取收入,每个月一两银子的什么劳务费,要是肯干不断加班的话,一个月赚一两五很平常。

    别把一两五银子不当钱,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有时候一年也未必能存到一两,遇到天灾没准还要举债,最后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比劳工高一级的就是技术工人,简称技工,相对于普通劳工,技工识字,当然也仅仅是识字,和能写会算还差了海远,这些技工对某一行业的拥有专长,能熟练的组织安排普工进行劳作,技工每月三两银子。

    再往上则是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等。

    朱翊钧之所以在意,是因为这两名技工不但自己全家搬来了天津,还打算回乡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来天津打拼未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