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成了皇帝的替补白月光 > 第43章 镇国公的奏折

第43章 镇国公的奏折

    蒋正目瞪口呆!这洛小姐哪里是个娇滴滴的闺阁小姐,这分明是个女荆轲!

    “属下立即进一步调查,看看洛小姐有没有参与到刺杀活动中!”蒋正赶紧表明态度。

    裴其衡允诺,让蒋正退下。

    他不愿相信她是真心实意为他以命挡箭,只愿意从最坏的角度来揣测她。

    他自认为,他们的感情是有,但绝对没有到可以以命相酬的地步。甚至他们刚刚吵过架,都还没有和好。她怎么肯,怎么可能会替他挡箭?

    他经历过太多的黑暗,太多的刺杀,人性泯灭道德沦丧在他这里司空见惯。所以他惯于从最坏角度去揣摩他人。正因为如此,他才侥幸活了下来,还撞大运登上了至尊皇位。

    他不敢掉以轻心,以免轻信于人,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葬送掉。

    所以他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

    洛小姐当然罪不至死,但若有蛛丝马迹可以提示她有可能对自己有什么坏心思,他也完全可以掐断心中这微弱的情爱之火。

    毕竟女人多的是,没有洛小姐还有一大把的贵女等着他关注宠幸,太后那还有个甄觅一直眼泪汪汪地看着他呢。

    蒋正果然不负所望,很快就传来了新消息。

    洛心棠的侍女沉碧交代,是他们小姐指使镇国公派人行刺的。因涉及到一方重臣,蒋正得到口信立即面圣。

    “果然如此!查!接着查!”

    “那微臣去围了镇国公府,详细盘查?”

    “准奏!”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上次皇帝抄了太后娘家,抓了御史,本就让刚平息不到一年的京城人心惶惶。

    这没过几天,长公主府、荣老亲王府、永昌侯府、镇国公府一一被圈禁盘查,这是要兴起新一轮株连?

    镇国公毕竟是一方大员,地位超品,刚进京不久就遭圈禁,镇守各地的封疆大吏也都开始揣摩起皇帝的心思。

    内阁大臣更是统一战线,三天两头劝谏陛下,慎重圈禁重臣。

    皇帝只是淡淡回复:“朕让锦衣卫围了镇国公府,只是想查明刺驾之案,并无怀疑镇国公忠心之处。”

    “即使是查案,也应该有理有据,依照线索才能凭圣旨去上门查案,怎可无凭无据就诬告呢?”

    “各位大人,锦衣卫并非诬告镇国公,有永昌侯府洛六小姐的贴身丫鬟指认,镇国公与洛六小姐合谋参与刺驾事件。”锦衣卫指挥使蒋正认为自己有理有据,当庭辩驳。

    镇国公则上了一道请罪折子呈交兵部,由兵部转交内阁,又由内阁呈给皇帝批阅。奏折转了一圈,内容在兵部、内阁也就传扬开来。

    因为镇国公本人被圈禁在家,不能上朝,不然若他当朝启奏,估计会传得更沸沸扬扬。

    不过即便如此,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镇国公的奏折内容还是在中高阶官员中传扬开来。

    据传言,奏折写了万寿节当日,镇国公拜访永昌侯府,头一次见洛六小姐。

    其次是在中秋节当日,镇国公在闹市见到衣衫散乱、身上带血、惊慌失措的洛六小姐,因怜悯之心,便将洛六小姐送回了家。但是洛六小姐一路敌视,以金钗自卫,甚至随时准备自裁,很显然洛六小姐遭遇到什么不幸。洛六小姐的金钗遗落在马车上,被镇国公收起。

    第三次见洛六小姐,则是在昌平行宫端太妃寝殿之外。镇国公那日早些时候在行宫菊花圃捡到一支带血的金钗,见到洛六小姐脖颈渗血,围着绷带,便心生恻隐之心,经端太妃许诺、锦绣公主陪伴,邀洛六小姐进入镇国公府别院居住数日。

    奏折更是将居住几日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吃了什么东西都一一写明,人物、地点、证人皆有。细致可考。

    至于洛六小姐被夏秋太监接走之后的事情,镇国公奏折表示不知道,后来才得知皇帝遇刺。

    奏折内容让众大臣莫名其妙。

    锦衣卫指挥使蒋正便是其中一个,他不得不当面与镇国公沟通:“这些事,证明不了国公爷的清白,并无作用。”

    “为何说无作用?”镇国公面色平静,胸有成竹,让蒋正一时有些把握不到要点。

    “蒋大人莫非不知道,中秋节夜宴上,太后还亲自过问皇上嘴的伤?”镇国公提示了一下。他没有在奏折里明着写洛六小姐嘴唇带血,就是给皇帝留一分颜面。

    否则皇帝当街强逼臣女,未遂后又在昌平行宫意图不轨险些逼臣女自裁的消息传递开,新登基不足一年、根基不稳的皇帝必将被打上昏君的烙印,帝位能否坐稳都有得说。

    蒋正并非蠢人,被镇国公提点到位,略一思忖便大汗淋漓,立即回身奏告陛下。

    裴其衡被镇国公将了一军也很郁闷。别人看不出来,内阁那几个老精怪看不出来这奏折里的蹊跷?

    他们可都是参加过中秋节夜宴,知道当天太后过问了陛下嘴上有伤的事。

    再说了太妃居住的昌平行宫,一般外男怎么可能进得去,洛六小姐在护卫森严的昌平行宫受伤,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谁干的。

    一时间,各位股肱重臣都在猜测是否皇帝色令智昏,求爱不成便借刺驾诬陷镇国公与永昌侯府。毕竟所谓刺驾,皇帝一点事没有。

    针对皇帝的一大堆劝谏奏折便呈了上来,一些是要求释放镇国公,解封永昌侯府,另一些则是请求皇帝纳选臣女入宫,充掖后庭。一个单身汉皇帝居然能作出这样混账的事,还被闹了出来,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裴其衡倒对奏折和劝谏可以先不搭理。

    他看重的是事实真相。

    结果,经过蒋正的持续审查,只有沉碧指认洛六小姐刺驾,其他人全部不知。反而查出永昌侯府马车夫被长公主府四小姐魏思梦的奶妈之子有勾结。

    经过反复核查证词,最终查实了刺杀的幕后指使人是长公主府的四小姐魏思梦,因在流晶河上看到皇帝与洛心棠同船夜游,便心生妒忌,收买了洛心棠的侍女沉碧以及永昌侯府马车夫,准备在洛六小姐返京路上截杀,以免洛六小姐有可能登上后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