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众生之先 > 第一卷 麒麟儿 第7章

第一卷 麒麟儿 第7章

    十几步,阿莲瞬间就到,手一挥,“荧惑”拖带着五彩扫向三人。

    在元古天下,修士之间其实更多的是论道、辩理之争,需要“既然如此,那就做过一场”的生死搏斗可说是少之又少。大家又不是莽汉武夫,抡刀动枪,嘿哈我靠的,成何体统?修修身养养性之余,真的觉得无聊了,报个团去捉捉小妖,抓抓小鬼,难道不巴适?若真是遇到必须做过一场的状况,事先报报师门,亮亮血条,有意无意地晒晒法器,对方心里难道还没有个逼数?所以没有几个修士真的见过血,拼过命的更是屈指可数,像五贤这样的已经算是能打得了。

    奸道人现在可说是心底冰凉到绝望。自己等人穷极才智,每每在不利局面之下舍命应对,但仍然应付不了阿莲千奇百怪的手段,而且这些手段可说是自己等人想都想不到的。现下“照松”、“酒虺”都被阿莲甩在身后,自己三人赤手空拳,想拼命都没家伙,再说谁见过三个木桩子找刀子拼命的?而“荧惑”眨眼之间已然临身,自己等连思维反应都来不及,更是半点能用的办法都没有。

    办法有,但能用的办法没有,这才更叫人憋屈。比如馋道人和滑道人就有一招隔绝空间的神通“山水依”,以五行属性相生相克,酒水为引,抔土成丘,取“日月是同,溪山各异”的意境,让对手坠入空间幻境,就算对手化身脱了缰的野马,也得累死在穷山恶水之间。可施展法术需要时间啊,偏偏时间在阿莲一方。

    这让人如何不绝望?而绝望就意味着死亡。

    馋道人只能将酒葫芦当成武器,注入魂力向前砸去,口中惨笑道:“兄弟们,我先走一步!”

    话都未说完,葫芦一分为二,馋道人闷哼一声,摔了出去。他甚至连阻拦阿莲刹那都没做到。

    荧惑继续向着奸道人挥去,一往无前的气势彻底碾碎了奸道人最后抵挡的信心。

    生死间有大恐怖。

    大概人之将死的缘故,记忆如潮水涌现在脑海。

    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一个整天围着老道士东问西问的孩童,老道对他说:孩子,你有修道天分。

    孩童说老爷爷你教我。老道说我是个散修,你跟我学今后会被人家瞧不起。

    孩童说我好好修行,今后长了本事,开宗立派,让所有人知道我是您的弟子。

    老道摸着孩子的头笑了,给了孩子一把剑。剑上有四个小字:月驻松梢。

    七年后老道死了,孩童已是少年,跪在师傅的墓前,不停地喃喃:师傅你为什么不多活几年,等着我为您正名呢?

    多年后,他遇到了几个人,他提议称为“竹林五贤”,因为师傅的墓地周围,他每年都会种些青竹。

    再后来……他不再每天想着师傅,也不再每年给师傅烧纸了。

    再再后来,他开始觉得这样风轻云淡地修道才好,开宗立派不一定好……

    终于,他得意于“不矜细行,难行大道”的提法,成了既哲且明的大修士,却忘了小时候的“大话”。曾经的诺言于是真的成了曾经。

    此时,索命的彩虹再次降临,他知道自己不会再有上次险之又险的好运气了。在这一刻,他没想自己的声誉鹊起,想到的却是对师傅未兑现的承诺。

    所以,自己不能死,不能像师傅一样葬身荒郊野外,从此之后再也无人问津。他还有很多大事要做,他还要……

    鬼使神差之下,他一把将边上的滑道人拉过来向阿莲推去。

    这一刻,他的心性做出了选择。

    滑道人睁着不敢置信的眼睛,撞上了“荧惑”。锋利的短匕划过了他的脖颈,鲜血如涌泉喷出。

    “老大……”

    滑道人缓缓倒下。

    奸道人也被自己的作为吓坏了,他只是不想死,他没想害人。他望着滑道人,再望着不受控制不停颤抖的双手,对着倒下的滑道人,带着哭腔道:“老四……我……”

    “五……”

    终于冲出了包围。阿莲仿佛一条跳到岸上的鱼,大口呼吸着,浑身汗出如浆,而血液却如冰水一样没有丝毫的温度。神魂海中跳跃的电光,正一根根熄灭,像极了燃尽的蜡烛,不甘又无奈,而熄灭前爆出的小小火花凝固成眼前一团一团的金星。

    时间在眷顾了她之后,开始索要代价。

    她掏出一张符箓,却没有一丝力量掷出。

    “魔女,还我兄弟命来!”奸道人体似筛糠,高声尖叫。控制着飞到身边的“照松”,向阿莲飞来。由于处在歇斯底里的状态下,“照松”歪扭的像只没头苍蝇。

    头脑中开始传来阵阵撕裂的剧痛,阿莲原本有些涣散的意识骤然一紧,重新集中起来。她再次咬破舌尖,颤抖着将符箓甩出。

    符箓在半空中化成一座隐隐发光的门户,落在她前方面不远处。

    “六······”

    阿莲踉跄着几乎是合身扑向那道光门。

    最后一张符,符宝,缩地符。

    空间穿梭,一步百丈,风追不及。

    术士们善于用符,但对于符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非要进行区分的话,符是最简单低级的形式,也称为符纸。符箓比符纸功能更多,作用更强,达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则和法则的地步。而能称之为符宝的,就具有了很强的传说中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规则和法则。

    “御风符”、“御风咒”、“缩地成寸”这些符箓、咒语主要是让人借助外力,达到身轻如燕的效果,是修士居家常用手段,旅游赶路的好帮手。但真正的“缩地符”与它们不同,它已经不是符箓了,而是更高级的符宝,是堪比法宝的宝贝。因为它涉及到了神秘的空间规则,它将距离或空间“折叠”起来,通过特殊的“空间之门”,“穿越”空间,瞬间就能到达遥远之地。

    一瘸一拐的懒道人此时追了上来,他眼睁睁地看着阿莲扑向了幻化出的光门,他立刻看出,这张符宝已经涉及到高深的空间规则,看起来只是一个光门,其实这是空间交错流动带给人的视觉假象,它代表着两个空间相叠,通过光门的人可以去往另一个未知之地,因为分属不同的空间,所以“光门”根本就不受攻击,破坏不了。换句话讲,自己等人再也拦不住阿莲了。

    嗯?怎么会?

    懒道人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呆望着前方,就见即将跨进“门”的阿莲一下摔倒在地。

    阿莲感觉自己撞到了一层“膜”上,这层膜在她前扑的瞬间,毫无征兆地隔在了她和光门的中间。她迈不过去这层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远的“门”慢慢变淡,缩小,最终消失。

    咫尺变天涯。

    绝望一定是在希望最大的时候才会出现。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不远处的大石头上传来:

    “小莲子,回头吧。”

    皂白道袍,一根小桃木枝将满头白发胡乱盘成了个翻天印的发髻,一个老道士倚靠在路旁巨石之上,一脸的不忍,一脸的慈悲。

    看到老道,阿莲彻底绝望。她没想到,对方还有最后一张大底牌,底牌之大就是道君自己——明溪上人。

    明溪上人,道门最大门派太清院的方丈,道门的道君,一身道法,深不可测。

    看着凄惨的阿莲,老道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小莲子,你把老道戏弄惨了。幸亏老道明白过来了,腿脚不算慢,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唉!原本我是不忍这么逼迫你的,可老道怕你伤人害己啊,上古共工的惨剧不能再出现了,世上会乱的,大乱的。为了这个天下,天下的这些百姓,老道只好硬着心肠,不能放你走啊。”

    空中如有阶梯,老道如老人,小心翼翼、一步一步走到阿莲面前。

    “小莲子,听师伯的话,把魔种交出来,然后回长春谷去吧。”

    阿莲艰难地爬起来,回道:“明溪师伯,我没想到连你也要……”

    老道摇摇头,道:“老道没见过魔种,都说魔种变化无方,老道也没有那么高的法力,能看清魔种到底是什么,只知道魔种寄居人类神魂,让人性情大变,行残忍事,荼毒世人。上古共工就是明证,魔种就在人间。”

    阿莲喘了口气,再道:“魔种就是人心,明溪师伯会相信吗?”

    老道看了看慢慢走过来的懒道人,呆立当场的奸道人,生死不知的滑道人、色道人、馋道人,又看到远远跑来的辰子安和孙希敏,长叹道:“这个道理老道还是明白的。人心有善恶,天地有私心,无可非议。说人之初性善的,性恶的,两种都是错的,都是对人的否定。说性本善的,一个人一辈子都不能做错事,那是神不是人,说性恶的是给做错事找借口,那是魔,也不是人。但人就是人,魔就是魔,魔种会污染人心,所以必须得清除掉,不然人间就是地狱。”

    阿莲沉默半晌,忽然问道:“师伯为什么要修道?”

    因何修道?

    道途坦荡。从古至今,修道之人如过江之鲫,既有名贯日月的大宗师,也有山野小观中默默洒扫的小道徒。

    道途艰难。艰难到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是问了一次道心,艰难到每一次打坐可能都是一次生死轮回。

    道途崎岖。道心淡泊吗?可又要与天地争,与自己争,皆为大争。修道、论道、证道,道是什么?道在何方?道道如刀。

    因何修道?

    明溪上人见辰子安手忙脚乱地为阿莲擦拭脸上的血迹,问道:“小娃娃,你是为何修道啊?”

    辰子安头也不回答道:“不知道。”

    明溪上人一愣,随即笑道:“不知道?不知道,所以修道?妙哉!”

    辰子安心道:我说不知道你还夸我?果然学问在市井间,我信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心里坏得很!嗯?他是坏人?阿莲姐让我学着做个坏人,那就……跟他学?

    明溪上人又问懒道人:“道友又是因何学道?”问完,一挥手洒出一道清光。清光依附在懒道人脸上被“荧惑”划出的那道深深的伤口。伤口止住流血,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疤。

    懒道人稽首道谢,赧然道:“回道尊,贫道是为了……混口饭吃……”

    本以为明溪上人会对他大大的瞧不起或是表达愤怒,没想到明溪上人却点了点头,道:“嗯,那就和大多数人一样……”

    这话说得懒道人完全愣住了,怎么?有那么多修道的人是为了混饭吃?吾道不孤?但细想想,他却猛然发现果然是这么回事。他似乎听到脑中有层坚固的外壳“咔嚓”一声裂开了。

    老道接着又问孙希敏。

    孙希敏想了想,道:“求长生。”

    老道点点头,说是肺腑之言。

    他看了看呆立的奸道人,又看了看地上的滑道人、色道人、馋道人,没说什么。到转头望向阿莲时,神情郑重了许多。

    “老道我从小就是个混球,最不耐烦师长对我的说教,为此没少挨罚。后来立志修道,说来可笑,目的就是为了超脱。破除这个世界对我的限制,老道就想不受天地管束,跳出种种规则,修得个大自在,大自由。”

    “修成大自在、大自由,无拘无束?没有人能限制你,能管束你,只要让人和你的差距足够大,大到了人和仙,人和神的程度,那么你就成了规矩,就是规则,操控人世,操控天地,想干嘛干嘛,这恐怕才是师伯内心真正的想法吧?!”

    “小莲子牙尖嘴利得很啊。”

    “师伯,你是为了权力,这样是修不成道的。别说没有魔种,真有的话也不能增你一分成功的可能。”

    明溪上人笑着摇摇头:“小莲子,你把老道想的太坏了,魔种一事,老道是问心无愧。你激怒不了老道,这点心思没用的,老道知道魔种就在你身上。”

    阿莲不再争辩,她向明溪上人伸出手掌,说道:“师伯,能不能麻烦你施展神通,我想······洗洗脸。”

    明溪上人面有不忍,轻叹一声,伸手向空中抓了几把,“凝!”

    一汪小小的清流在阿莲的掌心盘旋荡漾,阿莲仔细地洗去脸上的血污,整理好衣衫,在一块山石下双手抱膝坐了下来。

    辰子安想上前安慰阿莲,却被明溪上人随手一个定身咒定在了原地。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露面了,从云中偶尔探出头望向人间,像极了一个害羞而胆怯的娃娃。

    阿莲就这么静静地坐着,望向天上。

    她的嘴角慢慢翘起,这一瞬间,原本那个倾国之貌的阿莲又回来了,甚至更加惊艳。

    真好,自己快死了。

    死了就可以见到清郎了。

    死了就能保全住孩子了。

    真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取得那件东西交给孩子,大概这就是他的命吧。

    她对着从云朵中露出脸来的月亮喃喃说道:“夫君,我的事情办完了,我想你了,我现在就去找你好不好?”

    无色的火苗忽然从她身上冒起,火苗不大,火焰轻轻舒展,更像是一朵朵晶莹剔透的莲花,轻轻簇拥着她。

    辰子安见到阿莲身上冒起的火苗,心中大急,拼命想挣脱明溪上人施加的定身咒,但道尊是何等法力,即使随手丢下的定身咒也不是他一个小道士能够解开的。他憋得面红耳赤,猛然想起头一次见到清师兄时,清师兄将前任师兄定住然后又解除的场景。清师兄当时念的是什么来的?是……情急之下,脑海飞快转动,随即灵光一闪,立刻在心里默念咒语,就觉得身体一轻,束缚自己的力量一下消失不见。

    他腾地弹起,扑到阿莲身边,一把拉扯住阿莲,迅速后撤,希望将阿莲救出来。几步之后,他低头一看,原来自己只是把小襁褓给拽了过来,而阿莲仍在原地。此时再想过去,阿莲身上火苗组成的莲花已经处处盛开,再也无法近身。

    辰子安知道阿莲存下死志,不可更改了,只能抱紧襁褓。

    静寂中,四周仿佛飘荡起若有若无的歌声,天音袅袅轻柔。

    火焰仿佛不是烧灼阿莲,而是簇拥着她,护佑着她。阿莲微笑着看见另一个自己款款向自己走来,自己的神魂也轻轻地从身体里飘出,向她走去。自我和真我这次终于合而为一。阿莲深深回望一眼,然后顺着歌声飘向空中。

    辰子安的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淌满了泪水,他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失去了色彩,不,应该是很多很多东西都失去了,不再那么生动。

    阿莲姐走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直到袅袅的歌声停止,袅袅的火焰停止,辰子安都还没有从失魂落魄中回复过来。

    阿莲师姐就这么走了,永远不再回来了。

    他紧紧地抱了抱怀中的婴儿。

    然后······

    “啊······啊?!”

    双臂间一阵疼痛,他低头一看,一只刺猬正张着两只圆溜溜的眼睛瞪着他,棘刺张开,正准备蜷成一团。

    婴儿呢?阿莲姐的孩子呢?我的小师侄呢?怎么······

    明溪上人一招手,刺猬从辰子安的怀中脱离,飞到了他的手中。

    端详半天,老道忽然放声大笑:“好手段!好精巧的活傀儡!小莲子,你又把老道耍了。也罢,老道就多花些功夫,天涯海角去找找这颗魔种!”

    随手抛掉刺猬,老道身形倏忽不见。

    辰子安解下道袍,将阿莲火化后的一切小心地捧入道袍,仔细系好,悲戚离去。

    懒道人望向了奸道人,喉咙动了又动,良久后叹了一声,和馋道人一人一个,搀上生死不知的色道人,抱着死去的滑道人,异常艰难地也离开了。

    月升月降,奸道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

    众人散去许久,另一只刺猬爬到被抛在地上的刺猬身边,闻了闻,咦?这不是自己的邻居吗?它没死?难道也是像我一样,被两条腿的怪物当球踢了?

    据传说,明溪上人去了翠凝峰,向术尊苏幕雨讲述了整个经过。

    苏幕雨久久没说一句话,将一件随身多年的玉佩生生捏碎,然后冷声宣布自己要闭关,任何人不见。

    还是没人知道到底什么是魔种,只知道阿莲的孩子不知踪迹。

    从此,修士界将术道,改称为道术。

    道在术前。

    【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