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风云之刘义传 > 第二话 做一把武器防身

第二话 做一把武器防身

    转眼,刘义已经跟着黄三两个月了,自从黄三收走那个装钱的盒子之后,刘义就再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刘义一直紧随黄三左右,黄三对刘义的殷勤和周到照顾感激不已,对刘义非常信任,刘义现在俨然就是他的副手。

    黄三手下总共有九个人,他们完成一天的捡拾后,黄三都会让刘义负责整理,捆扎和交付,并叮嘱刘义一定要挑选出其中的上佳之物,以便奉献给百夫长。

    这些被搜寻回来的物品琳琅满目,有些是破铜烂铁,有些是破衣破裤,还有些是动物的皮毛和竹竿农具,不管是什么,只要有用处,都会被交回来。刘义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捆扎,在交给每隔五天过来收一次东西的运输队,交换一点米糠作为大家的口粮。

    为了让大家不挨饿,刘义研究出了一系列的步骤来加工这种粗糙的食物。

    首先,他将稀疏的米糠收集起来晒干,以期减少其中的腐败味道,再把不干净的东西挑出来。同时让队伍里当过流民的九儿找到能吃的树皮晒干。

    全部晒干后再将三分米糠和七分树皮一起放进石磨里,队伍里的成员们轮流用力地推动磨盘,将米糠和树皮同时磨碎。

    做饭的时候,刘义将这些粉末放入一个大锅里加入水,搅拌均匀,将混合物煮沸,这时就会发出一股淡淡的烤谷子的气味。

    慢慢地,混合物开始变得粘稠,形成一种类似粥的食物,刘义将他们其分配到每个人的饭碗中,大家一起享用这来之不易的食物,经过这次深加工的过程,吃的总是比以前多上一些,饥饿感也暂时在队伍中消失,他们这队人的脸色也渐渐好转,大家都对刘义心存感激。

    刘义叮嘱大家,这些制作食物的方法千万不要说给其他队伍听,否则怕是连树皮都找不到了。

    刘义在收集物资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好处,他将收回来的部分衣物,拼凑着穿在身上,总算是不至于衣不遮体。

    他上身穿着一件破旧的黑色棉衣,衣袖和下摆磨损严重,漏出里面的羊毛填充物,刘义用草绳对棉衣进行了一些修补,使其能够保持一定的保暖效果。下身穿一条单薄的麻木裤子,虽然布料已经褪色,但好在完整,他用细草绳做了裤带和腰带,使得裤子不会松垮下来。他还找到了一双破烂的草鞋,鞋底是一块牛皮,他用细绳进进行了简单的修补,使脚部得到了保护,队伍里的老李说他打扮的像个胡人。

    刘义从黄三口中得知,他们这只黄巾军的大头目叫波大王,手下拥有约二十万兵马,目前正在前线和朝廷的军队干仗,而他们这些后面的捡拾队,就是跟着大部队走的后勤补给。

    队伍里除了黄三外的九个人都老弱,大家每天也没什么兴致聊天,整天除了干活,就是缩在一起睡觉,队伍里的老李总是唉声叹气的说:“哎,睡吧,活一天算一天。”

    刘义则不以为然,现代的教育让他知道居安思危的道理。

    因为黄三的关系,他现在也不用整天在外面捡拾。所以,他利用剩余的时间全力制作了一把武器。

    他利用捡到的一根足足有三米长的木棍做兵器,这根木棍可能之前是一根鱼竿,感觉很硬,似乎是由精致的柏树干加工而成,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他先将木棍的顶端磨尖,使其像一根长矛,达到刺击的效果,再将一些削尖的木头固定在木棍的前端,让它成为一把兵器,因为他在现代的湖北博物馆见过一种叫做戟的兵器,可惜他现在没有铁器或者铜器,所有的铁器铜器都上交了,现在只能做木质的。

    刘义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精心琢磨着武器的设计,他利用坍塌的房屋上的梁,仔细修整,将木材放在火上烤,等待木头表面呈现出深沉的黑色之后,再用坚固的石头耐心磨削,用了整整十天,他才磨出三根木刺,这几根木刺每一根也有十厘米长,呈锥形,他在锥形木刺的圆柱部分利用火烧的办法打了孔,然后用布条牢牢绑在竹竿前端,就形成了一种威力可观的尖刺阵列。刘义还加入了一些细节,他将握把的位置用碎布条紧紧的缠绕了很多圈,以增加握持时的舒适感,握持时更加稳固、顺手,整个兵器杵在地上,就像七十代的带着三个喇叭的电线杆,虎虎生威。

    “哎,要是再有一套盔甲该多好!”刘义舔了舔嘴唇,可惜这些暂时都实现不了,他们的百夫长都没有盔甲。

    自此队伍里多了一道风景,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扛着一根长达三米的武器,大家无不侧目。

    捡拾队和大部队大概保持了五里地的距离,前行过程中眼前所见,尽是劫后余生的凄凉景象。每一座村子都成了残垣断壁,狼藉一片,寸草不生,连一只活物的踪影都难觅。

    最近几天因为黄巾军进入了寿春境内,周围平原多了起来,几只捡拾队也被安排分开行动,以求找到更多的物资。

    在一个黄昏时分,刘义他们来到了一座村子。这座村子靠近一条河流,这时村子的谷场上正聚集着一群黄巾军士兵,他们正焚烧着村庄中所剩无几的尸体,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火光照亮整个夜空,烧焦的肉臭味令人恶心。

    刘义和伙伴们远远的躲在一间土屋中,小声窃窃私语,彼此分享着内心的震撼。

    这座村子,曾今的生机勃勃已全然不在,如今只化为一片废墟。往昔的村民,如今也只剩下残缺的尸首,被无情地焚烧着。火光映照在每一位捡拾队成员的眼眸中,映照出他们心头无尽的悲凉,那股刺鼻的烟气让他们呼吸困难,仿佛是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哀伤的氛围中。

    他们不敢发出大声的哀叹,只能默默凝视着那火海中的残酷景象。悲伤、无奈交织在心头,刺穿了每一个捡拾队员的灵魂。他们默默祈祷,希望这场战乱能尽早结束,人间再无悲剧的上演。

    突然,谷场上陡然混乱,几名红衣军人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手持长矛,开始对黄巾军士兵展开残酷的屠杀,凄厉的哀嚎声和惨叫声瞬间充斥整个谷场,血肉飞溅。

    刘义和他的伙伴们目瞪口呆,心脏狂跳不止,几乎屏住呼吸,期盼着黄巾军能在这场冲突中获胜。然而,一阵激烈的厮杀之后,黄巾军众人全部倒在血泊之中,没有了声音。

    那几名红衣军人身上沾满鲜血,却只剩下了三人。他们冷酷无情地扫视着四周,目光齐齐地投向刘义等人藏身的土屋。

    尘土飞扬中的沉寂与紧张,在这片废墟中交织着,仿佛是死神悄然降临。刘义和伙伴们不敢有丝毫动作,躲在土屋中的身体僵硬得仿佛石像一般。他们知道,这三名红衣军人眼中已没有活口,只有死亡的宣告。

    瞬息之间,刘义和伙伴们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惧,寒意蔓延,冷汗渗透他们的额头。他们默默祈祷着能够逃过这一劫,不被这股死亡的黑暗吞噬,时间仿佛停滞了,刘义和伙伴们默默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大家眼中渐渐流露出坚定的决心,他们知道,此刻唯一的选择就是保持清醒。

    大家迅速抄起了手边的板砖和木棍,紧张的看着黄三和刘义。

    刘义望向黄三,他看到黄三的汗水从前额头滴落,眼神中逐渐开始显现出一种嗜血的狂热,脸部渐渐浮现出坚毅的表情,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干他娘的!”突然,黄三大吼一声,一脚踹开房门,率先走了出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