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风云之刘义传 > 第十话 伏击计划

第十话 伏击计划

    刘义在探听到运输队的行进线路后,立即回到金龟村召集张鞯、杜远前来,商议如何夺得这波运输队的物资,他们围坐在刘义房屋里一张简陋的木桌旁商量。

    张鞯率先提议道:“刘义,我觉得汉朝以儒家思想治天下,我们应该以德服人,可以向淳于琼说明情况,请求他支援一部分物资给我们,用我们村里这百十口人的生死存亡感动他,他作为黄巾军运输队的头领,或许还有一些良知,也许能在物资中分一些出来送给我们。”

    刘义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张叔,你也知道淳于琼的身份和立场,他是黄巾军的重要将领,怎么可能对我们这个小村子多加照顾,这样对他又有有什么好处?他的目标是追求个人的利益,我们凭什么指望他帮助我们,再者,丢了物资那可是杀头的罪,我觉得你这条建议完全行不通。”

    杜远沉思片刻也提议:“那我们可以采取武力行动,利用滚木礌石伏击运输队,强行夺取他们的粮草。”

    刘义皱起眉头,摇头道:“杜兄,你说的方法太过激进了。我们手中只有十余没有经过战斗的新兵,而运输队虽然只有十余人,可是兵器好,战斗实力强大,加上猛将淳于琼镇守,我们若是攻击不成功,损失将会非常惨重。而且,一旦事情败露,黄巾军的反扑将会是我们小小的金龟村难以承受的,到时候估计全村的人都得丢了性命。”

    杜远点了点头,苦笑道:“的确如此,刘义兄,我们确实需要更加谨慎的计划,我们要想办法取得运输队的物资,但不能冒太大的风险。”

    刘义思考了一会,说:“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计策,但是现在还没有想清楚细节,张叔你还是先去组织村民处理食物,杜远哥,你跟我一起去十天后淳于琼要行进的路线上勘察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破绽。”

    张鞯起身告辞,刘义和杜远简单收拾一下也出了门。

    淳于琼的运输队计划从西华县装载物资出发,顺着清流河旁的道路直奔长社县的波才军驻扎地,全程约有三天路程,刘义和杜远轻装简行沿着路线进行了两天的勘察。

    经过勘察和仔细推敲,他们决定在杨树湾进行伏击。

    杨树湾位于一个山沟内,村子已经废弃无人居住。沿着进村的村道两旁是高达数十米的悬崖,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山沟,像现代的一线天景观,大浪沟和清流河在距离这里五里地的地方交汇,而冬天的风则是从大浪沟吹向清流河的沿线。

    他们计划在淳于琼的运输队经过大浪沟时实施下毒行动,只要在大浪沟内点燃春药的药草,让烟雾随着从大浪沟吹向清流河沿岸的风一起扩散,就可以让运输队的成员受到烟雾中的毒素影响,激起他们的兽性却无处发泄,等到他们继续行进五里,到达杨树湾的时候必定会随着春药药力的消散感到乏力,头晕,站立不稳。这时他们的战斗力将是最低的状态,是最好的进行伏击的机会。

    决定作出之后,刘义和杜远急忙返回金龟村,召集张鞯和赵二狗子商议部署战斗计划。

    刘义将焚烧药草制造烟雾的任务交给了赵二狗子,让他在运输队路过时掌握好火势和烟雾的控制,尽量制造大量烟雾,保证让运输队的所有人中毒。

    同时,刘义指示杜远备好足够的弓箭和武器,组织一支十人小队前往杨树湾埋伏,隐藏在杨树湾的有利位置,等待运输队到达时发起伏击。

    张鞯负责管理好金龟村,收拾仓库,准备迎接物资的到来。

    自己则开始打点行装,准备跟随淳于琼的运输队,跟随押运物资作为内应。

    话不多说。

    五天后,刘义按照约定进入了西华县,进入县城走了不远,就看到淳于琼他们的运输队已整装待发。

    刘义一眼看去,只见那淳于琼身披一件闪烁着寒光的银色铠甲,宛如钢铁铸就的壁垒;手握一柄巨大的战斧,斧刃犹如狰狞的兽牙,闪耀着寒光;骑在一匹体格强壮,毛色黑亮,眼神中透露着无尽的野性与不驯的高头大马背上。刘义第一次见到黄巾军将领的装束,这种速度和力量的结合让刘义感到震撼,瞬间感觉自己的伏击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不值一提,不由得暗暗担心。

    淳于琼看到刘义到来,再看了看刘义那柄奇怪的武器,不由心生鄙夷,但还是礼貌的问候了一句,招呼刘义赶快加入队伍,准备出发。

    刘义暗暗观察着运输队,心中不禁一阵惊惧。他本以为这次押运的运输队规模不会太大,可是眼前的景象完全颠覆了他的想象。原本编制只有十五人的运输队,今天却突然扩充了两倍以上,至少有五十余人,这些黄巾军每个人身披皮甲,手持长矛,看上去训练有素,而且运输队今天共有十辆马车,每辆车都装得满满当当。

    刘义将兵器放到马车上,走到淳于琼马前,疑惑的问道:“淳大哥,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平时没这么多人啊?”

    淳于琼解释道:“噢,你有所不知,今天这次的押运非常重要,这批货物是供给前线大部队数天的军粮和冬衣,再加上你上次带来的消息说有朝廷的援军要到了,我向上面进行了汇报,前线紧急调派了黄巾军精锐来护送。诺,你看这些人,”淳于琼扬起大斧指了指运输队伍里的黄巾军,“这些可都是黄巾军里真正经历过生死的战士,可不是我原来那些杂毛兵所能比的。”

    刘义听后,感觉犹如头上浇了一盆凉水,他的思绪陷入混乱,心中制订的战斗计划在此刻似乎已经黯然失色。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应对眼前的局面。他感到一种巨大的责任和重担压在肩上,似乎一切都失去了希望。心说:“完了完了,希望杜远他们别真的冲出来,自己这次可真是九死一生了。”

    运输队出城后就沿着清流河一路行进,一天过去了,无事发生,暮色中运输队准备安营扎寨,周围的景色渐渐变得阴郁,河水深沉的低鸣声不绝于耳。

    夜幕降临时,寒风呼啸着吹过山沟,使得气温更加寒冷,刘义坐在马车上,心神不宁,他望着周围的景色,却只看到树影摇曳,山岩陡峭,给人一种荒凉凄凉之感,虽然有火炬的照明,但火光也只是映照出一片幽暗。

    晚上与淳于琼一起喝酒,刘义也觉得酒味苦涩,毫无滋味可言,刘义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金龟村被屠杀的画面,他和自己的同伴们被这些黄巾军屠夫残忍地杀害,然后自己被绞死的情景,他的心情沉重,仿佛背负着巨石般。

    他深深地吸了口寒冷的空气,目光投向远方的黑暗山沟。他知道,明天将是关键的时刻,他们的伏击计划注定不会成功,他暗暗祈祷,希望老天有眼,杜远他们不要出现,这批物资他已不报任何希望。

    第二天一早,运输队继续前行,远远的刘义已经看到了大浪沟,刘义走到路边,拿出早已藏好的布块,将布块用尿浸湿,做好预防春药毒烟的准备,又装做无事般继续坐回马车上。

    他看着淳于琼厚实的背影,心道:“这淳于琼是真能喝,今天早上估计又灌了不少,这会骑在马上都左摇右晃的,纯粹的酒囊饭袋一个,他倒是好对付。”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看着那些黄巾军精锐,“可是,这些人该怎么办,哎!”刘义默默地又垂下了头。

    在运输队距离大浪沟还有数十米时,果不其然,一股若有若无的蓝色的烟从沟里飘了过来,闻之有股兰花的味道,刘义将浸湿的布块捂住口鼻,窝在马车上,颠簸着继续前行。

    淳于琼对此毫无知觉,打着酒嗝继续纵马前行,队伍里的黄巾军也只道是哪里又着了火,也没有多在意。

    蓝色的烟飘飘荡荡穿越了人群,刘义偷偷观望,发现周围的黄巾军脖子上已经有些许泛红,面部的神情也渐渐古怪。

    当运输队马上就要到达大浪沟时,突然,一声炮响炸开,紧接着,一大波士兵从大浪沟里涌出,拦住了运输队的去路。

    在那群士兵的前方,一面大旗高高飘扬,鲜红的旗面上醒目地绣着一个铿锵有力的“曹”字。为首的年轻将领英气勃勃,身披一身闪亮的红色铠甲,战袍随风飘舞,盔帽高高扬起,盔沿下露出一副仿佛能洞察一切的双眼。他紧握着一柄雪亮的长剑,剑身上反射出微弱的阳光,闪烁着冷厉的光芒。

    刘义定睛一看,瞬间脑海里浮现出安阳高陵里的那个人:曹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