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风云之刘义传 > 第三十话 赴京

第三十话 赴京

    中平三年七月,赵慈的叛军被平复,刘义率军回到了西华县。

    朝廷嘉奖刘义三千黄金,刘义拿着这些钱准备去西凉购置一些军马,继续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八月八日,清晨的第一缕晨光洒落在西华县西城门口,刘义站在城门前,身旁裴元绍、杨春艳和三十名骑手整装待发。

    杜远站在刘义身旁,面色凝重给刘义送行,“刘将军,此行你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保重!”

    刘义微笑着点头:“杜兄,劳烦你在西华县多操心,等我购置五百战骑,我们一起组建我们的骑兵队!”

    杜远点头,不再多言,清晨的微风拂过,刘义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西华县的城门,那道熟悉的城门,再见估计就是半年之后了,刘义转头准备离开。

    忽然,马蹄声响起,“刘将军请留步!”话语声处,一名身着宦官服饰的白面青年手持一卷黄色布帛快步向着这里走来。

    刘义疑惑的看着那名宦官青年,但是杜远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意外。

    那名宦官疾步走到刘义近前,站定施礼后将黄色布帛高举过头顶,郑重的大声说道:“刘将军,皇帝旨意驾到,请将军听宣!”

    刘义顾不得多想,赶忙跪下,裴元绍和杨春燕跪在他的左右。

    那名宦官展开黄色布帛,郑重的念道:“敕令!奉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垂拱而治,宽仁天下,信用百姓。朕听闻刘义忠诚为国,勇冠三军,才干卓绝,乃国之栋梁。今特任命刘义为执金吾伏完下属从官武库令,带领宿卫兵马,镇守武库,严密监护,守护国家重器,克尽职守,切勿有失。令尔刘义旨到即行,立即启程赴京,毋得迟误。至于西华县县尉之职,今起,由杜袭接替,袭令彼等以刚毅之心,明理善治,继续肩负治县重任,勤勉而行,勿得怠慢。此令下达,务请速行遵循。朕此谕!”

    刘义听完,直接就愣在当场,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那名宦官等了半天,见刘义没有反应,尴尬的叫到:“刘将军?接旨啊!”

    刘义如梦方醒,赶紧领旨谢恩,站起身来从怀中掏出一两黄金,笑吟吟的塞给青年宦官,请求的说道:“我可不可以回去收拾一下再走?”

    那名宦官收起黄金为难的说:“好吧,烦请将军速度,我陪同将军一起进京。”

    “谢上官通融!”刘义回礼,然后将本来打算去购置军马的车队解散,自己则带领其他人又回到了西华县衙。

    一路上杜远默不作声,刘义已经从旨意中的“杜袭”二字看出了端倪,因为一直刘义给杜远上报的名字都是改过的名字,断没有写杜袭二字,旨意里这么写,说明就是杜袭从背后做了手脚,这次自己被阴了。

    但是自己现在的实力还远远达不到能够抗旨的能力,抗旨就意味着造反,朝廷的军队实力强大,不是自己小小的西华县能够抗衡的,所以只能遵旨赴京。

    刘义回到县衙,将最近一段时间来所得黄金尽皆带上,然后将自己积攒的武器盔甲、《留侯精要》等珍贵物品一应打包带走。

    县丞吴俊吉善意的帮刘义组织了一个三辆马车,护卫十人的车队供自己使用,刘义向吴俊吉表达了谢意,命令下人将所需物品一件件的搬上马车。

    正在收拾间,杜袭前来,身着县尉官服,英姿飒爽,和刘义交接县尉职务。

    刘义将象征县尉身份的佩剑和印信双手交给杜袭,杜袭跪地领取。

    整个交接过程二人默不作声,刘义虽然心里有很多疑问,奈何时间紧迫,而且二人这么多年的合作也不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询问,只能默不作声。

    当刘义出门的时候,杜袭突然开口说了一句话:“刘兄,到京之后,务必小心!”

    刘义听到此话,正在出门的身子一顿,默默点了点头,没有回头,径直向着马车去了。

    西华县城街上,车队缓缓前行,咯吱咯吱的车轮声伴随着响亮的马蹄声回荡在空气中。

    刘义的心中有些忐忑不安,思绪犹如波澜般起伏,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如今竟因为一道旨意而便宜了他人,心中难免感到不满和失落。

    随着车队渐渐接近城门口,已经得到消息的百姓们,前来送别刘义。

    一群群百姓聚集在城门前,身着朴素的衣裳,面露依依不舍之色。

    他们不知道刘义是为什么会突然离开,但是他们看到了刘义为了西华县百姓付出的辛勤与忠诚。

    “刘将军,你为我们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如今竟要去别的地方了,我们舍不得您啊,这里有老朽家里的一点鸡蛋,望刘将军收下。”一位老者眼眶含泪,颤抖着声音说道。身旁的村民们也跟着纷纷道:“是啊,刘将军,您收下吧,我们会在家里给您立牌坊的,您的事迹我们会祖祖辈辈传下去,大家都会想念您的。”

    其他的百姓们也都是带着礼物前来,有送鸡蛋的,有送萝卜的,也有送竹笋的,还有的人直接就把羊赶了过来,请求刘义带着路上吃。

    刘义感受着这些深深的情意,心中涌上一股暖意,他深情的看着众人,要求车队稍作停留。嘱咐手下将众人所送的礼物一一收下,不忍让他们失望,当然那只羊除外。

    “乡亲们,我刘义感激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信任。虽然我即将离开西华县,但是我们的情谊不会变,我会时刻惦念着你们的。”刘义恋恋不舍的说。

    众人听了刘义的话语,眼眶更加湿润,纷纷点头称是,他们舍不得这个公正无私,心系百姓,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好官。百姓们在城门口跪了一地,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了这里给刘义送行。

    “刘义县尉,你可不要忘了我们啊!”一位年轻的农夫挥舞着双手。

    “定会的,我必定会再回来看望你们的。”刘义郑重地点头,深深望着众人,心中充满感慨,身旁的杨春燕已经泪流满面。

    裴元绍驾驶着马车缓缓启程,穿过堵塞的城门,刘义不禁回头瞭望,西华县被护城河围着,在朝阳的衬托下显得那么安全,刘义将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他知道,西华县的百姓会一直支持自己的,况且自己叮嘱黄承褚也留在了这里,将来自己必定会回来的。

    阳光下,百姓们扶老携幼,送出了城外十多里。刘义多次阻挠,送行的百姓才渐渐返回,刘义默默地立在车上,望着渐行渐远的西华县城,心中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激和眷恋,离别令人难过,他知道,这里终究是自己的家,自己在这里根深蒂固,虽然此时离开,但是天下有变时回到这里,自己还是这里的话事人。

    清晨的古道上,朝阳初升,前路漫漫,刘义的车队义无反顾的奔向了洛阳,他胸怀壮志,豪情万丈,在那个天下权力的中心他将开启新的征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