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风云之刘义传 > 第四十一章 晋阳守卫战

第四十一章 晋阳守卫战

    晨露刚被早晨的阳光晒干,晋阳城下,已有三万骑兵列阵。

    阵前,鲜卑族首领魁头紧紧握着兽骨长矛,一袭毛皮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的眼中闪烁着野兽般的凶狠,似乎对刘义偷袭自己的城池感到无比怨恨。

    刘义站在城墙上,手握铁虎亮银枪,眼神坚定,脸上没有丝毫惊慌之色。

    鲍鸿、赵融和王凌站在他的身旁,一起凝视着城下的鲜卑军队。

    鲜卑魁头的军队主要由骑兵组成似乎没有工程器械,攻城方式主要用的是钩索。

    汉军这边,经过前两天的血战伤亡惨重,目下能用的军队也就一万五左右,且都是步兵。

    这些军队经过刘义的部署,分成两组,一组守城一组替补,所以即时交战的战力也就七千人左右,这么点人散布在晋阳城长长的城墙上显得有点兵力不足。

    但是汉军现在士气高昂,特别是在见识了刘义的新兵器后。

    魁头挥舞着兽骨长矛,大声叫喊了几句。

    鲜卑骑兵嗷嗷叫着开始冲向了城墙。

    弓箭手们紧张地拉开弓弦,箭矢如雨点般射出。

    鲜卑的骑兵手持弯刀和皮盾,马也有皮甲护身,所以被射落马下的寥寥无几。

    几个呼吸间,骑兵们已经冲到了城墙下。

    城墙上,士兵们举起滚木和礌石,从城头推下,发出隆隆之声,砸在鲜卑的军队身上,鲜血和惨叫从城下传了上来。

    然而,凶狠的鲜卑骑兵并没有因此被吓住,无数的钩索一个个的从城下飞了上来。

    钩索的绳子由坚固的皮革制成,由编织的黄铜丝缠绕其上,寻常刀剑根本砍不断,钩索头呈扇形散开,紧紧的扣在城墙上。

    霎那间,无数钩索黑压压的爬满了城墙,仿佛一群黑色的蜘蛛,看着都叫人胆寒。

    敌人开始攀爬城墙,逐渐逼近城头。

    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悍不畏死的鲜卑士兵。

    刘义挥动铁虎亮银枪,率领长枪兵从城墙上提前布置的枪眼里扎击。

    鲜卑的士兵一个个的被扎出了血窟窿,惨叫的掉了下去。

    但是还有更多的敌人爬上了城墙,士兵们开始在城墙垛口和敌人展开肉搏。

    王凌看准时机,指挥着士兵们开始快速摇动发电机,电网即刻启动。

    一道炫目的电弧在城墙上闪现,电流瞬间传遍接触到的敌人的身体,他们开始抽搐,有的甚至被烧成了黑炭,还有的天灵盖直接冒了黑烟。

    城墙上的守军迅速用木棍将被电死或麻痹的鲜卑士兵推下城墙。

    鲜卑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整整持续了一上午。

    但是刘义的军队按照这种方法,一次又一次的防住了敌人的攻击。

    城墙下密密麻麻的全是鲜卑士兵的尸体。

    魁头的眼中闪过一抹惊愕,他的士兵以勇猛著称,可是这次竟然连一处城墙都攻不破,这使他始料未及。

    他猛地举起兽骨长矛,大声吼叫着,又组织着了几次敢死队进攻,都被城墙上的电网所阻拦。

    城墙下,鲜卑士兵的尸体越来越多。

    他们似乎冲击的是铜墙铁壁,城墙上仍然飘动的是汉军的军旗。

    到了下午,魁头只能暂时停止了进攻,将残存的鲜卑军队撤退到远处,只留了一小部分骑兵在晋阳城外侦查。

    晚上,晋阳城内刘义军营。

    卫兵们在门口把守着。

    大帐内,王凌站在刘义的身旁,鲍鸿、赵融等将领也齐聚一堂,面对着当前的战局,大家纷纷交换意见。

    刘义沉思片刻开口说道:“魁头虽然攻城不下,但他灵活的骑兵却是最大的威胁,只要我们一出城,一定会被骑兵攻击,现在我们被困在这里,难以脱身,大家都说说自己的建议。”

    鲍鸿提议道:“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夜袭鲜卑军队,突破他们的包围?”

    刘义说道:“不可,我们的军队主要是步兵,在外面的大平原上,怎么可能跑的过骑兵,贸然进攻只会自投罗网。”

    赵融站起来说道:“或者我们可以与魁头约定武将单挑,赢了的话让他撤军。”

    刘义微笑着看他赵融,说道:“你去单挑?”

    赵融瞬间脸红的不说话了。

    刘义解释道:“鲜卑族天天生活在马上,我方现在没有单挑特别厉害的猛将,我看那魁头肌肉发达,似有千斤之力,我估计我是打不过。你们有人有勇气去单挑,现在提出来,我立刻下战术约战。”说着扫视着众人。

    众人一个个的都不敢直视刘义,沉默无语。

    王凌静静地听了一会,打破平静,说道:“各位将军的提议都很好,夜袭和出城单挑都是一些可行的选择,但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的实力和鲜卑军的优势。我倒是想到一个计策,或许可以更稳妥。”

    刘义和其他将领都投来了询问的目光,王凌微笑着解释道:“我曾在草原地带生活过,了解鲜卑人对汾河的依赖,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汾河。而我们现在正在汾河上游,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的利用一下这条河,说不定能够解决当下困局。”

    刘义眉头微微一挑,认真思考了片刻,然后点头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只是我军饮用的也是汾河水,如果我们冒然投毒,怕是自己的军队也要中毒,而且沿岸那么多的百姓,这样做有伤天和啊,需要特别谨慎,不知各位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众人一阵交流,最终刘义还是决定采纳王凌的计策,但是往汾河里面投什么,却让刘义头疼不已。

    第二天一早,晋阳最好的医馆,独孤医馆。

    医馆的独孤医生正在诊治伤兵,刘义走了进来。

    独孤医生抬头惊讶地看着刘义:“将军,这大清早的您怎么会来医馆,受伤了,快来让老朽给您看看。”

    刘义微笑的回答道:“我不是来看伤的,我只是有一个问题,希望独孤医生能够帮助我。”

    独孤医生爽快的回答:“将军请讲!”

    刘义示意医馆内的其他人都出去,亲自关上了门,才说:“独孤先生,我现在正面临一个难题。当下,我军虽然防住了鲜卑的进攻,可是鲜卑的魁头现在仍然驻扎在城外不远,随时准备偷袭。我们现在大军出不得城,可是长期以往,这么多军队在城里,吃喝拉撒都成问题。所以,昨夜经过我们几个将军的商议,想到一个计策,就是需要找到一种草药,投入汾河中,让敌人在喝了之后失去战斗力。可是我又怕毒害到百姓,加之对草药也不太熟悉,所以特地过来请教独孤先生,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独孤医生听完面色沉重,沉思了片刻说道:“一般医馆里的草药主要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您现在要的是毒药,如尊驾所言,恐怕医馆内暂时没有这种合适的药物。我这里只有一些泻药,但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作用不大。”

    刘义失望地点点头:“是啊,汾河水量大,一点泻药怕是投进去也于事无补,那如何是好呢?”说着又皱起了眉头。

    独孤医生沉思了一会,说道:“我在此行医多年,曾听人说城北小五台山内隐居着一位神医,医术高超,妙手回春,对草药更是了如指掌,也许你可以去找寻一下他,他一定能为你提供帮助。”

    刘义点头表示感谢,问道:“敢问此人姓名。”

    独孤医生回答:“此人姓秦,名越人,号扁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