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蚁生浮沉 > 04 榆树皮遭殃了

04 榆树皮遭殃了

    第二天是新市街的集市日,这里百姓把赶集叫上会,唐国泰把福娃叫过来:“福娃,我和树春上会把牛卖了,你和你婶在屋里把我院子那榆树皮也刮些,给你婶教教榆树皮沫糊咋做哩。”

    “叔,咋要卖牛哩?”

    “牛㖞东西是个张口子货,人都吃不上,拿啥给他吃,光吃麦秸把膘掉了,卖给杀坊都不要。我今天在会上卖了就卖了,卖不了就卖给杀坊。”唐国泰说完,就和儿子上会去了。

    福娃受了唐家恩惠,听了唐国泰的吩咐,回家拿来切面刀就开始刮榆树皮了。

    唐国泰的未雨绸缪不久得到了应验,民国十八年的五月,一亩麦子勉勉强强只收了几斤,不够麦种子。唐国泰地多,但也总共只收获了一百来斤。

    这一下饥荒变成了恐慌,周边不断传来饥民吃大户的流言:饥民像聚集起来的一群黑压压的蚂蚁,拥进有粮的富户家里,吃了饭还要粮,今天吃了明天还来。“吃大户”一词从此就在关中东部流传至今。

    里仁邨唐家出于自保借粮出去给了南村十来家,缓解了一下本村部分危难;没想到这事酝酿发酵,北村几十饥民拥进冯应乾家“吃大户”,大部分粮食被哄抢,天高皇帝远,没法阻拦,抢了白抢。气得冯应乾发誓要买枪来保家护院,但气话可以说,买枪却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办到的。

    唐国泰一家不免庆幸,虽然从此吃糠咽菜,却不至于最先饿死,他们相信,只要村里人能想办法熬过灾荒,自己也能,他卖掉大黄牛之后,村里人也都信唐家虽然可能比他们强一些,但也大不如前了,在饥荒面前,唐家最多是五十步笑百步;不过南村多数人还是感念唐国泰的。

    村里多数人五月还能收获几斤十几斤麦子,但只能数着颗颗吃,办法就是:用石臼铁窝子捣烂一把粮食,再把晒干的树皮捣烂,两者掺和煮成沫糊喝;还有三成没地的和有点地却颗粒无收的人家,只好出外乞讨,有的一出门就不再回来而远走高飞了。

    榆树皮没有苦味,全村的榆树最先遭殃。西邻家福娃帮忙给唐国泰把院子一棵榆树的皮刮光了,这天上午,唐国泰和儿子把树皮晒在院子里,看守着,因为逃荒要饭的常常会拿起就吃;一般情况下家家关门,少数没有关门的,只要有人喊:“要饭的来了!”立马把门关得严严实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