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蚁生浮沉 > 07 唐家收获3石谷子

07 唐家收获3石谷子

    没有了谷粒的谷穗残骸,农民俗称“谷穰”,谷穰是好东西,冬天在身子底下铺上薄薄的一层,不但隔潮防湿,睡觉还暖烘烘的;铺得稍厚些,把人能睡得出汗。

    谷秆更是好东西,是牛马上好的饲料。关中一带流传着一句民谣:“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暗财不发。”民谚中说的“夜草”说的就是谷秆,谷秆铡成一寸长的短节节,马会津津有味地不停地吃上一个夜晚,于是又由此派生出一句骂人的话,人们把那些不停地吃东西的人,骂做“马吃夜草”。

    当然,最金贵的是谷子舂碾成的小米。里仁邨的百姓说,小米最养人,熬好的小米粥,看起来稀稀的,但是舀到碗里,稍微放一会,上面的粥会结一层皮,这层皮叫米油,特别养人。

    村里不知道从哪朝哪代流传下来一个很古老的笑话:当地人把到四川做生意去的男人叫川客,有一个川客临走前叮咛妻子在家里一定要孝敬老母亲,要给老母亲吃好穿好。

    一年后,川客回来了,进门一看,妻子红光满面,老母亲面黄肌瘦,不禁怒火中烧,不问青红皂白,对妻子就是一顿拳脚,边打边骂:“你吃得肥头大耳,把我妈饿得皮包骨头,你良心叫狗吃了!”在一旁急坏了老母亲,抱住儿子的腿,说:“好娃哩,你可不敢冤枉你媳妇!每天熬米粥,你媳妇儿给自己从粥上面舀些稀汤喝,把沉在下面的米全给我盛到碗里。妈老了,吃不胖,你打媳妇,老天爷会说你瞎了眼了!”

    川客一听,傻眼了:四川人都爱吃大米干饭,莫非小米粥上面的稀汤更养人?于是说:“看在我妈脸上,不打你了。从明天开始,你给妈从粥上面舀些稀的喝,你全吃米,我在家里待一个月,看看怎么回事。”不到一个月,十几天的工夫,老母亲容光焕发,好像年轻了十来岁。川客这才才恍然大悟:原来米粥上面漂着一层油,最养人。

    所以,八月收获了谷子,里仁邨家家户户都有了小米,喝起了天然营养粥。

    唐国泰虽然家里人多,但是种的谷子多,收获的也多。谷雨过后,谷种子金贵到一块钱三斤的时候,别人心疼钱不忍心买,或者因为手头紧只买一二亩种子;而唐国泰父子俩那天赶集市上会,一狠心买了三十斤,又和店家嚼舌头死缠硬磨,多要了2斤饶头,回来足足种了十亩谷子。八月一收获,三石多谷子,今年田赋免了,咋办?吃!

    只要有雨水,地是黄金板,人勤地不懒。唐国泰二十来亩地,一亩洋芋,十亩谷子,多半亩的南瓜,到了秋天,南瓜花照样开,南瓜蔓上的秋南瓜还结得满地都是。

    这年秋天,唐国泰一家人笑逐颜开。十来天的小米粥泡南瓜放开肚皮吃,人人脸上逐渐褪去了菜色,身上有肉了,腿上有劲了。春天那一窝小鸡长大了,有谷糠喂了,老母鸡又和福娃家的大公鸡晚上卧到皂角树上去了,每天黎明时分和邻村的公鸡一唱一和:“哽—哽—哽——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