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边境遗孤 > 第八章巧言令色

第八章巧言令色

    章台宫连下三道诏书,逼迫夏侯锷前往长安,任是谁都能看出这一路必将伏杀重重,断然不肯让其真的抵达庙堂。

    武安君自然懂得。

    夏侯锷又如何不懂?

    为了不再重复三年前的惨剧,武安君甚至不惜公器私用,以五十龙骧骑为代价换夏侯锷出局。

    但夏侯锷却是以夏侯晴强横修为撕碎掉武安君的谋算,决然以身入局。

    难道当真非要头铁杀到长安?

    武安君想不通,所以他很生气。

    后院之中,鲈鱼宴已经被摆上餐桌,配合各式菜肴当真捉人眼球、吊人味蕾。

    对于从未走出过北杭山军镇的夏侯晴来说,第一次见识到饭菜居然可以如此精致,以至于有些拘谨,不好动筷了。

    “妹子,快吃啊。”

    白起首先动筷将鱼颈上最鲜美的肉夹起放到夏侯晴的碗中。

    “好的,谢谢老爹。”

    夏侯晴还是有些拘谨。

    说完将那块鱼肉夹起送入口中,顿时一股鲜甜之味便在口中荡漾开来,仿佛此前生命全都作罢一般,而此刻才真的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老爹,这就是沧江鲈鱼?”

    夏侯晴眼中泛起惊奇,问道。

    “不错,哈哈哈,正是沧江鲈鱼,怎么样?”

    白起声如雷震,看到夏侯晴如此喜欢眼中更是欢喜。

    对于夏侯兄妹,白起心中是有愧疚的。

    二人唤了武安君五年老爹,而在北杭山面对北境战士入侵之时,他却无法伸出援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北杭山被封锁掩埋。

    白起无愧于大秦镇国柱石之名,但却有愧于这两个孩子。

    “好吃,嗯,很好吃。”

    夏侯晴觉得好吃不足以形容她的喜欢,又补上了一句。

    至于其他的菜肴做的同样精致,只是在天下三绝的沧江鲈鱼面前就难免有些失味了,但对于夏侯晴来说都是难得美食。

    “米饭还有,再装碗米饭回来。”

    白起对一旁的仆人说道。

    “不用了,我吃饱了。”

    夏侯晴连忙打断道。

    “你还小,要多吃点。”

    白起挥手示意仆人不用理会,去将米饭打来。

    “好吃的东西不能吃太多,若是以后挑嘴了会没得吃,饿肚子。”

    夏侯晴有些认真地说道。

    “傻孩子,有老爹在,每天都会有的吃,你就敞开了吃,再不会让你饿肚子了。”

    白起宠溺地承诺道。

    到底是遭受了怎样的磨难才能说出这种话,只是听到就足够令人心酸。

    遇到美食不贪筷,反倒是心有畏惧。

    就在此时,夏侯锷终于是摇曳这车轮缓慢地来到了后院。

    “小兔崽子,你平时是不是经常欺负你妹妹,连饭都不给吃!”

    白起心中地愧疚顿时有了发泄的缺口,当即夸张道。

    “老爹,你本可以直接骂我,非得找个理由。”

    夏侯锷有些不忿道。

    “敢顶嘴了?”

    白起一脚踹在轮椅上,使得刚到桌边的夏侯锷倒退回三五米。

    “您这欲加之罪,我没话说。”

    夏侯锷欲哭无泪,这是何苦道哉。

    “要不是看你双腿有疾,非得把你吊起来打一顿。”

    白起也知道理亏,找个理由下了。

    “老爹,这不关我哥的事,是我年幼任性。”

    夏侯晴也说道。

    “哼,看在妹子的面上,这次就饶了你。”

    白起也不在纠结此事,看着夏侯锷入桌。

    这时候仆人也将米饭打好端了上来。

    “我就知道老爹嘴硬心软,这不提前把米饭都打好了。”

    夏侯锷伸手想要接过饭碗,倒是让仆人犯了难。

    “想吃自己盛去,这是你妹妹的。”

    白起直接发话。

    “哥,要不你先吃。”

    夏侯晴还是心疼自己的兄长,将米饭端给夏侯锷。

    “老爹,你不能差别对待,厚此薄彼啊。”

    夏侯锷叫苦道,将饭碗拦了回去。

    “你活该!”

    “妹子多吃点,别学你哥。”

    白起心中的气还没消,自然不肯给个好脸。

    “劳烦,直接把米饭桶端上来,再加一副碗筷,我自己盛。”

    夏侯锷对身旁的仆人说道。

    等吃过饭,夏侯锷陪同白起去到了演武场。

    一柄战刀在白起手中犹如自己臂膀驱使,罡风凛冽顷刻间演武场中的铜人身上火花飞溅,若非体内铭刻有不朽阵纹,想必此时早已碎为飞屑。

    “你心中如何打算?”

    白起终于一舒心中闷气,将战刀归置好后问道。

    “当然是遵循诏命,回长安治病,早日痊愈好站起来迎娶蔷薇。”

    夏侯锷坦然道。

    “你觉得你能到的了长安吗?”

    白起压住心中再次升腾起的怒火说道。

    “自然是毋庸置疑。”

    夏侯锷肯定道。

    “妹子的修为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但终究不可能抵得过庙堂算计,如若武力便能解决一切,那这个天下早就姓白了,你明白吗?”

    白起耐心说道。

    “老爹,您这话可是要移灭九族的。”

    夏侯锷打趣道。

    “小兔崽子别给我打哈哈。”

    白起给夏侯锷后脑来了一巴掌。

    “我知道老爹的盘算,想要以龙骧骑换我出局,只要瑞麟子身死,谁又会在乎天底下有平白多出一个莫名其妙的人。”

    夏侯锷说道。

    “既然你明白……”

    白起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那可不行,我还要娶蔷薇。”

    夏侯锷说道。

    “只有活着才能有所为。”

    白起的意思很清楚,你夏侯锷只要南下长安必定中途殒命,都身死道消了,谈什么娶蔷薇。

    “我这不是活的好好的?”

    夏侯锷不在意地说道。

    “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你的命吗?”

    白起大声呵斥道。

    “知道一些。”

    夏侯锷很平静。

    “你知道个屁,整个大秦庙堂就没有想让你活下去的人!”

    白起气愤地吼道。

    “还有是有的。”

    夏侯锷笑着说。

    “有个屁,老子现在就取你的狗命,与其死在半路上连个收尸的都没有,不如我现在就了结了你,还能给你找块青山绿水风光大葬了。”

    白起说着就要去拿战刀。

    “老爹你放心好了,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夏侯锷也收起玩闹的心境,认真地说道。

    “情况只会比你想象的更糟糕!”

    白起自然是了解夏侯锷当前的处境是有多险恶,倘若真的去长安必定十死无生。

    “我知道章台宫、皇室、宗族、外戚甚至朝官都想要我的命。”

    夏侯锷说道。

    “亏你还知道。”

    白起也坐到一旁说道。

    “想要我的命,无非就是因为我是个变数,不可控,关系到朔北军、龙骧骑的未来。”

    夏侯锷分析道。

    “既然你知道,那就该明白,庙堂之上绝不会容忍你这种变数的存在。”

    白起倒是看不懂夏侯锷究竟是要意欲何为了,难道真的有把握在这种绝境中杀出重围?

    “倘若庙堂众人齐力设伏,此去长安必定是十死无生,但终究不是铁板一块,就必定会有嫌隙,那这条嫌隙便是生路。”

    夏侯锷说道。

    此事说起来轻巧,但操作起来难如登天,纵然不是铁板一块,但仅凭一个从未踏出过杭山郡的边境遗孤又怎能透过错综复杂的庙堂势力中找到那条狭细生路?

    “生路在哪,或者说你想倒向哪一方?”

    白起疑惑道,言语中多了几分凝重。

    “水来土掩,见招拆招,时间久了自然能看出破绽。”

    夏侯锷又转变情绪,玩笑道。

    “滚!”

    白起怒不可遏,站起身来拽着夏侯锷的轮椅朝着演武场外就扔了出去。

    只见高空之中两块重物砸下,随即便听到沉闷的声响,轮椅倒还好铭刻有阵纹坚不可摧,滚爬了十数米倒在一颗古木下,而夏侯锷的情况就有些惨不忍睹。

    在空中坠落之时,夏侯锷便用手将脸部护住,如今就靠着这张脸混饭吃,自然是不容有损。

    虽然没有摔个鼻青脸肿,但是左腿脱臼,右臂摔得粉碎,胸腔也塌下一块,显然是折了几根肋骨,后脑也被摔的头破血流。

    可谓是被摔了个半死,只在狼狈形象上对比与被夏侯晴挑落的高阁的范家小公子只重不轻。

    痛感袭来,几乎令夏侯锷昏厥过去。

    “三日后,老子在沧海楼当众宣布解除你和蔷薇的婚约!”

    校场内传来武安君的咆哮声。

    “哥,你这是?”

    夏侯晴听到动静闪现过来。

    “被老爹关心了下,不打紧。”

    夏侯锷强撑起一个笑脸说道。

    “你又惹老爹生气,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

    夏侯晴看的于心不忍,将夏侯锷脱臼腿骨接上,扶着他坐到轮椅上,责怪道。

    “我倒是好好说,你还不知道老爹那个脾气,独断专行。”

    夏侯锷辩解道。

    “我还不知道你?”

    夏侯晴显然没有信他。

    “不说啦,去找思儿来,我这手臂和肋骨应该是断了,先接上,头上也要快包扎一下,疼死我了,一把年纪了,还壮的和凶兽一般,下手真狠啊!”

    夏侯锷嘱咐道。

    “这会知道疼了,耍嘴皮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夏侯晴说道,推着夏侯锷朝着厢房走去。

    此事还真不怪白起下狠手,饶是夏侯锷实在巧言令色,说的天花乱坠,但真问到实处的时候全然拿不出丝毫应对之谋。

    此事关乎性命,断然不能儿戏。

    三年前夏侯锷以双腿为代价守住了大秦北门,已经令白起愧疚不已,如今又要为大秦付出性命?

    白起想的很简单,你夏侯锷不是头铁,那就给你摔得头破血流,总比丢了性命要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