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世纪报告

    柏林物理学会,成立于1845年。

    后来在1950年,与德国境内的其他5家协会合并,形成德国物理学会。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物理专业协会。

    它的发起人是6位已故的科学家,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理领域的大佬。

    学会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一次会议,讨论最新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当今物理领域的热门问题。

    1900年,柏林物理学会的举办城市正好在柏林,地点位于国会大厦附近的赫尔姆霍兹研究所。

    作为【量子力学】的开创者,李奇维当仁不让地获得一个报告名额,十分珍贵。

    当李奇维在李三的护送下,赶到会场后,早已人头攒动,粗略估算有近百人。

    大家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交谈,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李三在李奇维的极力要求下,还是选择进入了会场,坐在最角落的地方。

    作为武人,当李奇维和他说了这里的人都是大科学家,相当于清朝的大学士后,李三顿时感到自卑。

    他从小文曲星下凡的故事听多了,所以对读书人有种膜拜之心。

    一介武夫怎么能与读书人共处一室,还听什么少爷的物理学报告。

    殊不知,要是放在后世,李三才是更受欢迎的那个。武功高强,身体硬朗,脾气温柔...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一个透明人,静静地坐在后排。

    李奇维就是要打破李三的这种观念,让他多了解,以后自然就不怕了。

    当安排好李三后,普朗克过来,拉着他,给他介绍了两个人。

    “布鲁斯,这位是伦琴教授,这位是玻尔兹曼教授。”

    李奇维连忙向大佬问好,表示尊敬。

    伦琴眼神赞许地打量李奇维,笑着说道:“很棒的小伙子,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你的演讲了。”

    玻尔兹曼大佬则是始终保持着微笑,静静地看着李奇维。

    很快,当时间到十点整时,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

    为了表示对【量子力学】的尊重,李奇维被安排第一个上台做报告,这给了他不小的压力。

    深吸一口气,李奇维缓步走上讲台,然后眼神缓缓扫过会场,用沉稳且洪亮的声音说道:

    “感谢普朗克教授的盛情邀请,也感谢柏林物理学会给我的这次机会。”

    “让我能以剑桥大学本科生的身份,在现场这么多科学前辈面前献丑。”

    “在分享我对于【量子力学】的思考之前,我想先说点别的。”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好奇的我的身份,没错,我来自清国。”

    “就是欧洲国家眼中,那个愚昧落后封建的国家。”

    “也许你们很好奇,为什么我的后面没有辫子?”

    “因为我从来不称呼自己为清国人,而是华夏人,堂堂正正的华夏人。”

    “我不想在此介绍华夏的辉煌历史,我只想对所有人说,我努力学习物理的原因,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我的华夏证明。”

    “而现在,我已经走出第一步,未来,我会一直走下去。”

    话音刚落,会场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所有人都被李奇维的豪言感动,后面的李三甚至隐隐有泪珠涌现。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少爷要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

    此刻,他心中发誓,这辈子都要保护好少爷,帮助他完成心中的梦想。

    等到掌声停止后,李奇维没有继续煽情,而是说道:“当然,所有的一切都要基于我的实力。”

    “我在开尔文勋爵的演讲上,之所以判断物理学才刚刚开始,是基于三个现象。”

    “我认为这三个现象,是19世纪末最重要的三个物理学发现。”

    “他们就是: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以及放射性的发现。”

    果然当李奇维说完这句话后,会场内又爆发出惊呼。

    因为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教授,此刻就坐在台下,他的脸色微微动容。

    显然被一个物理学天才当众夸奖,让伦琴很受用,老头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李奇维没有在意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这三个现象,利用现有的物理学知识,都是无法解释的。”

    “所以,我才敢断言,物理学还有新的规律没有被发现。”

    “而【量子】这个概念,就是我的一次尝试。”

    “很明显,这个理论太美妙了,我的直觉告诉我,它一定是正确的。”

    “物理学家的直觉从来都是这样靠谱,不是吗?”

    幽默风趣的话语,又让在场的大佬们会心一笑。

    很快,会场的气氛热烈起来,一直没有发言的玻尔兹曼笑着问道:“布鲁斯,如果【量子力学】最后被证明是正确的,你认为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面对大佬的提问,李奇维思考了一会,才说道:“我认为【量子力学】的战场在原子。”

    底下的大佬全都开始沉思,他们知道李奇维的导师,汤姆逊,就是电子的发现者。

    难道李奇维已经开始【量子力学】更深入的工作了吗。

    “我的导师汤姆逊,虽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但我自己是持怀疑态度。”

    “现有的任何手段,都无法直接观测电子的运动。”

    “因此,我想基于【量子力学】开发出新的理论,用于预测微观粒子的运动和个性。”

    “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希望能和在场的各位前辈一起努力。”

    当如此高深的物理预言从李奇维口中说出后,所有人都默默思考,会场变得安静下来。

    他们被李奇维的天才所折服,更被他的野心所震撼。

    原子及其内部结构,是当前最前沿的物理领域,可以说,任何相关的发现,都会被记载入物理史。

    这时,突然又有一人提出了问题,李奇维看去,原来是费歇尔这位化学大佬。

    “布鲁斯,我不是搞物理的,专业的东西我也不敢评价。”

    “我就想问问你,你已经解决了第二朵乌云问题,那什么时候能解决第一朵乌云问题?”

    刚才还在沉思的众人,立马大笑起来,会场内竟然响起了起哄声。

    应该是几个研究生带的头,大佬们都很淡定。

    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玩笑,毕竟能提出【量子力学】就已经是惊天动地,惊才绝艳了。

    再要解决一个难题,是不是也太夸张了。

    李奇维也被这个问题搞得忍俊不禁,但想了想,还是做出了决定。

    他心里默默说道:爱神,对不住了。

    最后,在众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下,李奇维霸气地回应:“一年之内,我会解决第一朵乌云问题!”

    轰!

    会场内顿时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安静。

    若干年后,美国著名五星物理评论家麦克阿瑟,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这样说道:

    “1900年的柏林物理年会上,物理学之神,布鲁斯·李作的那场报告,是彻底改变20世纪的世纪报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