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杀手之秘

    李奇维在瑞士又待了几天,期间与爱因斯坦和格罗斯曼畅谈学术,最后在二人不舍的眼神中,毅然踏上了回程的火车。

    这一次,李奇维主仆三人,将先坐火车到巴黎,然后从那里转道回伦敦,再回到剑桥。

    经过巴黎时,李奇维本来想着去拜访几位名人。

    这时候的法国,也有不少知名的物理学家,比如居里夫妇、保罗·郎之万、亨利·贝克勒尔、让·佩兰等。

    这里面的每位,都是未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佬。

    不过,李奇维转念一想,这一趟太折腾了,又带着红儿一个女孩,实在不方便。

    况且,在柏林遇到的那个杀手,还没有搞清楚对方的来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低调一点好。

    于是,他便取消计划,而是选择直接回去。

    又经过了几天的颠簸,当李奇维三人回到剑桥郡的住处后,已经快8月中旬了,离开学也就还剩下十天左右。

    李奇维在家里连续睡足三天,才把精气神调整过来。

    没有飞机和高铁的时代,出远门简直是一种折磨。两个月的假期,甚至都不够从伦敦到上海的。

    这天一早,李奇维起床后,正在编写星火计划的教材,突然,李三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少爷,家族那边来电报了,你快看有没有杀手的消息。”

    李奇维一惊,连忙站起来接过电报,认真地看了起来。

    原来,他们三人在瑞士时,李奇维曾通过当地的电报公司向家族发送信息。

    他要搞清楚,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惹上了华夏的杀手。并且还询问星火计划的人员物色的如何了。

    最后,他要求家族不要省钱,也以电报回信,并留下了剑桥的地址。

    所以,自从回来后,李奇维就让李三每天都去邮政局守着,一旦接收电报,立马拿回消息。

    此时,欧洲的有线电报业务已经比较成熟。

    剑桥大学又是世界著名学府,因此英国的邮政局在这里开辟了电报服务。

    在李三焦急的等待中,李奇维终于读完了信,也搞清楚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结合了自己的猜测,给李三讲述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今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的6月21号,因“义和团运动”,清廷慈禧老妖婆直接对十一国同时宣战。

    为了保护华夏的元气,以李鸿章为首的各实权派总督,商议如何保护东南数省的稳定,称东南互保。

    李鸿章更是直接致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此一电报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此举无疑惹怒了清廷,更惹怒了慈禧。

    不少满人贵族纷纷叫嚣,认为汉人要造反了,必须要给汉人一点颜色瞧瞧。

    可以说,东南互保在实质上瓦解了清朝的统治,从此以后,满汉一体的政治格局随之瓦解。

    而李奇维所在的李家,作为广州城的汉人大家族,是东南互保政策的铁杆支持者。

    李奇维的父亲,更是曾与李鸿章见过面的存在。因此,李家自然就被有心人盯上了。

    虽然高高在上的慈禧,以及满人王爷大臣们,不会在乎小小的李家,但他们手下的人就不一定了。

    毕竟,是个人就想往上爬啊。

    李家本族都在广州城内,这里汉人势大,所以暗中窥伺的黑手找不到机会。

    但是李家的一位少爷,竟然在英国留学。

    这就给清朝驻英国公使,出使英国钦差大臣的罗福玉,留下了机会。

    罗福玉是庆亲王的亲信,因为受到对方的鼎力推荐,才谋得这样一个好差事。

    而庆亲王是什么货色就不用多说了,贪财好色,心狠手辣。

    此刻的他作为清朝的总理衙门大臣,正是位高权重的时候,一边大肆敛财,一边打压汉人。

    所以罗福玉是想方设法讨好庆亲王,不管是送财也好,干事也罢,就希望能更上一层。

    毕竟朝中有人才好做官啊。

    所以,当罗福玉知道李奇维是李家的少爷时,非常兴奋。

    他连忙派手下冯金去打探消息,这一查不得了,这个李奇维竟然是个聪明绝顶之人物。

    虽然他罗福玉不知道【量子力学】是什么,但看到如此多的洋读书人,都对他敬佩有加。

    就知道,对方肯定不是普通货色,甚至在学习什么奇技淫巧,企图颠覆大清。

    因此,罗福玉动了杀心,这样的人对于清朝早晚是一个祸害。

    不过,他虽然是驻英大使,但手里可没有兵权,仅仅只有从国内带的几个亲兵。

    而冯金就是这些亲兵的头。

    于是,他就给冯金下了命令,时刻监视李奇维,务必找到机会,一击必杀。

    但是千万不能被人发现,更不能被洋人顺藤摸瓜找到自己。

    不然那就是天大的外交事故。

    这个时代,清朝的人见到洋人,首先就矮了三分,哪怕是官员也不例外。

    在这种背景下,冯金就带着一个手下,策划了柏林的刺杀。

    听到这里,李三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准备现在就拿上长枪,要去一枪了结那个狗东西。

    不过,却被李奇维拦住了。

    “三哥,不必着急,现在既然搞清楚敌人的底细了,也就不用害怕了。”

    “如今我们在英国境内,给他罗福玉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来刺杀我。”

    “而且,他远在海外,光杆司令一个,手底下肯定没有多少人马,我们还有手枪在身,完全不惧。”

    “哼哼,越想刺杀我,我就越要把动静搞大,看他怎么办。”

    于是,李奇维把红儿也叫过来,对两人嘱咐了一番。

    红儿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他们住的地方是英国的重要学术之地,各种治安政策很好,不用担心罗富玉那群人。

    而且还有李三坐镇,更是安全无忧。

    虽然红儿经常和他拌嘴,但很清楚他的实力。

    随即,李奇维就让李三和红儿各自去忙了,他又看向信中另外一件事。

    李奇维父亲在信中说,他不知道李奇维在英国闯出了什么名头,前段时间有好几个年轻人想拜访他,询问物理学者李奇维的事情。

    父亲以暂时不知为由应付过去,顺便想问问李奇维到底怎么回事。

    李奇维看完后,莞尔一笑,看来自己的名气已经传到华夏了。

    不过这时候能找上门的,肯定都是富家子弟,不然接触不到这些信息。

    这样也好,对于这些人而言,出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这很有利于星火计划的开展。

    于是,李奇维开始写信,告诉父亲接下来该怎么做,以及等候自己的通知。

    这件事他准备通过写信传达,而不是电报。因为电报太贵了,堂堂的李大少也不敢经常发。

    他还准备留着钱干大事呢。

    ......

    (注:实际历史上驻英大使是罗丰禄,为了剧情需要,作者加工了一下,就当是蝴蝶效应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