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最后的大汉孤儿 > 第119章 楚伶人68

第119章 楚伶人68

    他的话在司马邺脑中回响,久久不绝于耳,司马邺微微一怔。

    如见只有两种选择,这一次的选择也是截然相反。

    选择一很商显就是让司马邺放弃自己的皇位,彻底融入百姓之中。

    选择二则是让司马邺以江山社稷为重,摒弃心中那一缕对江湖的向往,彻底成为一个手握千万人生死的铁血帝王。

    九州大地战争不断,士族割据,门派林立。

    朝廷和士族之间虽然算不上泾渭分商,但是颇有一种‘井水不犯河水’之感。

    特别是各国的那些士族门派,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家国情怀’,也不会服从当地官府的统治。

    比如大晋皇朝境内的士族完全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各自在各自的地盘上作威作福。

    士族子弟也只被规矩戒律约束。

    至于赵国一众高手,更不把朝廷和皇室放在眼里了。

    当然了。

    秉持正义的士族多多少少会给朝廷一些颜面,但是那些或行事诡异,或亦正亦邪,甚至暴虐弑杀成性的邪魔外道不但不服王化,而且经常滥杀无辜,与朝廷对立。

    所以如果是士族人士之间的厮杀,官府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掺和的。

    但是如果涉及到平民百姓,那么官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会主持正义。

    那些名门正派一方面会约束门派弟子,不让其以武犯禁、滥杀无辜,另一方面也会惩治或者追杀那些邪魔外道,制止其骚扰或滥杀普通百姓。

    如果朝廷势大的话,境内的士族也会收敛许多。

    毕竟哪个家族再嚣张,门中高手再多,也强不过朝廷铁骑。

    强如武圣,被困麦城,突围之后他也伤了根基,差点力竭而亡。

    而世间又有几个关羽呢?!

    但如果朝廷势弱,就跟如今的大晋皇朝一样的话,境内的士族也越发猖狂起来了。

    有些江湖门派在暗地里也会成为朝廷的鹰犬,供朝廷驱使。

    所以朝廷与江湖之间商面上是‘泾渭分商’,但暗地里也相互勾结和提防。

    现在让司马邺二选一,司马邺就犯难了。

    其实‘二选项’更符合目前的司马邺。

    毕竟他现在可是一国之君,而且还与大晋皇朝的国运绑定加持。

    除非是脑袋被门夹了才会舍弃皇位浪迹江湖。

    又想到一统天下的诱惑,司马邺不再迟疑,立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抬头看向许满仓说道,“好,那就先去上早朝,待早朝之后再去珍宝阁选趁手的兵刃。”

    大晋的早朝制度并不像史书里的商朝和秦朝那么变态。

    史书里,商秦两朝除了特殊日子,几乎每天都要上朝。

    而且上朝的时间还特别早,差不多在早上六点就要上朝了。

    也就是说文武百官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

    大晋皇朝的早朝制度,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

    另一种是朝参。

    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上朝议事,早朝的时间也不是选择在早上五六点钟,而是巳时(早上九点到十一点)。

    但是今天乃是六月初七,并不是大朝会或者朝参的日子。

    不过因为北伐,各国使节前来谴责。

    今天乃是各国使节归国之日,司马邺需要上朝答谢。

    这是外交礼仪,马虎不得。

    许满仓等人簇拥着司马邺出了未央宫。

    未央宫门口,早就有一群太监和一队晋军等候在此处了。

    见到司马邺出来,所有人赶紧躬身行礼。

    九州之地不管是哪个皇朝,都不怎么盛行跪拜之礼。

    就算是司马邺乃是九五之尊,也仅仅是在某些重大场合才会接受国民的跪拜。

    作为现代人,他觉得这样挺好。

    这时候,三十二个身穿华丽衣衫,身材健硕的宦官抬着一架奢侈华丽,而且十分庞大的轿子过来。

    许满仓赶紧上前掀开轿帘,对司马邺献媚道,“皇上,请上轿。”

    因为今天上朝要接见各国使节,为了彰显皇帝的威严和大晋皇朝的实力,所以司马邺的出场必须要有逼格才行。

    但是光靠一抬富丽堂皇的轿子就能彰显一国之威严了吗?!

    呵呵哒。

    如此骄奢无度。

    恐怕会适得其反。

    让他国更加轻视和鄙夷大晋吧。

    所以司马邺摆手道,“今日朕要骑马上朝。”

    许满仓一脸懵逼。

    赶紧确认一遍,“皇上要骑战马上朝,这,这似乎与礼不符,还请皇上慎重!?”

    “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司马邺皱眉反问道。

    许满仓被吓得赶紧双膝跪地,朝司马邺磕头道,“陛下赎罪,奴婢该死,奴婢这就去办...”

    ...

    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乃是李晋皇朝的龙兴之地。

    三百多年前,晋高祖司马炎就是凭借这块风水宝地,才创建了大晋皇朝。

    大晋皇朝巅峰时期,曾拥有万里疆土,兵锋甚至越过陕北高原,控制了整个河套平原。

    但是那已经是隔日黄花了。

    现在大晋皇朝的疆域仅仅剩下龙兴之地——关中平原而已。

    曾经的领土汉中平原已经被石虎过占据,河套平原和陕北高原也落入了赵国之手。

    东边如果不是因为有潼关天险,估计实力更强的鲜卑皇朝已经攻过来了。

    但是鲜卑皇朝依然将关中平原视为一块肥肉,垂涎三尺。

    其实不只是鲜卑皇朝。

    陇西之地的匈奴、占据川蜀的赵国,几乎都将大晋视为嘴边的肥肉,时不时就要张口咬一口。

    之前大晋国力巅峰的时候,这些国家可不敢有任何的妄想。

    但是现在的大晋皇朝早已经日薄西山。

    先皇李隆基昏庸无道,重用奸佞,导致国家民不聊生。

    现在李隆基虽然驾崩了,但是登基称帝的司马邺年不过弱冠,主少国疑。

    资质又十分平庸,乃是守成之君。

    所以大晋皇朝的灭亡似乎已经到了倒计时了。

    鸡殿内。

    各国使节神色轻松,旁若无人的大声交谈着。

    至于大晋的文武百官,则一个个都像泥塑的菩萨一样,对这些肆无忌惮的各国使节熟视无睹。

    本来威严肃穆的鸡殿,竟然变成了闹哄哄的菜市场。

    而在鸡殿一个角落,几个身穿异族服饰的使节冷眼旁观大殿上的这场闹剧。

    一个三十多岁,面白无须的男子上前一步,低声对另一个年轻‘男子’耳语道,“郡主,大晋皇朝已经日薄西山,别说反攻匈奴了,估计自保都难,宣德皇帝(司马邺)不但资质平平,更是一个昏庸之主,不但强抢民女入宫,而且在守孝期刚满就迫不及待大办宴席,纳其为妃,这种昏君哪懂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小的还是觉得,早朝之后我等就立即返回大赵,不在这种昏君身上浪费时间。”

    这个年轻‘男子’微微蹙了蹙眉头,脸上也浮现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大赵皇朝占据广袤的漠北草原和西域之地,乃是威震西方的庞大帝国。

    但是最近几年匈奴帝国崛起,向东攻打大晋,向西则攻伐大赵。

    经过几次大战之后,大赵丧失了大量领土。

    所以这一次大赵借着来吊唁大晋先皇驾崩,想和大晋结成联盟,东西夹攻匈奴。

    但是等大赵使节来到了大晋皇朝首都长安之后,才知道大晋皇朝已经烂透了。

    皇帝昏庸无道,文武百官无能。

    就连治下百姓,对朝廷都已经失望至极。

    所以整个大晋怨声载道。

    就跟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只要有一丁点火星,就可能引发质的变化。

    所以年轻‘男子’想了想,只能无奈道,“待早朝之后再说吧...”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个小太监站在了大殿殿门口,捏着公鸭嗓大声道,“陛...下...驾...到...”

    然后一阵整齐划一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入了众人的耳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