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以女儿身独断万古 > 第59章 一直站在桥上

第59章 一直站在桥上

    很久以前。

    大概在上辈子的时候。

    陆羽就很困惑,食铁兽这种生物为什么几乎只愿意吃竹子?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

    从老家来到这异世,甚至还问起了道,修起了仙。

    陆羽还是想不明白。

    “你就饿死吧你!”攥着食铁兽的后脖颈,陆羽将它丢进了热心少年徐陵帮它搭起来的大房子。

    这家伙真是死不悔改。

    放着这么大一片竹林不要,非得爬去观云阁扒拉仙鹤的青玉竹。

    那可是三百年前,仙鹤拼了老命从南诏带回来的母竹苗。

    为了这些青玉竹。

    仙鹤天天衔露水,引晨风,偶尔还去宗门众位师叔那里打秋风,要一些助长的灵物回来。

    就这般折腾。

    养了两百多年,也才堪堪长出来不到两百株。

    结果,自打这家伙来到寒月谷。

    还不到一年功夫,仙鹤的青玉竹就死了六株。

    这不,就在今早。

    趁着仙鹤出门采露水的功夫,这家伙又溜去观云阁偷青玉竹。

    刚折两株,就被突然返回的仙鹤逮个正着。

    理所当然又是爪子翅膀齐上阵一顿胖揍。

    然后喊陆羽过去领熊。

    “咚!”

    屁股撞在地板上发出一声沉闷轰响。

    “汪汪!”

    食铁兽龇牙咧嘴低吼一声,顶着头向陆羽冲撞过来。

    三息后。

    陆羽再度拎着后脖颈将它丢了回去。

    前些日子尚在洗髓境的她,或许还打不过这家伙,时不时更得哄着它。

    但殊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已是先天境的陆羽,会怕这种幼年期的小妖兽吗?

    陆羽礼貌地给它竖了个中指。

    然后走回溪水中继续修行。

    修行境界迈入先天境后,眼中所看,耳中所闻,身之所感,皆与筑基洗髓阶段大不相同。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先天】二字。

    何谓先天?

    以婴儿出生为界。

    胎中无识无感、不沾浊气谓之先天。

    降世之后,身体、五识被天地间的浑浊之气所浸染,此为后天。

    当婴儿逐渐长大,踏上修行路,并逐步完成补漏,洗髓等一系列过程。

    最终架起天地之桥,联通身体与外界天地,使先天之海内的元精实现生生不息之循环。

    维持这种循环不断的状态便被称为【先天境】。

    如果说胎中的先天是一种弱先天。

    那于此污浊之世,褪尽体内杂质,且躯体与五识再也不受世间污浊侵染的先天,则被称之为大先天。

    也就是由修道者能够真正掌控的先天状态。

    在这一境界,最重要的就是天地之桥。

    它是沟通体内世界与体外天地的桥梁,也是修道者打通尾闾三关,进入元神海的重要保障。

    天地之桥一旦受损或者断裂。

    修行者便会再度失去与天地自然的关联。

    此时空有先天体魄,而无先天之生生不息。

    体内元气沦落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修道之路也将就此断绝。

    所以当初在天然宫,曹教习在给陆羽他们讲解先天境修行基础常识时。

    讲过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如果能进入先天境,一定要保护好各自的天地之桥。

    因为天地之桥也叫长生桥。

    它一旦断裂,几乎没有再重续的可能。

    陆羽当然认同曹教习的话。

    也很想将它保护起来。

    但她找遍体内四肢百脉,始终都没有找到那座“桥”。

    先天元精海没有。

    十二正经没有看到。

    五脏腑空空如也。

    所以,她的“桥”呢?

    心念在体内犁过三遍后,陆羽终于确定她没有天地之桥。

    按说,没有长生桥,存在于天地自然之间的先天灵气就不能进入体内,也无法转化为先天海内的元精。

    但她的确感受到了灵气在体内的汹涌。

    这,又是什么原因?

    于是,当她将心念落入元精之海。

    看到头顶上空,那仿佛要将她彻底埋进去的鹅毛大雪时。

    陆羽终于明白。

    原来,这片广袤无际,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的先天之海。

    就是她的天地之桥,也叫长生桥。

    从始至终。

    她一直站在自己的桥上。

    静静漂浮于穹顶最高处的那本【道德经】,打通的也从不是什么元精海与外界天地的屏障。

    而是从一开始。

    那道屏障就不存在。

    有的,只是笼罩在天地之桥上方,阻挡了她“视线”的层层迷雾。

    纷纷扬扬的,漆黑色的雪,从她出生起就一直在下。

    飘飘摇摇。

    一直下到她十七岁的今天。

    她的境界,自始至终就在先天。

    而她要做的,只是一步一步走完筑基、通脉、炼脏、洗髓的所有过程。

    然而一念起,而先天成。

    知道这个结果,陆羽心中没有丝毫波动。

    好吧,还是有些开心的。

    她低头看向潺潺溪水中,那张清净淡雅的容颜。

    “你真好看啊!”

    微微歪头,陆羽开心地笑了起来。

    只是很快,她就收起笑容。

    修行逾千载,长生途漫漫。

    一个位于道途起点的区区先天境,实在没什么可自得的。

    收回流散的心神。

    陆羽手掌轻翻,一本古朴的线装书出现在她手中。

    封面上用燕文写着七个大字:

    【太阴飞雪玄灵阵】。

    中品阵法类道术。

    先前陆羽一直以为藏经阁的道术都刻录在玉简上,直到被她发现这本藏在二层角落的线装书。

    柳师叔的解释是,刻录在玉简上的道术一般只能被使用几次。

    刻录这种玉简对刻录者的消耗也更少。

    而凡是能被录之于纸,具有长久保存价值,能被反复学习观看的道术,则需要刻录者付出更多的代价。

    相应地,这种道术也更加珍贵。

    消耗两万道功,陆羽也只是换来了它十五天的使用权。

    十五天后,她需要原物奉还。

    至于说拿给其他人看,那更是别想都别想。

    记载道术的书籍并非由普通纸页制成,借出时,覆盖藏经阁的阵法会将借阅者的身份信息录入书籍。

    此后十五天内,只有借阅者才能看到书中文字。

    其余人等,皆只能看到一片空白。

    【太阴飞雪玄灵阵】。

    以太阴元石为阵枢,召引月华,化作漫天飞雪,冻结、封绝阵法范围内一切天地生灵。

    描述毕竟只是描述。

    威力究竟如何,还要看主阵者的修为境界、阵法熟练程度,以及最重要的阵枢:

    【太阴元石】。

    太阴元石陆羽自然是没有的。

    这东西太稀少,只有在太阴星月华最盛的时候,于极阴之地的最高点,才有可能找到婴儿头颅大小的太阴元石。

    但没关系,找不到太阴元石,陆羽还有其它替代物。

    这是早在藏经阁借书时,她就已经想好的。

    没错,就是四月初九那天,被陆羽送往落雪峰天工阁,如今应当已经炼好的。

    来自十一年前七月三十的雪夜,她筑基成功时从头顶折落的梅花枝。

    得益于某种暂未知晓的原因。

    那支梅花自然脱落后,又在她的玉牌空间中呆了十一年零九个月,再取出来时却依旧生机勃勃,英姿不减。

    为了留住这段缘。

    陆羽选择消耗二十万道功,将它炼成灵物。

    此后,它将不再受制于天生地养的大道约束,可以由陆羽带着它走遍大江南北、九州七岳。

    直至它生出灵智的那一天。

    梅性属寒,又兼具木行生生不息之特性。

    足以胜任【太阴飞雪玄灵阵】阵枢。

    当然,深谙【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之道的陆羽,自然还有另外一手准备。

    右手轻翻。

    心念微动。

    一缕极致冰寒的气息自陆羽体内散发开来,方圆五丈内的溪水瞬间结冰。

    极寒之意拂过林间,所有鸟兽瞬间躲得远远的。

    陆羽前方不远处的小房子内,食铁兽懵懵懂懂探出头,脑袋上挂满了冰渣子。

    收回心念。

    笼罩林间的寒意也缓缓隐没在陆羽身体之中。

    心念落入先天之海。

    在无尽雪原的某处,陆羽找到了一片约莫有十几丈大小的雪原。

    其余地方的雪都是漆黑色,而这片区域内的雪原,却呈现出淡淡的冰蓝色。

    而这些冰蓝色的雪,就是洗髓境时,附着在她身体发丝间的,寒月谷下方冰寒灵脉内的寒意。

    陆羽没有将它们吸收。

    而是和自先天海上空飘落的那些冰蓝色雪花,一起搬运到了这里。

    平时出行在外,她只以木行元气做事和应敌。只要不引动这片雪原,她身上的那股清冷感便会自然隐没。

    ……

    四月二十三。

    陆羽接到清玄真人传信。

    明天一早,也就是四月二十四日上午巳时。

    她需要去往景阳峰。

    并于午时许,在天然宫登仙台,接上本次执行任务的年轻弟子们一起下山。

    将这些弟子送至绣平府越凉县后,她则孤身前去济州府出席斋醮法事。

    一切事了,她会在济州府等地停留至六月中旬,与宗门参加中域五国论道交流会的弟子们一起北上宋国。

    到达宋国后,她会与其他人分道扬镳。

    宗门弟子留在宋国参加论道交流会。

    而陆羽自己则继续北行,跨越三万里山河,最终到达位于大梁国崇北道境内的佛门禅宗北圣地——天水寺。

    将迦叶大师遗骨与【菩提本愿经】交予天水寺后,她这趟游历才算告终。

    “也不知需要多少年月?”陆羽在心中默默想道。

    四月二十四。

    卯时。

    陆羽准时醒来。

    洗漱,穿衣。

    整理行囊,带够换洗衣物后,她提着一只竹篮绕过屋子,向着竹林深处走去。

    “你记得看好家,别让乱七八糟的家伙跑进来,听到没有?”

    陆羽蹲在食铁兽的小窝前,将手中竹篮放在窝前,拍着它毛茸茸的后背叮嘱道。

    食铁兽哼哼几声,扭过屁股留给陆羽一个宽阔的后背。

    显然,它还在为陆羽前几天冻坏它竹子的事情生气。

    “我听说大梁国天水寺有一丛五百年前的紫灵竹,如果你答应好好看家,我回来的时候就帮你要几株竹苗。”陆羽蹲在热心少年给它搭建的小屋前,摸着它的脑袋诱惑道。

    果不其然。

    听到紫灵竹三个字,食铁兽瞬间转过身来,目光炯炯看向陆羽。

    “咩咩?”

    听到这声类似羊叫的声音,陆羽没忍住笑出了声:“放心,我陆清羽是谁?青云宗清字辈师叔,先天境绝顶高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绝对不会哄你的。”

    陆羽语气坚定连连点头保证,胸脯拍得震天响。

    “咯咯咯!”

    食铁兽愉快地叫了一声,叼走了竹篮。

    知道它已经答应。

    陆羽起身,朝它轻轻挥手作别,然后御风去往观云阁。

    白鹤正在那里等她。

    这次前去绣平府,因为要带着那些洗髓境弟子们一起,而陆羽又暂时没法带人。

    所以只能麻烦仙鹤载他们一程。

    “唳!”

    清澈嘹亮的鹤鸣声中,陆羽坐在仙鹤背上,离开寒月谷,朝着青云宗正东方飞去。

    景阳峰天然宫就在那里。

    ……

    四月二十四上午的天然宫,显得分外嘈杂和热闹。

    这份嘈杂与热闹的源头,来自于这群孩子们对即将下山执行任务的憧憬和渴望。

    他们之中少的,已经一年多没离开过宗门。

    更有甚者,因为修行境界缓慢的原因,自打上山后就没离开过山门。

    虽说陈教习已经三番五次强调这次下山是除妖,可能会有危险,但这些少年们只听到了“下山”二字,又有多少人会留意或者说重视这个任务的主体:

    除妖。

    “大家不要吵,都安静点。”陈一简双手举在半空,试图劝说修行广场上的少年少女们停止说话。

    然而,他的想法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陈教习,来接我们的是哪位师叔啊?”

    “陈教习,那位师叔凶不凶?”

    “听徐陵的室友说,那位师叔长得非常丑,而且嗓子跟破锣一样,是不是真的?”

    “陈教习,要不你带我们去吧!”

    “陈教习,王仓说他喜欢程兰……啊……救命……”

    “……”

    看着因为打闹乱成一团的修行广场。

    陈一简却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轻轻说道:“那位师叔啊,我也有十余年没见过了。”

    场下的许多男孩子们没有注意到,但部分心细的女孩子却发现,她们的陈教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浓浓的怀念。

    巳时初。

    陈一简宣布下课,然后带着即将下山的几个少年走出天然宫,前往登仙台。

    巳时三刻左右。

    “唳!”

    一声清亮鹤鸣自崖外响起。

    陈一简与几名少年齐齐抬头望去。

    如天河奔马般的滚滚云层间,一只仙鹤破云而出。

    仙鹤背上,站着一位青衣女子。

    一身淡青色广袖道袍,三千青丝流散于漫天云海,远远看去,恍若神仙中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