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红楼新续之黛玉归途 > 第二回 为祈福暂居华法寺 得消息托庇北静王

第二回 为祈福暂居华法寺 得消息托庇北静王

    到了九月,眼看快到林如海的忌日,黛玉思念父母,茶饭不虞,贾母正在着急,刚好北静王妃登门拜访,言谈中说道正是自己父亲冥寿,要去法华寺抄经祈福,贾母到:“我故去的女婿忌日也要到了,我这里正要安排我外孙女去家庙给他父亲祈福呢!”北静王妃连忙说:“林姑娘好人品,我也见过,不如让她跟我去法华寺吧,那里是皇家寺院,更加清净些,对林姑娘好,我也有个伴不是?”贾母觉得正和了自己的意愿,心中高兴,连忙叫紫鹃雪雁收拾黛玉的东西,准备好跟北静王妃去法华寺祈福。

    到了九月初六,府门外报北静王府的车轿已在等着了,于是紫鹃扶着黛玉,雪雁拿着随身包袱,告别了贾母宝玉及姐妹人等,蹬车而去。

    行走了半日,终于到达法华寺,因为是皇家寺院,倒是庄严清净的多,王妃已经先到,安排了她的贴身丫鬟在门前迎接,并把黛玉三人安排到寺院后面的西厢房,自己住东厢,两人日日能见面,又互不干涉对方。因北静王妃只比黛玉大三岁,又同是书香门第,所以两人脾气性格倒很合得来,闲暇时间,黛玉和她谈诗论画,率真俏皮的性格渐渐露出来,王妃更是喜欢,紫鹃只觉比在潇湘馆过得还轻松。

    一日晚间,王妃贪恋月色如水,感染风寒,黛玉甚是着急,倒比旁人还要尽心,紫鹃又是长期服侍黛玉生病的,颇有经验,让王妃少受了好些罪。王妃本也是孤单一人,又无兄弟姐妹,对黛玉就格外亲重,在王妃的建议下,两人义结金兰,王妃身边的丫鬟随从都视黛玉为主子一般。

    这日抄经后,紫鹃害怕黛玉肩颈不舒服,就劝说她在小小的后院走动走动,两人正在矮墙边看一株秋兰,却见雪雁慌慌张张进来:“姑娘!姑娘!”“什么事这样慌慌张张的?”雪雁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院门边就出现了北静王妃急匆匆的身影:“妹妹,快叫丫头们收拾行李,我们马上离开这里!”然后不由分说,就催促紫鹃雪雁收拾行李。又看黛玉疑惑不解,赶忙拉着她上了自己车撵,“上车我告诉你”

    原来,不知怎么回事,忠顺王爷听闻林如海之女寄养在贾府家里,又是多才多艺,昨天在下朝后找到贾赦,想让林黛玉嫁给忠顺王世子做侧妃,刚好被北静王听见,北静王赶忙派人给贾母报信,同时也让家人赶到法华寺告知王妃,让林姑娘有个心理准备,王妃早已听闻忠顺王世子,是一个暴虐成性、整天眠花问柳之徒,自然觉得不妥,先做主送走林黛玉,免被骚扰,再和北静王商量对策。

    王妃的辇舆并没有走回京的官道,而是驶进更偏远的西山北静王府的一个庄园,北静王妃看着随从把黛玉一行人安排好了,又留下四个护卫,只叫好好守护林姑娘,并等候消息。

    再说贾赦一听可以跟忠顺王攀上关系,连连点头同意,又被忠顺王的长史令拉去喝了酒,至午后才欢天喜地回到家里,来不及换朝服,就赶到贾母的上房,准备报喜。却见贾母上房热闹非凡,北静王和王妃端坐在上位,贾母坐在主位,旁边邢王二夫人及众孙媳孙女相陪说着话。见贾赦进来,贾母喜笑颜开地说:“又来一个,今天可真是大喜日子。”贾赦心想,消息好快,难道是二弟知道了,赶回来抢先报喜,抢他的功劳?这样想着心中就有些不喜,也不敢流露出来,连忙给贾母请安:“今天的喜事正是儿子和忠顺王商量的。”贾母详装不知,笑着说:“北静王和玉儿有这样的缘分,真正难得,不仅让玉儿入了玉牒,还请旨今上,封了玉儿为郡主,从今儿起,我们玉儿就是北王府的姑娘了。”贾赦吃了一惊:“不是和忠顺王府结亲吗?”

    “怎么又是和忠顺王府结亲?接的什么亲?”贾赦于是就把忠顺王府想娶黛玉为世子侧妃的事说了。贾母笑起来:“可不行了,你要好好去和忠顺王爷赔个不是了,以黛玉今日之身份,是做不得侧妃的,除非正妃,不过听说忠顺王世子已有正妃了,可不要去得罪了世子妃的娘家赵侯爷”贾赦无可奈何,只好想着怎样去给忠顺王解释,推掉这份婚姻。

    哪里知道,第二天贾赦去和忠顺王府推掉这件事,却激怒了忠顺王世子元凯。这元凯长得玉树临风,家境又如此高贵,早已养成唯我独尊的脾气,又风流成性,再加上自己父王在朝权重,认为没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何况一个故去老臣的孤女。更没有把逐渐失势的贾府放在眼里,于是带着一众家兵赶到荣国府,蛮横要见林黛玉,门房惶恐,说:表小姐并不在家,去法华寺祈福去了,于是又带众人赶到法华寺,结果林黛玉也不在,法华寺的僧人并不知道林姑娘去了哪里,这个混世魔王大闹法华寺一阵,悻悻然离开。看到这里,读者是不是感到北静王妃的聪明机警不是?

    再说当今圣上看了北静王的奏表,请旨让已故林如海之女林黛玉认在北静王族下,以慰对恩师林如海的在天之灵,圣上想到林如海的功绩,又怜惜只留下这点骨血,自己也正有拉拢北静王的想法,不如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奏表,同时更是册封林黛玉为郡主,大大超出了北静王的奏表。北静王妃这才把黛玉接回,先在王府居住几日,然后又陪着黛玉回到贾府。

    贾母带着贾赦、贾政、贾珍以及夫人媳妇,黑压压一片在荣国府大门前迎接北静王伉俪和新封的黛玉郡主,远远看见王府的轿辇缓缓而来,大家连忙下跪迎接,轿辇停稳,黛玉就匆匆下轿,快步上前扶起贾母,北王和王妃在后面缓缓走近,又免了其他人的礼节。北王对贾赦贾政说:“赦老,政老,当今圣上洪恩,让林姑娘入了我北王府的族谱,林姑娘就是我水溶的妹妹了,这几日府里正在给妹妹修缮住的院子,妹妹也希望这段时间能在贾府居住,多陪伴陪伴外祖母,以尽孝道。所以,妹妹这些日子就要叨扰贵府,这里有五百两银子,用着这些日子妹妹在府里的开销,以及按照礼制给妹妹增加的随从仆人的开销。”贾母听见这话,心里一阵悲喜交集,悲的是,自己嫡亲的外孙女竟然入了别家的门,和自己也会渐行渐远。喜的是,黛玉总是能够在自己垂暮之年、无力再保护之际,有了保护的后盾,这样想着,一把搂住黛玉,身体也微微发抖,黛玉也感同身受,泪眼婆娑,紧紧依偎在外祖母怀里。贾府众人看着,也有欢喜的,也有伤感的,也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众生百相。唯独宝玉开心得不得了,心想这下好了,看还有谁再敢对林妹妹造谣生事的。再看看站在远处的林黛玉,越发显得纤柔飘逸,心里一阵阵欢喜。

    王爷和王妃并没有进府,王妃拉着黛玉的手,有些依依不舍,约好来接黛玉的日子,也就告辞而去。贾母这才握住黛玉的手,一起走进大门,回到大厅一一就坐。贾母看着一脸兴奋的贾赦贾政,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说:“今天迎接玉儿回家,大家都辛苦了,现在我们和北王府更加亲密了,是好事,但也是要大家更加谨慎,不要在外面作威作福才好,以前在外张狂些,最多丢了自家的脸面和名声,现在开始,北王府的脸面和名声可是丢不起的,大家要学会低调怀柔。”贾母又眼光一闪,轻轻扫过薛姨妈和宝钗,扫过王夫人,然后紧紧盯住贾政的眼睛,“一些相关亲戚也要叮嘱到位,不要在外面打着我们贾府的名义,惹些人命官司,”又把眼睛转向贾珍:“珍哥儿也要叫下人们收敛些,聚众赌博、欺民霸市的事情以后最好不要传到我的耳朵里,我老了,管不了你们了,一旦哪天你们无法无天,惊动朝廷,我同样也保不住你们的,玉儿也保不住你们,北王府更保不住你们,宫里的娘娘还会受到你们的牵连。”贾母越说声音越高,完全把这些的得意忘形的劲儿打击了个一干二净。

    看到大家有的畏畏缩缩,有的又不服气的样子,贾母失望之极,摆摆手:“希望能记住我的话,大家散了吧”

    贾赦、贾政、贾珍等退出来,都不以为然,觉得贾母太过谨慎,把好端端扬眉吐气的事情说得耸人听闻。

    大厅里留下的女人们都看着贾母,不敢出声,倒是黛玉摇了摇贾母的手:“老祖宗放心,舅舅哥哥们会记住的,您老开心一些。”又转头对王熙凤说:“凤姐姐,你手上的茶凉了没有?”凤姐马上满面笑容递上茶来“老祖宗喝口热茶润润口,今儿个妹妹回来,大家高兴,我吩咐厨房里做了妹妹最爱吃的苏州点心,大家一起尝尝。我可馋猫似的等了好久,肚子早就抗议啦”说的在座的都哈哈大笑。于是忙忙吩咐丫头们端上点心,一家子开开心心吃点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