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 第41章 远征楼兰

第41章 远征楼兰

    早在多年前皇帝就有心征伐西域之地,以断匈奴右臂。

    只是因为彼时河西四郡刚刚建立,西羌也是不断袭扰河西地区。

    大汉若是征伐西域,仅仅是后勤补给就是难以承受之重。

    好在经过这几年的经营,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将军李息已经击溃了河湟地区的西羌人。

    小月氏人也已经臣服于大汉,大汉还以小月氏人为主建立了湟中义从(雇佣兵)。

    河西四郡的屯田也已经初见成效,仅仅是最西边的敦煌郡就已经有了三万屯垦之民。

    开垦的田地已经高达百万亩。

    敦煌郡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拥有一定的余粮以供军需。

    不但如此,大汉还修筑了两座名留后世的关塞。

    一乃玉门关,二乃是阳关,从两关出兵,大大缩短了远征的距离和难度。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大汉对西域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韩奉还在云阳县谋划如何才能加入远征西域之战时,皇帝已经决定征伐楼兰与姑师两国。

    楼兰和姑师这都是吐火罗人,与凯尔特人、日尔曼人相近,头发金黄、眼睛蓝、鼻梁高、须髯浓密。

    夏商时期,吐火罗人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东迁,在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相继建立了龟兹、楼兰、焉耆、姑师等国。

    至于雅利安人进入西域的时间要比吐火罗人晚一些。

    雅利安人在西域之地的扩张也止步与轮台。

    楼兰、姑师、焉耆诸国如今的主要人种依然是起源于北欧的土火罗人。

    龟兹与轮台国则属于是雅利安人,龟兹国如今的王室乃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后裔。

    这一次皇帝欲征服的楼兰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乃是大汉西出的第一国。

    楼兰国地处盐泽(蒲昌海、罗布泊)旁,位于孔雀河下游,是塔里木盆地东出入口。

    处在大汉与西域交通必经之道上。

    楼兰国所处之地,就是后世的罗布泊地区。

    不过与二千年后不同,此时的罗布泊却是一个水草丰茂,覆盖着大面积森林和湖泊的地区。

    仅仅是水域面积就达到了两万平方公里。

    罗布泊的湖水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来自天山山脉方向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二是昆仑山脉方向的车尔臣河;三是祁连山脉方向的疏勒河。

    其实一直到后世的西元1959年,罗布泊湖面仍然高达5350平方公里。

    从罗布泊逆孔雀河西北而上,沿天山南麓走,这是丝绸之路北线;如果逆车尔臣河西南而上,沿昆仑山北麓走,是丝绸之路的南线。

    罗布泊是河流汇聚之地,楼兰也成了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从博望侯张骞凿空西域后,楼兰作为东来西往贸易中转站,迅速繁荣起来。

    不过此时楼兰与西域诸国却是匈奴的附属国。

    正是有了楼兰为代表的西域诸国提供的财富,匈奴人才能在龙城之战后迅速恢复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方才下定决心远征楼兰诸国,以断匈奴右臂。

    元封三年四月,武帝正式拜赵破奴为匈河将军,拜王恢为中郎将,骑都尉李广利为监军。

    领一百羽林郎,七百属国骑兵,一千北军,一千边郡兵,三万郡国兵出征楼兰与姑师。

    四年前赵破奴率两万骑兵,从金城郡令居塞北上击胡,因对匈奴人的情况不明因此无功而返。

    这一次出征赵破奴显然吸取了四年前的教训。

    接待皇帝的诏命后,他立即把王恢和李广利请了过来。

    “王公可知这楼兰和姑师两国的虚实?”

    赵破奴一见王恢就直言相询。

    王恢参加作为汉使出使过这两国,因此对两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当下就向赵破奴和李广利介绍起这两国的情况。

    “这楼兰与姑师皆是小国……某出使两国之时亦打探过两国虚实。”

    “这楼兰国当有编户齐民者1570户,口14100人,控弦之士2912骑……另有材官若干……。

    “姑师国亦与其相若,当有1544户,口12381人,控弦4144骑……”

    “这楼兰倒也罢了,其国并无甚险要之地,其兵亦弱……”

    “不过那姑师之兵,战斗力在西域诸国却颇强。”

    “某出使西域时亦多受其袭击……其国都交河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东南通敦煌,南通楼兰、鄯善,西通焉耆,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这交河城在西域,乃至全天下都是独一无二的,此城不是按照一般城池那样,用砖瓦土石垒起。而是在位于两河中间的岛屿台地上,一寸一寸向地下硬掏出来的!地势非常险要。”

    “若是其据城死守,恐难以强夺……”

    王恢想到交河城的险要,不禁连连叹息。

    李广利此时出言道:“天下竟然有如此险要之城?”

    王恢摇了摇头:“交河城之险要实在难以以言语形容!”

    赵破奴此时也陷入沉思之中,半响之后他出言道:“若是如此……以某之见唯有出奇制胜!”

    李广利此时也是颇有进取之心,他闻言道:“赵将军所言甚是,如今陛下予我等之兵构成颇为复杂……”

    “既有来自六大属国的属国骑兵,又有北军,还有山东郡国兵。”

    “沙漠里行军极易迷路,骑兵可以带干粮和水袋,战马却无法两天不喝水不吃草。”

    “我军只能分兵多路,一支队伍最好不超过两千人。”

    王恢也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某以为破楼兰七百郡国兵足以……”

    赵破奴思忖一番后,也认为两人所言在理。

    因为赵破奴当年就曾经跟随霍去病作战,战法灵动迅速。

    因此三人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由赵破奴和王恢两人领七百属国骑兵轻骑突袭楼兰。

    李广利则留在后面,统率剩下的三万多军队。

    商议已定,很快就开始了行动,三日后赵破奴与王恢率七百属国骑兵出了玉门关,先北渡疏勒河,再沿河西进。

    好在这个时期西域的环境还是比较温暖湿润的,因此路并不难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