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 第93章 耕战为基

第93章 耕战为基

    实际上韩奉也没有想到积石山以东地区有如此多适合耕作的土地。

    不过随即他就想明白了,这个时代可是正处于高原的温暖时期。

    温暖的气候使得高原上许多河谷的自然环境状况都要远远超过后世之时。

    韩奉这时想到了后世立国于高原的吐蕃帝国。

    根据后世的研究推断吐蕃帝国的人口当在1200万上下。

    这样的人口规模可是达到了高原承载人口的巅峰。

    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高原上也没有这么多人口。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温暖的气候使得高原上有许多地方都适合进行农牧业生产。

    韩奉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本研究吐蕃帝国的书。

    书名他虽然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还清楚的记得,上面的一个观点就是气候对吐蕃的影响。

    吐蕃帝国崛起正是立足于7-9世纪时的温暖气候。

    九世纪以后随着气候的变化,高原的气温骤降,许多原来适宜进行农牧业生产的地方,都变得不适以人类生存。

    高原再也无法养活如此多的人口,从而导致了整个吐蕃帝国的崩溃。

    这时韩奉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后世时曾经去过的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

    遗址在后世阿里扎达县札不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

    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

    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札不让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皮央等,均有大量文物遗存。

    阿里地区在后世之时也算是比较有名了,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很多地区都是无人区。

    韩奉当时在见到古格王国遗址之时就颇为疑惑。

    在如此贫瘠的地区为何会有如此的一座古城。

    出于好奇之心,韩奉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才知道原来阿里地区在汉唐之时四季温暖如春,与后世云南昆明的气候颇为相似。

    即使是到了十世纪之时,气候虽然已经不如汉唐之时,但仍然是一个适宜进行农耕的地区。

    只是随着气候的继续变化,这一地区方才变得难以进行农业生产。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

    阿里地区许多地方也慢慢变成无人区。

    “君侯,如今咱们不缺地也不缺人正好可以大干一场!”

    刘刚搓着手嚷嚷道。

    韩奉点了点头,虽然他有心前往西域,但这并不妨碍在此地发展。

    把此地建设好了,反而更有利于今后在西域的发展。

    丝路贸易在西域有南北两条路线,其实在入关之后也是有两条路线的。

    除了走河西走廊,也可以走西海沿着峡谷往西经过婼羌之地进入西域。

    宋时河西走廊被西夏占领之后,宋与西域的贸易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吐蕃帝国灭亡之后曾经一度兴盛起来的唃厮啰王国就是依靠这条丝路而兴起的。

    依靠丝路贸易的收益,唃厮啰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并采取联宋抗夏的政策,成功击败了西夏王国,熙、河、洮、岷、叠、宕、湟、鄯、廓、积石等州军的吐蕃部落都集合到唃厮啰的旗下,连原来投靠西夏的一些吐蕃部落都纷纷反正归蕃。

    一些被西夏打散的回鹘部族也归依到唃厮啰的麾下。

    唃厮啰王国的幅员迅速扩大,号称三千余里,直接与北宋、西夏、回鹘、于阗、卢甘等国相连,人口达到一百多万户,达到了吐蕃分裂后的最盛状况。

    青塘城的规模和人口也达到了历史之最,甚至超过了西夏首都兴庆府。

    如今韩奉手中的资源和条件并不比唃厮啰掌握青海之时稍差分毫,而且气候环境反而更好。

    “君侯,下吏以为只要妥善处理好西羌,此河湟之地就是天赐之地!”

    宋华也出言赞同刘刚。

    韩奉点头道:“诸君所言甚是,某计划……”

    韩奉随即把自己的初步计划向众人仔细讲了讲。

    韩奉计划首先收拢投降和俘虏的西羌之民。

    然后再以汉羌杂居的方式,使羌人融入大汉。

    当然这個过程会比较久,不过韩奉相信三代之后就没有羌汉之别,只剩下汉人这一个名字。

    当然建设西海河湟并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只要给予羌人合适的利益,现在他们就可以为韩奉所用。

    这一点在韩奉看来并不难,羌人如今最希望的是什么,若是去询问羌人,十个羌人怕是有九个的回答是吃饱饭。

    因此要控制羌人,使羌人为我所用,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可以了。

    那么如今韩奉缺粮食吗,有着金日磾和大汉的支持,至少暂时是不缺的。

    待到河湟之地被开垦出来后,河湟谷地所产的粮食不但可以养活整个河湟西海地区的人口,甚至还会有大量的富余。

    “诸君,皆下来两个月咱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开垦田地……”

    “只要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诸君辛苦一些,某希望夏播之时,西都的耕地能够增加到三十万亩,诸君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韩奉面色严肃的看向众人。

    宋华当即表态道:“君侯放心,只会多不会少!”

    韩奉闻言点了点头,“咱们要尽量激励其羌人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三万羌人战俘……”

    说到这里韩奉看向宋华:“辛苦宋长史……三日内制定一个具体的垦荒以及激励计划!”

    宋华拱手道:“下吏遵命!”

    韩奉点了点头,随即转向刘昆和韩江:“刘军侯,韩军侯,军队亦不可放松……强大的军队亦是咱们行事的保障……”

    韩江与刘刚抱拳道:“君侯放心,若是有差错,下吏当提头来见!”

    韩奉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刘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