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可亡汉不能亡 > 第五章 尽忠职守的秘探带来的思考

第五章 尽忠职守的秘探带来的思考

    第二天刘天佑打算照常去铁匠铺那边操练,却被母亲拦住,张氏拉着天佑的手说:“我苦命的孩子,为娘差点害了你啊!”“娘,是敌人太狡猾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娘不必自责。”张氏继续说:“之前你说的对,是娘没考虑到出现极端情况的后果,这个后果为娘承受不起。这事等你爹回来,我定要叫他好看!还有你昨天受惊了,今天就别去操练了,昨天刘八说的那些话,等你爹回来,让他带你进祠堂,从头到尾都告知于你!”天佑安慰了母亲一会,还是去了铁匠铺。

    到了铁匠铺,钱师傅就告诉天佑,刘八还在耗着,啥都不说,许师傅跟刘军昨夜跟刘八耗着,现在睡觉去了。刘天佑顺口打听了一下许师傅的大名,许二蛋….怪不得所有人都许师傅、许师傅的叫着。进了内院,海波还没来,天佑就自己操练起来,过了一会海波才过来,见到天佑已经操练的浑身是汗,就说:“昨天经历了那么大的事情,以为你受惊了,今天不来了呢。”其实刘海波以前是对这个不合群、爱玩鸟的弟弟是看不上的,经过这几天一同的操练、拜师跟昨天的大场面,现在变的挺佩服天佑了。天佑说道:“闲着也是闲着,而且经过了昨天的事情,觉得有个好身手真的太重要了,我要练的跟你一样健壮。”不知不觉又拍了下海波,海波自然很享受,也就抓紧跟着操练起来。

    临近中午的时候许师傅、刘军进来,刘天佑见了赶忙过去拜谢:“感谢师傅、刘叔的救命之恩!”两位赶忙扶起天佑:“当年我们本就在李总兵麾下,后来跟随族长来此,成为刘家堡护卫,保护二公子本就是我们该做的。而且千万别再说感谢的话了,我们羞愧万分,让一个探子藏在堡内这么久都没能发现,已经让他害过您一次,这次又差点伤着您,还好您是大福气之人,要是真让贼人害了,我们万死不能谢罪啊!”天佑赶忙说道:“这个探子潜伏不动作,本就很难挖出来,而且是一个潜伏了十几年的人,这与你们无关,不要朝自己身上揽责。”“二公子,刘八别的不肯说,到是说了是怎么害您掉冰窟里的。”“哦?快说快说,高烧后我一直想不起来是怎么掉进冰窟窿里去的。”“他说,您掉冰窟里是巧合,他本来是想骗您去山里,然后把你弄成掏鸟窝摔下来滚下山坡的样子的,可是你跑出去的时候真有一个大花喜鹊飞出来,你跟着跑了一段,刚好跑到堡里人弄鱼留下的冰洞附近,然后自己不小心滑倒掉进冰窟的。”“这样啊,这就是为什么义兵叔查这件事的时候,最终把他排除掉的原因吧?”“是的”刘军继续说:“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协助义兵老爷查您掉冰窟的事,就是因为各方面没关联,加上刘八跟我们在堡里里十八年了,一直很老实,而且以前一直跟您比较亲密,才最终排除掉的,请二公子责罚!”“好了,这事过去了,有些事情就是命,这就好比,你走在路边,被一个农民拿削尖的树枝捅死了,只能认倒霉。他以前讨好我,就是想从我这里刺探刘家堡的秘密,后来有需要了,就把我当成制造刘家堡混乱的工具了。”刘天佑说罢摆摆手,问另一件事:“昨天刘八是做了反侦查,故意让我等了一会才出现,我见到他从侧边树后面走出来时,特别担心他发现你,可你跟在我后面,按理说他应该看到你的。”刘军答道:“我跟踪停留的位置只能看到祠堂能开的那个门,另外的门老许都顶死了,所以只要盯着那道门就行了,而按之前的分析,刘八是要你带他进祠堂隔间的,进祠堂前您不会有危险,所以就没有继续跟踪到你们约定的那个地方,您说的那棵大树我知道,跟我停留的位置不是直线,他看不到我,而且那时我已经让老钱跟海波从另一侧绕过去了,就算刘八再等会出来,也会被老钱发现,那种情况下发现刘八,也可以确定他有很大的疑点了,一样可以抓他!”“你以前在军中是做什么的?”“斥候,16岁从军,18岁当斥候,当了5年的斥候,后来随族长来到这里。”

    由于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刘天佑对刘军、许师傅他们的军旅历程很感兴趣,各方面闲聊,问一些军队内遇到应急事件的处理方式,许师傅说他当什长的时候,千夫长跟他讲过,野外行军作战的时候如遇到一些突发的、超出预估的状况,首先要做的是确保大军安全、确保自身安全,做好撤退方案后,然后在寻机杀敌,而斥候就是大军的眼线,如前军先锋的斥候传不回消息,或者斥候都不能按期回来,那必须立刻摆出防御阵形或后撤至安全地带。刘军也认可,而且补充到:“一般斥候是遇到突发情况最多的兵种,当年刚被选进斥候时,带我的师傅就教我,先学保命术,只有保住性命才能把侦查到的情况传回军营,可由于斥候职责的特殊性,真正发挥斥候作用的时候都是大军交战的前期,既要勇于向前执行侦察任务,又要在遭遇极端危险前及时撤退,所以斥候的伤亡率很高。”

    下午边操练边闲聊的时候,大哥刘仁带了给刘义兵报信的人过来了,说义兵叔在釜山还有要事,暂不能回来,让不要担心族长那边,族长会处理好,也不会把危险带到刘家堡,让我们这些天加强堡内外巡逻即可。刘天佑感觉很奇怪,就问刘仁了:“爹跟义海叔带着一些人去了北边,义兵叔又在南边釜山那里不回来,有什么事情比刘家堡安全更重要的么?现在确认有一个秘探隐藏在堡内多年,可谁内确保没有第二个了?”刘仁也有些郁闷:“我也不清楚,只是从爹跟义海叔一起出门的情况来看,北面的事情肯定很重要,可南边有什么重要的事,真不知道。”这是许师傅说道:“会不会是琉球那边的事?”“琉球?”刘天佑很奇怪,“十年前,家族因一些事情驱逐了一些族人,正好得到日本在袭扰琉球的消息,琉球像朝廷求援,而朝廷无力派兵远赴琉球,老祖就让那些族人去了琉球,谋求一个可以生存的地方。”刘仁解释道。“那这些事应该主家处理吧?我们都偏居在朝鲜了,就这么点人,怎么感觉到处都有事?管这么多事还算是偏居么?”刘天佑感觉更奇怪了。“据说是几年前高祖去逝后,主家那边比较混乱,琉球那边最终被舍弃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能等爹回来再问了”刘仁继续解释。“那刘家堡的安全怎么保证?”刘天佑最关心的还是自身安全。许师傅此时试探性的问刘仁:“少族长,要不从那边调些人手回来?”刘仁楞了一下,随后果断的拒绝:“不行,爹爹严令我们不许与那边联系!当下还是按以前的方案,堡内多拉些人进行巡逻,现在也没多少农活。”“那边是哪边?”刘天佑更迷糊了。刘仁只能对天佑说:“弟弟,族里有规矩,有些事情,必须在进祠堂祭拜过先祖后才能知道。你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等这次爹爹回来,就会带你进祠堂了!”刘天佑气的去一旁操练了,嘀咕道:“到处是秘密,反正我最小,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我不管了!”

    转眼到了正月十二,外出的人都还没有回来,但刘家堡内还真一切正常,天佑感觉自己有点白操心了,到了中午刘八终于熬不住,招了!刘天佑、刘仁一起参与了最后的审讯,刘八真名刘尽忠,是兵部辽东情报司的秘探,加入到这个迁徙队伍也是临时性质的,当时辽东的情报司探知了李家有这么个奇怪的行动,就派了他从辽东找机会加入到迁徙的队伍中来的,当时的老婆、孩子是临时拼凑的,她们是真正的遇到兵祸的流民,丈夫死了,为了生存就跟了刘八,本以为很快可以结束任务,不曾想李家的最终目的地是朝鲜境内南方釜山边上的一个村堡,而且来了之后获得了朝鲜官府的承认,从流明变成了有户籍的朝鲜人,开始的时候刘义平对跟过来的这些外性流民看管的很严,加上没有路引,刘八就陷在这里走不了了,既然走不了了,就继续潜伏下来,当时辽东情报司给的指令是收集李家密谋造反的证据,而刘家堡这批人到这里来了之后还真就比较安稳,所以刘八也就没收集到什么信息,后来刘八混到刘义平家里去帮工后,才能偶然能听到一些外界的信息,但刘义平很少在家里说这些,也就一直没听到实质性的东西,几个月前在祠堂那边看到一匹马鞍上有情报司标记的马,刘八心思又活了过来,以为朝廷已经派人渗透进来了,去年腊月二十的时候在刘义平家帮工时,意外见到刘义兵过来,并听到两人谈及女真、努尔哈赤这些字眼,而且刘义兵很快就出远门了,刘八以为李家要联合女真努尔哈赤造反,为了拿到证据并能安全脱身,就开始策划弄乱刘家堡,然后乘机逃走,刘天佑说穿了就是被选中制造混乱的工具而已。

    因为刘八交代了在堡内看到的有情报司标记的马,这是个意外情况,不知是不是有人已经被渗透了,所以刘仁赶紧派人去通知刘义兵了。并以堡外出现马匪的理由,实行堡内戒严。

    刘天佑到没管那些,还是在思索刘八交代的东西,一些事情现在可以想的通了,之前他能想通为什么刘八选择弄死他来制造混乱,族长儿子的死在堡内绝对是大事,可想不通为什么刘八会突然如此急迫的想搞事情,完全不是个能潜伏十几年不被发现的间谍的水平,要不是刘八自己跳出来,他能潜伏到老死都不被发现!刘八最后逼迫刘天佑进祠堂已经是最后一搏了,因为造反性质的情报拖不得,必须尽快送出去。只是没想到原来比较蠢萌的二公子突然这么敏感了,死在了他最忽视的人手里,看来这也是命了。

    同时刘天佑还感慨,刘八算是一个忠于朝廷的秘探了,这么一位为明朝尽忠的人就这么折损在这里了,没有任何人为他的尽忠而鼓掌,要是明朝有一半的人能像这个探子一样尽忠职守的话,何愁会丢掉江山,最终让女真窃取了整个华夏啊。虽然有些感慨,但没任何要放掉刘八的想法,立场问题,性命攸关!

    接下来的两天波澜不惊,刘义兵仍未回来,只是让送信的人回来传信说,族长那边不用担心,说是有安全隔离措施,让刘仁维持好堡内秩序就好。堡内戒严了两天就恢复了,也没出什么乱子。比较意外的是刘天佑竟然多了个“小弟”,经历了秘探事件,刘海波对天佑挺服气的,完全收起了以前的那丝不屑,对于此,刘天佑是欣然接受的,一个好汉三个帮嘛,总要有自己的小团体的。

    这两天除了正常的操练,天佑更多的时间还是在思考,思考未来的路!以前的刘天就是个普通的人,普通的出生、普通的教育、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圈子,虽然现在变成刘天佑了,但本质没变,而且刘八事件让天佑更加意识到了自己能力的普通,甚至不如许师傅的处事能力!就这么个能力水平,就算知道一些历史走向,可又能怎么样呢?就算可以作弊考100分,但遇到真的实战,会分分钟会被这个时代的精英碾压的。如果说刚确定自己来到这里时,内心是充满不切实际的野心的,那么现在已经变得实际了很多!尊重这个时代、尊重这个时代的人!清替明是历史的选择,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如果说清军入关是窃取了历史性的机会,那么短时间内灭掉南明完成一统,就是真正的大势所趋了,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老百姓选择了清、淘汰了明,这是一种让人无解困惑!难道真是命运给汉族人开了个巨大玩笑么?刘天佑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会想到这些。自己以一种奇迹的方式来到这个年代,难道需要眼睁睁的看着历史重演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