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可亡汉不能亡 > 第十章 危机解除、新任务来临

第十章 危机解除、新任务来临

    在刘义平回到刘家堡前,刘义兵送回两条新的消息,一条是朝廷派李如桢为镇辽总兵,一条是朝鲜王光海君在跟努尔哈赤和谈。刘义兵知道刘义平尚未回来,这些消息说白了就是送给刘天佑看的。

    刘天佑看到这俩消息有点无语,第一条是不理解,朝廷无将可用了?前脚罢免了李如柏,后脚就任命他的弟弟李如桢接替,这是玩的什么套路?第二条看完就想骂娘,这个死棒子光海君,还要点儿脸么?要不是明军帮你把倭寇打跑,你现在还当个屁国王啊!现在明军刚打了个败仗,你就要另抱大腿了?还有没有节操了?这时刘海波跟天佑在一起,听天佑骂什么棒子光海君,觉得奇怪就问:“棒子光海君是什么鲜族话么?我怎么没学过?”一下子把天佑弄乐了,笑着对刘海波说:“你个棒槌!”然后想起来这“棒槌”好像是乾隆送给高丽王的绰号。

    下午在见到许师傅、刘军他们时,天佑想通了为什么明朝要用李如桢接替李如柏,李家子弟可不仅仅指跟李家有血缘关系的人,还有大批效忠于李家的兵丁!萨尔浒新败,四路大军只有李如柏的六万大军没遭到什么损失,这时候再因为内乱,把这六万兵搞散掉,那辽东真要变天了,所以派李如桢接任,主要是想稳定这支军队吧,想来朝廷肯定会想办法把这支军队的李家标记给清除掉的。

    这些天刘天佑在跟钱师傅闲扯火器的时候,听到明军在朝鲜跟日本军作战时竟然用水雷击沉了一艘日本军舰的时候,有些不相信,这不扯么,连陆地上用的开花弹、地雷的都没运用上呢,水雷先弄出来了,还取得实战战果了?这不扯么,是谎报战功了吧!见刘天佑觉得他在吹牛,可他又不会做水雷,也没法证实,只能干着急的说是在王恭厂的时候,听里面的大师傅说过!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说等族长回来问族长,说不定在李家时有所耳闻。

    虽然不相信有可以实战的水雷,但对弄出地雷和开花弹,刘天佑还是感兴趣的,不过钱师傅倒是说了,以前明军里是有过各种各样的火器的,所谓的开花弹也做过,还有各种各种的火器,但都逐渐淘汰掉了,实战的效果都不太好,只留下现在大规模装配的三眼神铳、鸟铳,鲁密铳说是装备的还少。听说边军不太喜欢用火绳枪,说是工部造的质量太差,容易炸膛,火力不够稳定,军队里现在最喜欢的是火炮,各地军队都抢着要炮,不要火枪。整个大明的军队里只有戚家军说很擅长用火器,但没见过,但想来戚家军的火器水平应该不如神机营的,因为工部的新火器都是优先装备京营的神机营的。

    刘天佑知道刘家堡的火药都在黑山寨那边制作,刘家堡内只留了一些应急,而且在堡内也无法试验,这更加剧了想去黑山寨的念头,只是不知道刘义平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刘天佑每天在家都会跟大哥、大嫂、母亲说说话,尤其是母亲,天佑感觉的出母亲的担忧,所以尽量多陪张氏说话,逗母亲开心。而大哥、大嫂在晚饭后,大部分时候都早早回房了,看得出来大哥刘仁很努力,想早日可以再次参与家族大事,可几个月来,未见大嫂有喜,看来大哥仍需努力!

    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刘义平在七月中旬的样子才回到刘家堡,而且又是刘义平、刘义海、刘义兵三人一起回来的,看来是事情办完了,并确定没留尾巴后才回的刘家堡,但发现回来的人少了几个,说是给骡马行押送货物的遭遇了土匪,战死了,骨灰带回来了,有家室的送去了抚恤,并承诺子女将由刘家堡负责养育成人!此次回来并未在祠交代什么事情,而是直接散掉了。

    当晚刘天佑并未找刘义平询问事情办的如何,第二天晚上才有机会听刘义平讲述了大概情况:“此次平壤之行收获是巨大的,那一支李家族人全部从朝鲜离开,并在行动前让李清时传了消息给明朝李家,这样各方人士都知道李家境内那支族人都远赴琉球了,远离了明朝周边,也让许多人放了心。同时打掉了明朝兵情司跟锦衣卫在朝鲜的大半力量,由于大明辽东新败,这段时间已经无力顾及朝鲜了,由于已经确认朝鲜王光海君在大明跟后金之间选择骑墙了,前段时间明朝下令完全禁掉辽东的马市,但朝鲜并未真正的执行,只是官方接受了明朝的要求,但实际仍跟后金进行贸易,明朝在朝鲜境内的剩余力量的关注重点应该是马市问题了,这样对我们刘家堡的威胁就更小了,轻松一段时间了。”

    “那30万两呢?”刘天佑财迷的问,“眼界放高一点,不要盯着黄白之物!那笔财物确实存在,被李清时取出来了,在我们消灭了兵情司跟锦衣卫的人马后,派人运回来了。不过我分了15万两给他们带去琉球了,李清时战死,那一支的族人的损失不小,不带点实际的东西去,我怕他们很难被李义磊接受,再说李义磊目前在琉球的压力也不小,给点支援也是应该的。”

    刘天佑到没什么异议:“吃独食不好,分点就分点吧,怎么说也是烂在了锅里!只是去琉球的这部分人知道李氏还有一支族人在朝鲜么?”刘一平解释道:“只有李清时一人知道我们的真正身份,可他战死了。我们是以朝鲜武士的身份过去帮助他们撤离的,说当年受了李如松的恩惠,如今报恩后,两不相欠了。他们就算心有怀疑,可到了琉球,他们也没办法了。”

    “那这船队的人靠得住么?多大的船队?作战能力怎么样?”刘天佑对这支能远洋至琉球的船队很感兴趣!刘义平也没打算瞒着他,就说:“这支船队其实是我们控制的,但规模比较小,总共就十来艘船,我们李家本在水师是无门路的,在李如松入朝与日本军作战时才有了接触,战争结束后与一些水师将领仍保持了联系,后来有两位在水师里待不下去了,机缘巧合下,就跟我们一起来了朝鲜,以海商的身份在釜山那边。现在只有一搜福船,两艘海沧船,几艘蜈蚣船,还有一些马船、粮船类的运输船。”

    “福船这些是战舰吧?战舰能直接停在釜山的港口这边?”刘天佑问,“这当然不能,只是在南边的一海岛上弄了个基地,我们的船队的规模太小,只能周边转转,外面现在有一些大的海盗,还有一些红毛人,势力很大,想我大明水师曾经那么辉煌,如今却一日不如一日了。”

    “这我其实挺不理解的,听钱师傅说明朝现在比较好的火器都是从外面传进来的,然后仿制的,鲁密铳、弗朗机炮都是,这说明明朝内对接受外来的好的东西不排斥啊,也肯定知道海外有强国出现了,为什么不重视水师呢?尤其是可远洋的水师,总不能等未来某一天突然有更强的国家带着更强的武器打上门来吧?”刘天佑不解的问道。

    “多思考是对的,但杞人忧天也没必要。朝廷并非没了解过海外的国家,只是各方面都表明海外并没有如大明朝疆域这么广阔的国家,什么欧罗巴国家,据了解都是弹丸小国,而且彼此间争斗不断。虽说火器方面较强,但也不过奇技淫巧罢了,等朝廷稳定下来,定能造出更好的。”刘义平对火器的态度总是一般。

    刘天佑想了下没有辩驳,而是继续问:“那远洋水师呢?别人都是越发展越好,这大明水师怎么越来越差呢?”

    刘义平叹了口气说道:“明朝远洋水师最辉煌的时候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后就一路走下坡路了,甚至连当初的那种宝船都造不了了,这里面的原因都很多,一种传言是确定建文帝不在了,所以皇帝支持的力度下降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党争,朝中大臣忌惮宦官掌权所以不支持,在郑和死后就终止了,可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财力问题,大规模的远洋水师太费钱了,而又带不来实际利益,所以才得不到支持,最终执行不下去。后来大明最大威胁始终来自于北方蒙古游牧民族,朝廷的军力大部分都投在边军了,就更无力支撑水师发展了!”

    刘天佑是真的有些佩服刘义平了,懂的真多!想到此处决定拍拍老爹了:“爹,您怎么什么都懂呢?处理危机时有大将风范,分析问题时又丝丝入扣,谈及历史时也知之甚详,您这样的应该算是文人吧,要不是隐于朝鲜,一直在明朝做官的话,肯定能位极人臣的!”

    刘义平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刘天佑:“不会溜须拍马就别拍,拍拍老钱、老许那些粗人就算了,你这水平去当官拍马的话,上官估计连门都不让你进!你不是这块料,就别干这样的事了!”

    天佑嘿嘿一笑,突然想起件事,赶忙问道:“我听说李如松援朝跟日本军作战时了,明军用水雷击沉了日本军军舰?真有这事么?”刘义平说到:“确实有军报提及过,但细节为父不清楚,对火器的制造我也没有研究,老钱呢是经验比较丰富,但毕竟就当兵出生,了解的东西并不全面,明朝曾经出过系统的火器方面的书籍,为父想办法帮你找找,找到后你仔细研读。”

    见刘天佑仍然欲言又止,就问道:“是不是想说去黑山寨的事情?”天佑厚着脸皮来了一句:“知子莫若父啊,确实想早点过去,而且您上次说不让小辈们过去是因为平壤李清时的事情没解决,现在顺利解决了,是不是该让我们去了?”“鲜族话学的如何了?”“差不多可以说说,但还不熟练,父亲放心,去了黑山寨我也会继续学的,保证到年底就可以跟鲜族人一样用鲜族话交流了!”“行吧,鲜族话的事情照旧,你们要去的话,还有一个要求,就是骑马,学会骑马,可以长距离奔跑后,才可以去!”见刘天佑苦着脸,就接着说:“这可不是故意为难你,你可知道,去了黑山寨你就是匪了,这个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遇到危险是经常的,骑马是你必备的技能!什么时候马术学好了,什么时候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