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可亡汉不能亡 > 第四十章 光海君成为过去式

第四十章 光海君成为过去式

    当天夜里刘义兵便接应刘义海那边的伤兵回到城里。第二天一早,刘天佑便整军去攻击昨晚逃至码头军营的赵本荣部,此时赵本荣部集结了六百余人,昨天夜里汇聚在北门的部分溃兵投降了,还有部分也逃到了码头军营,但六百余人并未给他带来任何信心,纠结了一夜,一遍又一遍的跟溃兵确认,他们是怎么败的,上午见到刘天佑率兵前来攻击后,他们未作任何抵抗便投降了。

    釜山的接收顺利程度大超刘义平、刘天佑的预估,崔永成很配合,釜山剩余的驻军未作抵抗便投降了,在水师那边遭遇了一点抵抗,陆地上的军营被一顿炮击后,他们又发现有军舰从海面逼近了,水师将领也果断的投降了,至此釜山境内的所有朝鲜官军投降或被接管了。

    釜山城内对朴诚伍等将领的抄家行动也很比较顺利,釜山县府在釜山城内发公告声称朴诚伍违反军纪、擅自调军,需抄家问罪!抄家总共抄出了三万余两银子,据说这只是朴家在釜山的家,住宅在平壤那边。

    接下来几天发生了不少事情,釜山县府崔永成发公文直接越过庆尚南道总督至汉城,告朴诚伍违反朝廷制度、擅自调军,因私怨与被招安的许家寨军队发生剧烈冲突,导致釜山驻军出现重大伤亡,伤亡两千五百余人,要求朝廷追查朴诚伍违规调兵的罪责。

    兵情司张保磊在汉城面见朝鲜王光海君,要求光海君解释在釜山发生的针对汉人的军事行动,朝鲜要不认大明这个宗主国了么?光海君将全部罪责全部推给了庆尚南道总督郑少民,并以违抗王命、私自调军的罪名将郑少民下狱了。

    其实围剿许家寨不成功的第二天,光海君就得到了郑少民的急报,他是知道郑少民集结了大军围剿那个许家寨的,没想到以有心打无心并集中了绝对优势兵力,仍然惨败收场,他惊叹于上国军队的战力,本来见到明朝在辽东不断打败于后金,他起了点小心思,可自己嫡系精锐的惨败给他交了一盆冷水,这许家寨据说只是兵情司扶持的汉人武装而已,这要是真正的明军精锐来了怎么办?真要去抱后金那个野蛮政权的大腿?

    光海君把事情想简单了,郑少民下狱后并没能平息张保磊等明朝官员的怒火,反而把自己的嫡系弄的人心惶惶。

    刘天佑、刘义平在釜山徘徊了几天,都没等到任何朝鲜官府会派大军来围剿的消息,倒是兵情司的装备准时送过来了,装备并不多,但一大批的火药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朝鲜朝堂好像把釜山给遗忘了,一直未有什么正式公文下到釜山,刘天佑趁此机会再次扩军,在他们强悍的战绩、兵情司唐季的直接帮助下,扩充至八百人的规模,相关的军工作坊在码头附近重新开工。同时开始安排人员进入釜山官军,比如姜虎在面对围剿时经受住了考验,被安排到釜山驻军当了个百夫长的职位,安抚、收编俘虏。

    1623年的春节就在这么一种即有希望又比较迷茫的状态下度过了。

    公元1623年3月,朝鲜王室内部发动政变,朝鲜王光海君李珲的侄子绫阳君李倧联合部分王族、朝中西人党合谋推翻了光海君李珲的统治,并向大明派出使臣,希望得到大明的册封。

    四月份,釜山终于等来了汉城的正式官文,赵本荣被任命为釜山驻军的新任将官,统管釜山境内内驻军,刘义海被任命为副将,许家寨再次接受招安,变成釜山码头驻军,釜山水师也归其管辖。刘家算是真正在釜山立足了!

    四月底,刘家核心成员在刘家堡祠堂再次召开了家族会议,由于春节期间的特殊情况,每年一次的家族会议一直拖延了下来。这次的人员也很齐整,包括刘海军都秘密召回刘家堡参会了。家族大会在一种难得的比较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可以说之前所有的预期经过釜山一战全部达成了,正式的官身有了,级别比预期的高不少,那个赵本荣可以说就是一个傀儡,釜山驻军可以说是刘家的人说了算了,嫡系的汉人兵丁数量还在增长中,看起来只要要给刘家一个稳定的发展时间,釜山又要出一个大家族了。

    刘海军申请回釜山,刘天佑同意了,但表示现在朝鲜王刚刚更替,可能还会有不少变故,等半年后如果一切仍然可控,那么刘海军他们可以回来。

    不知为什么刘天佑的情绪最近一直不好,包括今天的家族会议,刘天佑一直旁听没有发言。刘义海虽然看似粗犷,实则心思细腻,他觉得可能是他的缘故,招安后他变成了刘家在军队内级别最高的人,这个职位理论上应该是刘天佑的,所以他在家族会议内明确提出来,他以后只会注意管控釜山驻军中鲜族人的队伍,码头军营、水师他都不管。

    刘义平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刘天佑还未成年,所以在招安时把刘义海推到了前台,可他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是有野心的,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让他对家族不满,所以他也明确釜山军营还是由刘天佑管辖。水师他是准备给刘仁控制的,可当他提出来时,刘仁却表示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还是不参与军队的事情,他还是管好刘家堡和现在接手的商行就好。最终水师那边由刘义平亲自掌控,从刘家船队里调了一位姓邓叫邓晓峰的船长来协助管理。

    刘天佑见到刘义平、刘义海等人还是挺在意自己的情绪,也有些不好意思,便主动表示自己情绪低落与此无关,他只是对未来很迷茫,他对成为正式的朝鲜官军比较迷茫,难不成他以后要为了朝鲜流血流汗么?

    他这个问题提出来,好些人不太理解,大部分刘家人对目前的状态比较满意了,认为可以比较安稳的生活下去,游离在大明本土之外,“李家”身份带来的威胁也不存在了,借助大明宗主国的身份,他们可以在藩属国朝鲜生活的很好。这个观点之前在家族内便有分歧,现在取得官身后分歧貌似更大了。

    刘义平没有让刘天佑继续发表意见,因为他知道他这个小儿子还是想回大明,只是这个想法目前并不太适宜谈论。

    终止了这个话题后,刘义平明确了接下来家族的发展规划,军权是核心,绝不放弃,并且准备继续扩军,争取在1623年内将直属队伍扩张至1500人,釜山驻军的官方规模仍然是3500人,由于去年那档事情,现在的釜山官军只有1000人的规模了,加上他们的800人马,总数才1800人,赵本荣申请恢复500骑兵的编制,一直没有答复,想来恢复编制是可以的,但人员、装备需要自己想办法。

    刘天佑提议借助目前家族在釜山的影响力,需加快从辽东接引难民来釜山的力度,只有把汉人的人口比重提上来,他们才会有稳定的兵源,以后就算回大明,这些人也会支持,这一点得到刘义平的同意,他也不想过多的从商会那边抽调青壮。

    刘天佑再次旧事重提,希望派人回大明同李家接触,他提出的明确目标是通过李家在明朝资源,争取弄一些铸炮的匠人来釜山,经历了这次围剿大战,他充分认识到了火炮射程的重要性、火枪方阵必须有更强力的火炮配合才能真正防守住骑兵大队的冲击,他这个提议得到了刘义海、刘海波这些实际参与大战的支持,那场大战着实凶险,要不是最后韩栋他们冒进被两门佛朗机给偷袭打中了,他们这些人真可能就在那里全军覆没了。

    这次要求提出来,刘义兵到没有直接反对,只是强调了困难,之前派人去了,但完全得不到李家的反馈,刘义平原则上同意了,他实际了解过大战的经过,知道火炮的重要性,而且想从兵情司那边弄到重炮是完全不可能的。他表示会再次派人去北京尝试接触,但仍然是保密属性第一。

    刘天佑另外提出,继续扩充自己的舰队,不管是商船的运输能力还是军舰的作战能力,均要尽可能快速的提升,而且他希望刘义平可以派人去澳门那边,接触欧罗巴人,看能否从那边购买大炮,这一点刘义平同意了。

    这次的家族会议在一种相对愉悦的气氛下进行、结束,无论如何目前的刘家是蒸蒸日上的。族会结束后,刘义平、刘仁、刘天佑在家里的书房品茶、聊天。刘天佑还是觉得大哥应该参与军队方面的事务,未来整体的时局变乱是大概率事件,这种趋势下牢牢抓住一支有实力的军队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关于这一点刘仁倒也不否认,只是他觉得一个大家族总归要分工协作的,如果全部人手、全部精力都投到军队中,也是不合适的。

    看着哥俩难得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刘义平也是心情大好,他对刘仁不热心参与军事其实是认可的,他说道:“天佑,我知道你有很多想法,可再多的想法也是要人来执行的,而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信得过、有能力的人,比如你说的派人回大明接触李家,你可知道整个在朝鲜的族人除了我、刘义兵、刘义海外就只有一个情报人员是有能力接触李家的,而我们这三个人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刻是不可能回大明的,所以只有这一个人可以执行任务,可这个人如果频繁的出现在李家周边,定然会被盯上的,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刘天佑点点头:“这种秘密也不可能让更多的知道,知道的越多风险就越大,这么说来剩下合适回大明接触李家的人应该就是刘海军了。”

    “不错,他是最合适的,可他现在是隐藏起来的唯一一个算得上是嫡系的年轻一代了,所以我定下了半年之约,半年后我们再评估一下,如果可以就派他回去一趟。”刘义平说道。

    “其实我们扩军缺乏的东西很多,装备这一块来看,普通的棉甲倒是可以用朝鲜官军的,铁甲我们自己打,但火炮、火铳都是问题,年前的大战,我们自己打的鲁密铳是明显不如兵情司提供给我们的,连续射击后,我们自己打造的鲁密铳的密封性能就开始下降了,最终废掉的那几十把我注意看了,全是我们自己打的,这里面的一些工艺看来还是跟明朝的相距甚远,以后面临大战的话,如我们鲁密铳的性能得不到保证,那可是致命的。”刘天佑还是着眼于装备。

    “这个我到没想到,咱们自己打造的真那么差么?不过老钱确实不是专业的工匠出生,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以前的辽东明军不愿意大规模的装备鸟铳其实也有质量问题,同一批鸟铳射程都参差不齐,装药量都有不同,这是个大问题,我试着从唐季那边想想办法。”刘义平是知兵的,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父子三人继续聊了不少其他人手方面的事情,包括派何人去澳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