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可亡汉不能亡 > 第五十七章 意外之喜 十斤铁芯铜身炮铸成

第五十七章 意外之喜 十斤铁芯铜身炮铸成

    刘天佑乘坐一艘福船回釜山,而且是水师将领邓晓峰亲自过来接的,这艘船经过了改建,装备了两门12磅炮、十五门6磅炮还有一些其余装备,算是刘家水师的旗舰了。

    对自己人刘天佑向来喜欢开门见山,他觉得邓晓峰亲自来接他肯定有事,便直接询问了。邓晓峰见二公子如此直接,也没藏着掖着,开口说道:“自从我们有商船在琉球海域被抢了后,关于是否需要报复,分歧非常大,大部分人都觉得我们的舰队实力不足以跟南洋的大海盗发生战争,还是想走以前交买路钱的方法,目前族长还没表态。

    “劫我们商船的是哪家?安排人去谈过么?”刘天佑询问。

    “是原李旦手下的海盗,那边现在比较混乱,去年李旦死了之后他们就分家了,据说李旦的儿子李国柱继承了一半左右的船队,别的被李旦手下几个大将分掉了。我们的人找到了李国柱但他说这事他管不了,不是他的人干的。现在我们每次到琉球的商船都派了护卫战船了,前段时间又有海盗来犯,被打退了,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成本太大了。”邓晓峰道。

    “郑芝龙那边有什么动静么?之前传回来的消息说这个郑芝龙是李旦的干儿子,李旦死后他们之间现在的关系如何?”刘天佑接着询问。

    “这方面没有靠谱的情况传回来,但我们派驻在泉州的情报人员也带回不好的消息了,我来接二公子的路上遇到他的船了,便带过来了,末将把他喊过来给二公子问话。”邓晓峰挥挥手,让人去喊了。

    “我们之前在泉州的船厂订了一艘福船,所以一直有人长驻在泉州,这艘船预期春节前应该可以交付了,但郑芝龙派人找到他并让他带来来了书信。”邓晓峰补充道。

    不一会情报人员过来了,姓马,叫马卫国,他对邓晓峰、刘天佑行了个军礼,道:“二公子、邓将军,郑芝龙派人找到小人,让小人给族长带封信,说是要跟跟族长谈生意,希望我们把到南边的采购权全部交给郑家来做,他确保我们商队的安全。”说完便把信拿了出来。

    刘天佑检查了一下火封便打开了,这封信看来是有人代笔的,先是文绉绉的吹捧了一番,然后才谈及具体适宜,意思是目前南洋不太平,欧罗巴的海盗势力强大,流落在外的汉人需要抱团取暖,郑家目前取的了不错的局面,愿意同刘家展开合作,刘家到南边福建、澳门甚至其余地方的贸易可以全部交给他们来做,而郑家到朝鲜这边的生意也将全部交给刘家来做。看完信刘天你冷哼一声,这个郑芝龙的胃口太大了,如果信中设想真落实了,等于收编了刘家,而刘家将彻底局限于釜山一隅了。

    刘天佑并未对信的内容在发表什么观点,而是问道:“老马,目前郑芝龙跟福建官府的关系如何?跟李国柱那边的关系有没有什么变化。”

    “郑芝龙目前跟福建官府的关系不错,不过据说另一个大海盗许心素在与其竞争,他们以前是结拜兄弟,可听说福建官府在分化他们,更详细的卑职就不清楚了。”马卫国道。

    刘天佑想了想对邓晓峰说道:“邓将军,对于琉球那边你怎么想的?”

    “末将觉得对于海盗是不能直接退让的,海盗的性子向来是吃干抹净的,这次不给予坚决回击以后将一直趴在我们商队身上吸血,直到吸死为止!只是……”邓晓峰说道。

    “没必胜的把握,而且没人支持,是么?”刘天佑说道。

    “是的,他们认为失败的后果我们承受不起!还不如固守住釜山到江浙那边的商路。”邓晓峰说道。

    “水师该备战的还是积极备战,我回到釜山后还会商讨此事的,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我们到底能不能打赢,打赢的概率有多大,你要做更细致的准备,要摸清楚打劫我们的这支海盗有多少实力,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刘天佑说完后终止了此次的谈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天佑的谈性并不高,而是一直在思考皇太极登基后的变化,后金攻打朝鲜时他们应该如何抉择,明年崇祯就该即位了,大幕即将拉开。

    没两日刘天佑到达了釜山码头,在码头他远远的看到母亲张氏带着人在等他,不免鼻子发酸,刘天佑的性子是多疑的,苏醒后他机会没有100%信任的人,哪怕现在刘义平支持他的力度很大,他对刘义平也没有100%的信任,现在远远的看到张氏他真有种被人疼爱的感觉,哪怕平时张氏有点彪悍。

    因为心有所感,他小跑到张氏面前行了跪拜之礼,喊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张氏拉起天佑道:“回来就好,跟娘回家!”说完便拉着天佑的手向马车走去,刚走两步路边疑惑的说道:“你不是选了两个侍女么?怎么只看见一个?”

    刘天佑感觉不妙了,便说道:“那个是文书,不是侍女,这次没有跟我一起回来,在那边给许师傅帮忙。”

    “嗯?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这个老许头也敢用刘家选的侍女?成何体统?”女人的脸说变就变,本来阳光明媚的,一下子乌云密布了,张氏对她边上的新侍女说道:“去把邓将军喊过来。”

    邓晓峰不一会便小跑到张氏的马车边上了,行礼道:“主母,有何吩咐?”

    张氏问:“下一批船什么时候去崂山卫?尽快安排,派人去把天佑的另一个侍女带回来,然后代我训斥老许头一番!一点规矩都没了!”

    邓晓峰一听冷汗便流了出来,赶忙说道:“两天后就有船去崂山卫,我这就安排人过去把二公子的侍女带回来!”

    跟在刘天佑身边的丁玉玲也很紧张,因为张氏对邓晓峰说完后又看了她一眼道:“也是个不懂规矩的,要调教!”

    刘天佑也被弄的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他知道这时候是不能辩驳的,只是抱着张氏的手臂说道;“娘,您越发霸气了。”

    张氏白了一眼天佑道:“是不是又在心里瞎嘀咕了?不是为娘要这样,是形势如此了。自古便是男主外、女主内!这几年刘家发展的极为迅速,一些规矩要立起来了,要不然刘府就像筛子一样被别人渗透。”

    听母亲这么说,刘天佑也有些紧张的问道,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倒也没出什么大事,但家里新招的一些下人里已经筛查出几位受雇于别人的探子了。”张氏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家再说,看看咱家的新家。

    马车最终在釜山县城里一个豪门大院前停了下来,李妈已经带着人在门口迎接了,刘义平、刘仁此时不在家,小侄子在睡觉,刘天佑闲着无聊便以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表现参观了他的新家,豪宅!他甚至问母亲张氏,占据这样的豪宅是不是太过分了!张氏对他说道:“这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的事情,以刘家在釜山的地位,是够资格住在这房子里的,而且刘家不住,别人也不敢住!”

    刘天佑有点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他也不去关心,而是问道:“说是别的家族派人渗透刘家的下人是什么意思。”

    “刘家规模扩大后,原刘家堡的人不够用了,按你父亲的意思,那些都是忠诚之人,放在府内当下人使唤太浪费了,所以便招募了不少新人进来,而这些新人里边容易混进探子来,现在大部分是没有恶意的,就是探听刘家情报的。”张氏解释道。

    正当张氏给刘天佑普及大家族的规矩时,刘义平的护卫进来,通知刘天佑去试炮场。一听是试炮场,刘天佑来了兴趣,搂了一下张氏道:“母亲大人,孩儿去去就回,晚上再来听您的教导。”张氏白了他一眼便放他走了。

    在路上刘天佑问,这两月我们招收到新的铸炮工匠了么?现在在炮场试的什么炮。刘义平的护卫姓李,叫李彪,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二公子,族长不让我告与你知道。”

    刘天佑哈哈一笑,说道:“这么说的话,是在试验那些12磅炮咯,我们造出来了?”

    马不停蹄的赶到试炮场,发现刘家的主要人员几乎全在,试炮场里有一门明显是新铸的大炮,看起来跟12磅炮差不多,刘天佑一一见过众人,刘家的人几乎都知道刘天佑是火炮迷,便打趣道:“天佑,你是知道我们铸出新炮后才回来的么?”

    刘天佑一听便问道:“试成功了?”刘义平说道:“还没,但应该没问题了。”

    话音刚落,李兆武点燃了引信,不一会炮弹便呼啸般的打出去了,刘天佑大体估算了一下射程,跟12磅炮差不多了。李兆武又连续试了几炮后来报:“族长、二公子,咱的十斤炮成功了,射程比采购的红毛子的十二磅炮还要远上100步左右,而且连续发射之后,炮身没有异常!”听到李兆武这么说,众人皆是欢呼,他们都是知道十二磅炮采购的价格的,现在自己能造了,不仅可以省钱,说不定还能往外卖呢!

    刘天佑嘱咐李兆武去测试测试新炮的耐久度,李兆武领命接着去试炮了。刘义平此时对刘海军道:“此次铸炮成功,海军是首功!今晚我们不醉不归,即庆祝铸炮成功,也欢迎刘天佑回来!”

    见天佑不懂为什么说海军是首功,刘仁对他说道:“海军从北京撤出来时,趁着王恭厂大爆炸后的混乱,拐了两名铸炮工匠回来,两位都参与了明朝的红衣大炮的仿制,虽然算不得大师傅,但对仿制流程还是清楚的,我们就是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仿制的!。”说完继续感慨:“大明的工匠真是能人辈出,仿制出来的炮比红毛子的炮还要好,而且成本还低!你不知道,他们先用铁铸了炮芯,然后在外面铸造铜身,真是神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