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可亡汉不能亡 > 第一百零三章 探究钱庄模式

第一百零三章 探究钱庄模式

    短暂的偶遇很快结束,刘天佑跟赵昭仪两人除了简单的示意外一句话都没讲,看似平淡,实则已经很大程度超出了礼制。

    刘天佑的母亲张氏出生于明朝勋贵家族,正如她自己所说,自从改头换面离开明境后,她是认命了的,所以大儿子刘仁的婚事她没干预,可这几年刘家崛起太快,快到她都有点恍惚,直到住进现在的府邸,她才真正的调整过来,有过豪门的成长经历,她很快便真正掌控了刘家后宅,不论是大儿媳还是刘义海、刘义兵那边的家属,都被她管的服服帖帖的。重新审视了家族目前的情况后,张氏对小儿子刘天佑的婚事有了想法,对刘义平与赵家的那个口头婚约她不是很在乎,嘴上是督促刘天佑成婚,但没真正的逼迫过,直到仁祖有联姻刘家的密报传来,她很清晰的认知与王族联姻不是好的选择,加上刘天佑也表示不能参与此种联姻后,她才同意今天举家到赵进府中作客。

    赵昭仪的综合素质达到了张氏的预期,颜值、身材都算一流,学识不错,重要的是身上没有沾上商贾之气,但对商贾之道也有一些不俗的认识,这一点让张氏比较满意,算得上出淤泥而不染,而且行为举止比较大气,没有惺惺作态之举,所以张氏才有了刚才那一番话,同时她在思考赵进其人,赵家可不是这几年才发家的,是有传承的,这还在早几年就与刘义平达成了口头婚约,说明赵进是有着独到的看人眼光的。

    赵家对刘天佑的观察也比较满意,刘天佑以前从不参加年轻人的聚会,虽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消息,但都很片面,由于早几年刘天佑干过“土匪”,招安前后又杀了很多官兵,平时大量的时候都泡在军营和军工坊里,这次跟后金兵打仗又砍了很多女真兵的脑袋,搞的赵夫人很担心刘天佑是个粗鲁、嗜杀之人,今天见过后才知道这是位懂礼数、有见识、气场独特、仪表堂堂的青年才俊。

    赵子明带着刘家兄弟回到正堂,此时屋内多了一位钱大钧,钱大钧敬陪末座,正在谈论钱庄的事情,见到刘家兄弟进来,也是站起来打了招呼。赵进招呼道:“你们回来的正好,我们正在聊钱庄的事情呢,我那个小钱庄钱老板也有股份,平时的也参与管理,他懂的比我多,所以就请钱老板来给我们讲讲钱庄的运作。”刘仁前两天已经向赵进打听过钱庄的事情了。

    钱大钧今天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把钱庄的运作模式完完整整的讲了一遍,刘家几位边听边消化,听钱大钧讲完,刘仁、刘天佑均眉头紧锁,这个运作模式跟他们兄弟俩私下讨论的完全不一样,现在的模式本质上就是个放高利贷的,刘天佑不知不觉的摇了摇头,这样的钱庄不做也罢,没意思的。

    钱大钧见两位刘公子都有些困惑,便开口问道:“可是钱某哪里没说清楚?两位公子但问无防。”

    刘仁开口道:“钱老板说的很清楚,是我们理解的有问题,没想到这钱庄就是当铺跟高利贷的结合,也没想到这个银票机制竟然如此简单。”

    “刘公子不能单纯的认为银票机制简单,这流程上看似简单,但银票很难仿制,取银漏洞都被堵住了。”钱大钧说道。

    刘仁听了笑道:“钱老板误解了,我等并没有想做那些造假的事情。对了,朝鲜官府对私营钱庄是什么态度?对铸币是什么态度?”

    “官府还是放任的,没有明确的管辖,由于朝鲜市面上缺少流通的货币,对铸币这一块是支持的,银锭有所管控,对铜钱算是完全放开状态。”钱大钧解释。

    “刘家真是准备筹办钱庄么?”赵进突然问道。

    刘仁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最近一直在想汉商商会不算小了,如今算是已经囊括了在朝的绝大部分上规模的汉商了,可为什么一家上规模的钱庄都没呢?商户不时需要资金短暂过度,是经商过程中常有的事情吧?都是怎么解决的?”

    这问题钱大钧没回答,等了片刻赵进开口了:“其实多年前汉商里是有多家钱庄的,我这个钱庄以前的规模要比现在还大一些,甚至也可以发定额银票了,后来朝鲜王族的钱庄进驻,有一些桌子底下的交易,汉商的钱庄就剩我这一家,且规模萎缩,好处就是我们拿到了码头的一部分股份。”

    “原来是这样,这就是说汉商不得新开钱庄了么?还有这家钱庄到底是王族的哪一位控制?之前倒也侧面打听过,可一问到此处就讳莫如深了。”刘仁问道。

    赵进摇摇头:“具体说不清,说什么的都有,之前说是光海君的王后家族控制的,但后来仁祖登基也没见有什么变故,是不是王族内部进行了交易,我们也不得而知。”

    “对此我也不清楚,在汉城也很少与这钱庄打交道。”见众人看过来,唐季也开口道。

    见唐季这么说了,赵进继续说道:“倒也没有说不允许汉商继续开钱庄,只是这事涉及到了王族,大家都不愿意碰了,我这个钱庄保留下来还是对方觉得汉商钱庄突然全部关闭影响不好,才保留下来,毕竟那时候明朝还是很有威严的,当然这个钱庄虽然规模不大,我还是让出部分股份给了原来那几位有钱庄的汉商。”

    路被王族堵死了,场面一时有些冷清,刘天佑突然发声问道:“明朝境内的钱庄也是这种运作模式么?”

    “差不多,朝鲜境内的钱庄其实都是学的明朝的,不过我们已经到朝鲜多年,明朝境内的钱庄说不定也有所改进。”钱大钧回答。

    这时赵进主动说道:“其实按刘家现在的实力,办一个钱庄应该没什么问题的,想来王族也不会说什么,不过万事稳妥为上,要是你们真想办,我可以把目前钱庄的份子转与你们,你们成为大东家后,再运作。”

    一直没开口的刘义平道:“君子不夺旁人之美,这钱庄的事情也是最近俩孩子才聊起来的,我们并没有具体计划,这钱庄对我们来说完全是外行,只是聊起咱们商会的规模、交易流水,才说起钱庄。”

    赵进笑道:“这样啊,我懂你们的意思了,整个釜山的贸易流水确实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现银交易,很少要走钱庄,也没有朝鲜的大钱庄开在明朝或南洋,朝鲜境内也没有外来的钱庄,所以银票对海外贸易完全无用,只有境内的贸易能用的上。那个王族的钱庄也做不了海外的生意,主要经营的还是当铺、放贷,由于规模大,在境内主要县府都有分号,所以可以出境内通用的银票,赚这一块的钱。”

    又交流了一会,快到晚宴时间了,赵进就准备招呼大家去吃饭,刘天佑突然开口问道:“赵伯伯,以前做钱庄的汉商手里有懂的制作银票的人么?”

    赵进有些惊讶,因为刘仁刚明确说了刘家对这种模式的钱庄兴趣不大,不过还是开口道:“现在钱庄里就有一位,钱老板那也有一位,只是现在用不上制作银票的手艺,平时当掌柜使。”

    见他们有一些疑问,刘天佑解释道:“我没想仿制什么银票,也对现在的钱庄兴趣不大,但对这种保密机制挺感兴趣。”

    “行,明天我让钱庄的那位师傅去刘府。”赵进很爽快,说完便招呼大家去吃饭。

    一场丰盛、愉悦的晚宴后刘家众人便离开了,当晚两家人都没有很快休息,都在商谈下午的情况。

    刘家人离开后,钱大钧也离开了,唐季留宿在赵府,赵进父子跟唐季在一起喝茶聊下午的事情,赵子明先开口说道:“刘家这是要筹办钱庄了么?”

    赵进摇摇头道:“刘家人没必要骗我们,不过他们肯定在准备做些什么事情,跟钱庄应该有关系,但感觉他们不满意目前钱庄的运作模式。”

    刚开始聊,赵夫人就带着赵昭仪进来了,赵昭仪乖巧的朝唐季叫了声世叔,唐季笑道:“昭仪是越长越漂亮了,要是在大明朝,遇上皇帝选秀女的年份定然会被选上的。”

    赵昭仪听完仿佛意识到什么,终究是未出阁的女子,脸色羞红的离开了。赵夫人对赵进跟唐季说道:“下午跟刘夫人聊的很投机,她看似很喜欢昭仪,刘天佑这孩子也不错,一点不像传说中的那种粗鲁的武将。”

    赵进并没有接话而是向唐季问道:“刘家知道朝鲜王族有跟他们联姻的想法么?”

    唐季点点头道:“应该知道,虽然我没跟刘义平说过,但定然有别的渠道传到刘家耳朵里去了,要不刘家今天也不会全家都来参加晚宴了。”

    赵进听完有些不解:“据了解,朝鲜也没有什么驸马不能当官的说法,刘家这是什么意思?之前我明里、暗里跟刘义平说过两次俩孩子的婚事,都被推脱了,现在刘家军威正隆、生意也越做越大,还又有王族联姻这么好的借口,怎么一下子又这么热情了?”

    唐季也有些不解,不过说道:“刘家行事常有意外之举,胆子极大、也重信义,回过头来看这几年的发展脉络,他们每一步都走的很好,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其实单就功利性而言,与朝鲜王族联姻更有利于家族发展的,不过刘家真选了与王族联姻,也要落得个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说法,可能刘家更重家族信誉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