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可亡汉不能亡 > 第一百零五章 毕懋康

第一百零五章 毕懋康

    一切事宜再次进入快节奏,五月初二军营内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运转,刘天佑组织了战后会议,要点清晰,军功奖赏、战事复盘、武器装备升级、各战兵营人员补充、赎罪营改编等。尤其是武器装备升级,刘天佑很看重,直接带着战争过程中汇总的武器瑕疵问题及各营将领与各军工坊的负责人开专门的对接会议。

    战后军中有两个重要的人事调整,骑兵营营长刘军重伤恢复比较缓慢且年龄大了,主动请辞,刘天佑同意了,骑兵营暂由副将赵志刚接掌。炮营营长李兆武也因为年龄大了,主动请辞,同样准了,炮营由副将刘云接掌。刘天佑并不想放弃这些宝藏一般的老兵,他想成立一个军事学院,以后的技术兵种、军官都要经过军事学院的培训,目前刘军伤势未愈,接着养伤,李兆武则被安排为炮坊的负责人,刘天佑对炮坊的工艺改进、生产进度都挺不满,加上马玉柱快把钢炼出来了,必然要应用到火炮铸造上的,炮坊就更需要得力的人来掌控了。

    五月初三巡视火铳工坊时,钱师傅拿出了两支枪管是钻出来的鲁密铳献宝似的给刘天佑,经测试,完全钻出来的枪管气密性是更好了,但有效射程提升的并不明显,只提升了不到二十步,而且了解到钻一个这样的枪管要半个多月,钻孔过程中报废率很高后,大批量的申请被被刘天佑否决,而他关心的燧发枪还没有进展。

    五月初六刘天佑与赵昭仪的婚事便定下来了,定于八月初六大婚,之所以定于八月是因为按汉族传统观念,六月、七月需规避,如定于五月又显得太急躁了。

    婚事定下来后,唐季送来一份大礼,他表示可以给刘家引荐明朝的火器大家毕懋康,这个消息是唐季当面跟刘义平讲的,这两年刘家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招募火器工匠,对明朝内的火器方面的名人也有所了解,听唐季说起毕懋康,刘义平非常重视,并立刻派人把刘天佑从军营喊了回来。

    刘天佑听唐季说完,内心是非常激动的,这位可是明末真正的火器专家,可惜没有得到朝廷重视,等唐季说完,刘天佑就郑重的表示感激,并表示只要能将毕懋康请到釜山来,刘家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唐季听到刘天佑如此表态,赶紧解释,他只能引荐,且最多只能请到两位徒子徒孙而已,毕懋康本人是不用想的,见刘天佑不解,唐季补充了一句:“毕懋康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文人,且颇有风骨,对明朝非常忠诚。”

    “文人、进士”两词让刘天佑清醒了不少,他是很清楚目前明朝文人的地位的,便询问如何才能说服毕懋康,唐季沉吟了一下道:“引荐毕懋康其实还有我前任上官张保磊的面子,张大人在明朝内还是有些门路的,如何说服毕懋康还需张大人多出力,另外你们还有自身优势,就是刚跟后金军打完战,且有不俗的战果,同时还又是汉人,所以我觉得你们还是有希望从毕懋康那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的。”

    “我听说毕懋康如今遭排挤,罢官在家,如我们以巨利许之,能否请他过来?”刘义平问道。

    唐季貌似并不意外刘家知晓毕懋康的近况,只是摇摇头道:“毕懋康这样的人才,朝廷说起用就会起用,他本也是士绅家族出身,很难以利诱之。”

    “世叔,我们怎么去见他呢?”刘天佑有些急迫,世叔的称呼是婚事定下后唐季主动要求刘天佑跟着赵昭仪叫的。

    “十天后,我需回北京一趟,到时你们派一个有分量的人一同去,先到北京见张保磊大人,然后跟张大人的人去见毕懋康。”唐季想了下说道。

    当天便决定由刘海军随唐季一同去北京,北京那边对去年大爆炸的查探已经结束,刘海军带回来的那俩铸炮工匠也没掀起另外的波澜,而且这次是混在唐季的队伍中,应该没什么危险。沟通后,刘海军也很愿意再次回北京,他对上次没能完成任务还是心有不甘的。

    出发前的几天,刘海军开始恶补相关信息,刘家自己探知的及唐季提供的所有毕懋康的信息,目前军中火铳、火炮相关信息,所了解到的欧罗巴国家的各种火器信息,并推演与毕懋康交流的一些方式。刘天佑给刘海军交代的任务非常明确,第一、打探燧发枪的消息,要是有可能,弄到样品;第二、尽可能争取获得毕懋康的相关军械著作;第三、尽可能带几位得到毕懋康真传的弟子回来,只要不造成伤害,各种方法都能使用。

    当刘天佑积极推进战后军队发展的时候,汉城王宫内,仁祖及几位重臣终于有时间讨论刘家军的问题了,参与议事的人员范围不大,张晚、李贵、李元翼、吴允谦。李元翼先发言:“王上,刘天佑已经与汉商商会会长赵进家的小女儿正式订婚了,将于八月完婚,关于这个婚约的问题,也核实过,几年前就有了。”

    吴允谦对刘家汉军的态度不算友好,说道:“不管这个婚约存不存在,刘家在获知王上有替王族招婿的想法后,短时间内就给刘天佑订婚了,这本就是对王族大不敬!也说明刘家不愿真正融入我朝!”

    李贵听后道:“吴大人,不能轻易下这样的结论,首先王上并未有正式文书下达,再者汉人最重信誉,如今证实其确有婚约在身,如刘家毁约转而答应与王族联姻,这才是真正的背信弃义之举,且说明刘家有野心。”

    几人争吵的过程中仁祖一直没有发言,张晚也没有参与,见争吵的差不多了,仁祖询问张晚的意见,张晚道:“王上,招刘天佑为婿的想法本质上是进一步拉拢刘家军队,这一点刘家心里应该很清楚的,刘家这个婚约几年前就有,可偏偏就在王上有意联姻的想法传递过去后,他们快速落实了这个婚约,这说明他们是不愿自家军队被渗透,这也是很多明朝武将的劣习,但这也说明刘家不会玩阴谋,是那种武将的鲁莽性子,王上可以利用。”

    “王上,微臣也赞同张元帅的观点,这刘家要真是那种玩阴谋的人,他们大可以假意同王族联姻,借助王族背景,进一步发展自己势力、甚至渗透官军,那样的话,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像现在这种武将性子,只要利用得当,当是我们一大助力。”李元翼道。

    仁祖打断了想说话的吴允谦,向张晚问道:“刘家军的武器装备、作战特点你们研究的如何了?”

    “刘家军队的装备以火器为主,装备了大量的火铳、火炮,据分析他们使用的火铳、火炮与明军中的差别的不大,火铳是明朝的鲁密铳,火炮种类繁多,但也脱胎于明军火炮,尤其是那种重炮据李文轩的密报,跟袁崇焕那边的红衣大炮没什么区别,要说差别,就是刘家军中使用的火器密度很高,比明军都要高很多。作战指挥方面,微臣研究了他们这次北上后的几个战例,他们用兵极其大胆,不论是强袭清川江北的正白旗营地,还是攻击安州城,都是在兵力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发动的,强袭正白旗甚至是在大雨夜就派兵出去了,这些都是违背军事常识的,可他们最终都打赢了,这几个案例足以说明刘家军具备在相同军力的情况下,击败后金军的实力,他们的士兵非常精锐。”张晚回答道。

    吴允谦听完说道:“张大帅何必涨他人威风呢?此次后金军的精锐主力一直盯着我军主力,留在后方的也都是二流部队,打赢这些二流部队,没什么好推崇的。”

    张晚没有接这个话,李贵见状问道:“这个刘家军队到底与明朝是何关系?撤查清楚了么?”

    吴允谦回道:“刘家的来历再次确认过,是辽东的逃亡千户,当年犯了军规逃离明镜的,本来一直老老实实的在釜山那边当个庄户,后来萨尔浒之战后明朝要求我朝配合对后金进行封锁,明朝兵情司的人就在我朝境内扶持了几个汉人土匪性质的武装,最终就刘家生存了下来,且被招安成功,招安后未查证明朝继续向他们提供武器,但由于刘家控制了釜山原有的水师,且防范甚严,很多情况我们查不到,他们到底有没有更多的接触,我们也不知道。”

    张晚继续发言道:“我觉得刘家军隶属于明朝的可能性不大,如刘家军真是明朝控制的军队,按刘家军目前展露出来的战力看,精锐程度应该超越辽东明军了,明朝能放任这么一支精锐在外么?”

    仁祖是认同张晚的观点的,便说道:“刘家军这些年来也是多次响应本王的号召了,我们不能以敌对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本王需要的是如何更好使用他们的办法。”

    “不错,其他的事情多说无益,张大帅,军事方面还得听您的意见,新的北方防线能否挡住后金军,要是官军有足够的实力,我们对刘家也可以采取另外的态度。”李贵道。

    张晚闻言,叹道:“臣实在有负王上所托,未能替王上训练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经此大战我军实力更遭削弱,如今虽然重新布防,但派往北边的多数是新编练的军队,真正的精锐并不多,要想稳固北方防线,还是需要增派精锐在重要位置驻防的。”

    张晚的话算是直接,而且军务本就归他负责,若能有刘家军这样的精锐归他指挥,也能减轻他的压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