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可亡汉不能亡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辩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辩论

    关于琉球战事的讨论继续扩大,在刘天佑看来,第一刘家没有能力直接越过济州岛的朝鲜水师跟沿途的日本水师对琉球直接干预,第二没有足够的利益支持刘家去直接干预。目前刘家能做的只能让驻宫古的王嘉斌舰队加强对琉球的情报侦察,对同是李氏支脉的李义军部进行武器、装备的支持。

    由于刘天佑大婚后的这几天啥都没管,邓晓峰将对马岛上日本水师的情况、戚勇伪装的海盗舰队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汇报。这两方面都有好消息,对马岛上的日本水师未得到增强,前几天突然加强的对朝鲜这一侧的侦查也回到了正常状态;戚勇的海盗舰队送回来消息,他们并未直接去南洋,而是打算在明朝浙江外海的花鸟岛落脚,那里是明朝内进行海上走私的海商控制的一个补给基地,刘仁的商队早已获得在那边补给的权限,刘仁有权限就等于戚勇也有这个权限了。

    刘天佑道:“对马岛的日军水师还需盯着,不能大意,无新异动的情况暂时不要告知白升浩。仁祖关于李元翼汇报上去的日本水师的情况有公文下来么?”

    “今天刚收到公文,要求加强巡逻、戒备,且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把全罗南道、全罗北道的沿海都划成我们的防区了,要求执行日常巡逻。”邓晓峰说道。

    “全罗南道、全罗北道?那边应该是白升浩济州岛舰队的防区范围吧?记得全罗南道长兴郡有一支规模不大的水师,这支水师呢?调去济州岛还是调回去守卫汉城?既然要我们巡逻,那军队隶属关系有调整么?济州岛的白升浩有什么动静?”刘天佑问。

    邓晓峰表示白升浩在进行收缩防御,各军队隶属关系没有变化,此时刘义平开口道:“收到一个情报,全罗南道的那支水师将调回汉城,另外朝中还有大臣提出白升浩这支精锐水师放在济州岛白白消耗太浪费了,仁祖有点松动。”

    “这个仁祖,志大才疏,一遇到困难就只想着如何保命,济州岛是我们南下的咽喉位置,突然派白升浩率舰队驻守其实弄的我们很难受,现在刚有点风吹草动就要跑,太搞笑了。”刘天佑有些不屑。

    “不要大意,目前只是有意向,想着保存实力而已,要是日本水师又不动了,或许又不会撤离了。”刘义平道。

    “那我们就巩固、巩固他这个意向。仁祖不是要扩大我们防区么,我们就哭穷,我们要承担对马岛上日本水师的压力、无力他顾,为了更好的应对日本军,我们需要援军,找仁祖要编制、要装备、要军饷,邓将军列个清单出来,以正式公文发上去,这些没答应前,啥都不管,并放弃与白升浩防区交叉的部分。”刘天佑道。

    邓晓峰领命并问道:“那对济州岛那边的计划要调整么?”

    “保持适当侦查压力,大动作稍缓一段时间,需进一步确认日本水师动向,确定没问题后,再敲打敲打白升浩,如仁祖真把白升浩撤回去,那就算了,还不撤回去,找机会吃掉,不过要跟邓志伟强调,一定要等确认日本方向无异常后,再动白升浩,一旦确认日本有再次入侵朝鲜迹象,我们需尽全力与之作战。”刘天佑吩咐道。

    在回府的路上,刘仁询问:“天佑,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跟日本军死磕的,郑芝龙跟日本一些藩主关系密切,凭我们跟郑芝龙的关系,有些事情是可以让他居中调节的。琉球那边如果干预难度过大的话,让日本控制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反正我们生意可以接着做,贸易不会受影响,李氏那一支脉的人可以撤到宫古去。而且从最近从长崎采购的情况看,日本的那些藩主对明朝汉人的态度还是友好的,”

    刘天佑听了有些莫名的烦躁,压了压情绪道:“这里面的事情一两句说不清,我理一理思路,到家了我们聊。“

    在回家的路上,刘天佑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他很清楚当下的明人并不是很仇视日本,明朝朝廷以天朝上国自居,哪怕曾经沿海遭遇大量日本海盗的祸害,可仍然傲慢的把对方定义为寇,后来戚继光荡平倭寇,两次朝日战争也都没吃亏,所以绝大部分明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可自己是带着华夏百年耻辱的记忆来的,很清楚这个国家对华夏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可这些没法拿出来说。

    回到刘府,刘天佑仍然没想好如何说,反而是刘仁先开口道:“天佑,对于军事来说我是外行人,刚也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无需过于在意。”

    刘义平先于刘天佑说道:“其实我也觉得我们没必要跟日本进行对抗,与之合作对我们来说利大于弊,如今朝鲜朝廷对我们的戒心并没有放下,只是碍于北方后金的威胁及我们军队的战力,选择了利用我们,甚至也要算上用我们抵御日本入侵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我们与日本关系的就比较重要了,如能达成一定的合作,对于稳固我们在朝鲜的地位是非常有帮助的。”刘义平突然表态因为以前与刘天佑聊时局聊到日本时,刘天佑多次表达的厌恶的情绪,甚至表达了除之而后快的态度,他担心天佑有些过激的举动。

    此时刘天佑已经理清了思路,情绪已经恢复正常,表情也不似那么严肃了,他问道:“父亲、大哥,你们了解日本么?历史上日本与华夏发生过几次战争?目前日本国内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国策?”

    这些问题刘仁自然是回答不了的,他只了解一些日本的贸易政策,刘义平倒是读过一些史书,但记忆也不清晰了,至于目前日本国内是个什么国策,他也不清楚,所以直接摇了摇头。

    “史书记载,早在唐朝唐高宗时期,唐朝军队在目前朝鲜忠清南道的白江口与日本军队战,以不足两万的军队歼灭日本四万精锐水师,但不知为何此战后唐军并未攻击日本,而日本战败后以唐为师,多批次向唐朝派遣使团,学习唐朝的制度、文化、军事等;大约四百年后,蒙古做大,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后,数次派遣大军攻击日本,但都遭遇了失败,说是多次遭遇强风,蒙军被强风摧毁;最近的一次就是万历年间的两次朝日战争了,这两次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觉得这些说明了什么么?”刘天佑简要的说了一些战争史。

    刘义平道:”中原王朝这么多年一次没能征服过日本,唐朝如此国力、蒙元初期正是军力巅峰时期,都没能攻下日本本土,日本何等的气运!如今明朝日渐老迈,这日本迟早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是有一定的气运,但核心是以前航海技术的限制,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战船还未成熟。但这也说明日本是一个有着独立经济、文化、军事能力的一个国家,它的战争潜力通过两次朝日战争来看,是远强于朝鲜的,而且我记得第一次朝日战争日本入朝的理由是借道攻击明朝,所以它的攻击性是很强的。不要盲目的认为郑芝龙与日本一些藩主关系不错就能左右对方的国策,一旦对方国家机器开动就不是某一个外姓人能够左右的了。”刘天佑说道。

    见他们不参言,刘天佑接着说:“对于我们与郑芝龙的关系,我们要明确一点,郑芝龙是匪,虽然他跟福建那边的官员有些关系,但终究没有招安,所以我们要以与匪打交道的态度来与之打交道,目前确实是我们合作紧密的阶段,但本质上是互利共赢性质的,如果未来需要郑芝龙协调我们与日本的关系,先不谈他有没有能力协调,我们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让郑芝龙出面?所以我们决不能陷入那样的境地!”

    刘仁、刘义平均点点头,刘义平道:“不错,对郑芝龙我们不能有过高的期待,可这是不是更需要我们对日本保持克制?“

    “是的!“刘天佑并未否认,说道:”所以在水师基地内我强调,目前刘家水师不直接介入琉球的战争,只对李氏支脉进行一定的武器、装备支援。但如果尚氏当真守不住,我还是想派兵介入的,不能让琉球完全成为日本的附庸!“

    面对刘义平有些疑惑的目光,刘天佑接着说:“这些最终决策还需考虑日本国内的政局,第二次朝日战争结束是因为丰臣秀吉的突然死亡,随后德川幕府建立,但内部一直不那么稳定,这些年来德川幕府一直在消化这些不稳定因素,所以德川幕府制定了锁国国策,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琉球那边一直只有萨摩藩在鼓动冲突的缘故,我们关于琉球战事的决策要基于这个基本判断。“

    刘义平点点头道:“看来你说的掌控济州岛要优先于介入琉球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了。既然你有如此全面的考虑,那以后琉球方面的决策我不再干预。”

    当父子几人聊了差不多后,一道自鸣钟的声音响起,不知不觉已经晚上七点了,几人头皮一紧,要被家中真正的“老大“张氏训了。刚父子几人讨论日本、琉球这些话题时,是让侍卫守门的,侍女应该没能进来喊他们吃晚饭。果然达到饭厅时张氏、大儿媳带着俩孩子、小儿媳都已经在了,张氏对着刘义平道:”天佑才结婚几天,你个当爹的就不能放儿子几天假?“

    刘义平这个心里苦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