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鹰群

    有一位前辈跟科拉迪诺说过,球探这种职业就像是和平年代里的间谍,这话一点都不错。情报是球探的生命。这些情报可不是翻翻报纸、点点鼠标就能弄来的,得靠一对老鹰般的眼睛和一双猎豹般的腿。跟踪、蹲点、拉拢、贿赂,这些普通人嗤之以鼻的行为都是他们的武器。远离家人,漂泊在外,孤身作战,潜踪匿迹,受尽其他球队的厌恶,都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有时蹲守了好几天,换来的情报却可能对球队毫无用处。科拉迪诺觉得,球探才是奋斗在足球世界最前线的人。那些在办公室里看看数据就以自以为了解足球的人根本不会想到,那些数据是多么来之不易。可他们还总是发布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再催促他们的调查进程,好像真把球探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人。

    晚上十一点,在乘坐了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火车后,科拉迪诺随着为数不多的几名乘客走出了车站。夏夜的星空正笼罩着佛罗伦萨。

    在佛罗伦萨漫步是一件幸福的事,尽管已经是深夜,但走过圣母百花大教堂时,还是让他的心中有些震颤。古老的星群闪耀在头顶,大教堂庄严而静谧。有一瞬间,他甚至觉得那些星星其实是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薄伽丘这些大师们的化身,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然凝望着这座百花之城。

    在大教堂徘徊了片刻之后,他又穿过圣十字圣殿附近的闹市区,从圣尼可桥过河,然后沿着阿多诺河往回走。

    做球探时间久了,他有时也会感到孤独,而孤独的人总是被人群吸引。“鹰群”就是这样把他拉拢进来的。这是一个地下球探密会,参会的各位球探分享自己掌握的信息,同时也会得到别人提供的情报,它旨在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参会的球探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个组织从一开始就把他牢牢吸引住了。他从没想过球探还可以这样生存。每个球探的能力都极为有限,用十分艰苦的工作也只能换来一丁点可怜的信息。而在这里,他真正成为了集体中的一份子,和其他十九名同类结成联盟,让他感到了温暖和力量。也正是在“鹰群”的帮助下,他的职业发展顺风顺水,现在已经做到了AC米兰球探团队的二号人物,和首席球探蒙卡达的薪资相差无几,远远高于团队内的其他人。

    “鹰群”这个组织始终保持着二十人的规模,他们分别来自意甲的二十支球队。如果有球队降级,他们就会在升班马队伍中重新招募人员。一旦加入到这个组织里,自家球队的利益就必须退居次席,每名成员都首先要为其他成员考虑,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球队的机密消息。由于二十支球队的机密都会被暴露,所以也可以认为对于任何一家俱乐部都是公平的,真正获利的只有与会的球探们,他们可以利用各种独家消息为自己在俱乐部里争取到更高的地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始终坚持绝不在同一家俱乐部招募第二名成员的原则,确保组织内的任何一名成员都不会遇到队内的直接竞争对手。

    “鹰群”的会议时间不固定,每次都要临时通知。赶在业务最繁忙的转会期,会议次数就会减少。所以,它已经两个星期没有聚会过了。而今天,科拉迪诺就是收到了组织的临时通知,才匆匆赶来聚会的。

    穿过米开朗琪罗广场,他走进了一条僻静的小街。街上有一家银貂咖啡馆,此时已经打烊了。表面上看这家咖啡馆平平无奇,其实却是“鹰群”的秘密集会地点。科拉迪诺绕到咖啡馆后门,敲了敲门,里面有一个苍老的声音说:“这儿是人们死前的黑夜和地狱。”他回答道:“我由这里直通堕落众生。”

    门开了,看门人坐在烛光照不到的地方,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科拉迪诺没有理会他,直接走到了楼梯后面的一间仓库,掀开地板,从一条古老的楼梯走进了地下室。这间地下室有些年头儿了,科拉迪诺觉得它像圣母百花大教堂一样古老。楼梯旁边点着一排火把,他曾建议过卡内瓦莱,能不能去掉这些故弄玄虚的东西,换上明亮的电灯,以免大家摔跟头。可卡内瓦莱却说,这可以增加密会的仪式感,使成员们更愿意保守秘密。对于这个理由他无法反驳。

    地下室里有一张圆桌,让人轻易就能联想起圆桌骑士们。现在人还没有到齐,距离约定的午夜时分还差十分钟。科拉迪诺四下看看,都是些熟悉的面孔。虽然私下里没有过深交,但球探是干什么的?只要愿意,很快就可以查清各自的底细。

    十二点之前,又有人陆陆续续地走了进来,很快,二十名骑士齐聚一堂。

    密会的现任主席是卡内瓦莱,他是乌迪内斯队的首席球探,也是在座的球探中唯一做到首席球探的人。会议由他来主持。他说:“经过了两周时间,我们终于能抽出时间再次召开密会。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人员的变动。从今天起,又有三位成员将加入我们,他们分别是来自贝内文托队的利戈里先生,来自佩鲁贾队的达米亚尼先生,和来自切沃队的帕谢拉先生,他们会顶替随队降级的邦迪奥利、斯佩基亚和梅利萨诺三位球探。利戈里和帕谢拉两位先生都是老面孔了,他们以前就是我们的成员,现在随着球队升级,又回到了我们的大家庭之中,而达米亚尼先生则是新人。有鉴于此,我想先重述一遍‘鹰群’的准则:

    第一条、永远不要向人提及我们这个组织。

    第二条、不许私下以密会成员的身份互相接触。

    第三条、会议内容不允许做书面记录,也不许录音。

    第四条、与会成员都必须把其他成员的利益置于本队利益之上,绝不隐瞒自己球队的机密。

    第五条、会议上交流的情报只允许用来提升个人在球队中的地位,而不能用于球队间的竞争。

    第六条、所有从会议中获得的情报都不许透露消息来源。

    各位,我们的密会并不违法,也不比什么同业公会更违反道德,但为什么要办的这么隐秘呢?因为一旦组织的秘密泄露,对于各位在俱乐部的发展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且无一人可以幸免。所以,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利益着想,请大家都能严守这六条准则。下面我们就开始各自发言吧。”

    会议正式开始后,大家都把手放在桌面上,以证明并没有偷偷记录。另外,地下室里有反录音设备,可以确保这里的发言不会被偷录。

    科拉迪诺知道,现在正是转会期,与会的各位都有一大堆消息要公布,但是对自己来说有用的不多。毕竟米兰只有一千六百多万的转会费,想和同级别的球队竞争十分困难。对于米兰下一步将如何引援,他也毫无头绪。

    拉齐奥的球探卢波率先发言。他乱糟糟地讲了一堆东西,有球探团队对法国球员的考察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位名叫埃尔哈德•科利的19岁前锋速度极快,值得关注。他还提到小因扎吉最近在练习四后卫打法,而他们之前擅长的是3-5-2阵型,不知道是要换打法还是想丰富战术体系。

    最后,他才讲出一条让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消息,他说:“拉齐奥最近的引援重点在于边锋。大家都知道,拉齐奥有一条强悍的中轴线,但边路角色并不突出。小因扎吉最近对凯赛多的表现很失望,正准备引进一位强力边锋来取代他。球队已经接触了威廉、热尔松•马丁斯和德佩。对于威廉,拉齐奥报价两千五百万,但切尔西要求三千五百万。由于威廉年纪比较大了,俱乐部不愿意提高报价,所以目前成功概率已经比较低了。而马丁斯和德佩也都已经报价了,目前分歧已经不大,估计这两个人的转会费都会超过4000万。”

    科拉迪诺觉得,这条消息对于俱乐部来说可能很有用。拉齐奥是米兰的直接竞争对手,他们这么大的动作,对米兰会是个巨大的威胁。但对于他个人来说没什么用,这么大的交易米兰是参与不起的。

    有几家小球会的报告他只是简单听了一下,尤其是几支升班马还在打算从上赛季的降级队伍里挖人,这显然都不是米兰队的兴趣所在。

    国际米兰的球探卡塔内奥倒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几个小时前,有一个美国来的经纪人找到了国米的训练营,向主教练孔蒂兜售他旗下的一名球员,叫贡萨洛•马丁内斯。这个球员目前效力于美国大联盟的亚特兰大联队,他一开口就要求六百万的年薪,而球员的转会费也高达三千两百万。孔蒂想都没想就让他滚蛋。那个经纪人又哭又闹,哀求孔蒂好好考察一下他的球员,孔蒂却毫不理会。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美职联是欧洲球员养老的地方,那里能有什么好球员呢?而且一开口就要三千二百万的转会费和六百万的年薪,这不是把孔蒂当傻子吗?科拉迪诺听了也只是一笑。

    轮到科拉迪诺发言的时候,他说:“我们球队在上次会议后更换了主教练。关于这名新主教练我们知之甚少,包括他的合同细节都是保密的。他每天就住在内洛基地的宿舍里,既没有租房,也没有带家人,关于他的家庭情况谁也不清楚。这个人就像顺水漂来的一样神秘。目前队内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一部分人很看好他的能力,也有些人对他极度不满,但这里不免掺杂了对于中国足球的歧视。我觉得,一名中国主教练能让队内一部分人信服就很可以说明问题了,证明他绝对不是个笨蛋。尤其是他对教练团队的改组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他把塔索蒂重新请回来做助理教练,塔索蒂这一周来的表现极其活跃。他又请来了布瓦奇、特龙贝塔、彼得斯这样的战术大师,以及定位球专家特洛普,让很多人都对球队充满了希望。

    “在转会市场上,米兰只签下了刘易斯•弗格森一名球员,虽然只花了150万转会费,但据说刘翰章和塔索蒂都很看好他的能力,我感觉这个球员的转会费和他的能力可能并不相称。球队目前只剩下一千六百万的转会预算,薪金空间也只剩下了八百万,对于下一步的引援还没有计划。但俱乐部高层最近在考察南美新星,有很大概率会利用非欧引援名额引进一名南美年轻球员。”

    有人问起了万亚马的转会,想知道媒体披露的细节是不是准确。科拉迪诺便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讲了一遍,甚至讲了刘翰章从伦敦回来后的沮丧和球员们的请愿,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从其他几个球探的发言里,他又得知罗马队在为哲科找接班人,而那不勒斯却在计划将因西涅卖出去。他突然想到,拉齐奥队干嘛舍近求远,把因西涅买来不就好了?至于尤文图斯嘛,他们的级别太高,竟然在考察阿里和拉什福德,其他球队就只能望尘莫及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