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寂寞浮生 > 第二章:娶林氏余家办新婚,释奸夫吴家遭分化

第二章:娶林氏余家办新婚,释奸夫吴家遭分化

    送亲的队伍是三天以后到达周庄子的,那天,余庭恩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骑着马在草原上狂奔,梦见自己儿子打着灯笼从自己身后走过,看了自己一眼,却对自己的喊声充耳不闻。梦见三只漂亮的蝴蝶围着一株香草相互盘旋,他梦见两只鹿在沼泽中挣扎。他隐约感到,这似乎关乎自己家族的命运,但他不知道,这些命运指向何方。

    余庭恩起了床,听说媳妇将新娘子安排在了西屋,他穿戴整齐,去见了这个儿媳。

    新娘子姓林,一个人在西屋坐着,身穿红裳,头盖红布。余德满走进屋,关上门,站在了窗前阳光明媚处。

    “你来啦”余庭恩轻声说道

    “我妹妹真的没事吗?”林氏说道

    “当然,你们家被洗劫,这笔账要算在吴家人身上,虽然我也杀了你们家的人,但是你知道我是被逼的,我救下你们姊妹,多少也洗刷我一些罪孽。你说,我有什么理由害你妹妹呢?我要是想害你们,在我发现你们的时候,把你们交出去就好了,何必现在这么做呢?”

    “我只剩我妹妹了,我以后还能见见她吗?”

    “哎,这个事情慢慢来吧,我知道,把你们姊妹分开,确实不近人情。但是你也知道,那天我把你们托付给我的至交,他也有所防备,怕你们身上有案底,不想收下你们,也不想拒绝我,所以才跟我提出这么一个主意,他养妹妹,我养你,他放心,我得点安慰。”

    “我知道您不是坏人,就不能把我妹妹也接来吗?您有两个儿子,虽然我妹妹才五岁,但是让她跟着伺候伺候您小儿子,也是可以的,只要您不把我们交给吴家人,给我们一口饭吃,我和妹妹一定一生感恩您”林氏说道

    “我不是没这么想过,但是吴家人之前踩点的时候,就知道你们林家还有两个女孩,要是我直接接来你们姐妹,吴家人一猜就猜到了,那样更危险,你放心,你也看见了,我的那个朋友是做官的,认你妹妹做干女儿,亏待不了她,你嫁给我儿子,我把你当亲女儿一样对待,不用你干活,衣食无忧,只有一件事”

    “您说”

    “吴家劫财,是为了安度余生。逼我杀人,又留下罪证,就是为了制约我,从而在周庄子形成一个稳定的局面,不到万不得已,吴家不会用这个罪证攻击我,因为一旦这样做,他们自己也暴露给官府了,但是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将来我们跟吴家真要是水火不容了,你和你妹妹,可要作为唯一的幸存者,证明我确实是被逼杀人啊”

    “您放心,林家都已经一把大火化为灰烟了,我和妹妹还能靠谁呢?只要您收留我,将来您需要的话,我和妹妹肯定为您作证”林氏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你就跟德满好好过,他是个好孩子,不会亏待你的”余庭恩说道

    说罢,余庭恩走出房间,去找陈孝诚商量事情了。

    傍晚,余庭恩的小院中铺放了不少席面,晚些时候,宴会开始。

    余德满看着这个属于自己的时刻,但自己好像是最可有可无的人,就连人们对吴广海的关注都甚于自己,只是偶而有几个不痛不痒的人和自己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他例行公事的了结了所有的活动,和林氏一起进了自己的房子,敲门声,呐喊声,唏嘘声是此时的主力军,人人都期待着新郎开门来驱赶人群,都期待着看一对新郎进退两难的表情,期待着新郎愤怒的出来好有机会嘲讽一下新郎的窘事。

    但这屋里没有一点声音,闹洞房的人仍不愿意放弃,不一会儿,屋里穿出了声音,但让众人失望的是,那声音不是新郎的告求声,也不是愤怒声,而是女人的呻吟声。

    很快,屋外的人声音弱了,女人的呻吟声却越来越大。渐渐的屋外没有一点声音了,余庭恩也坐不下去,尴尬写了满脸。陈孝诚见状,起身招呼着大家回到桌位上开饭。

    余庭恩回头看看吴广海,吴广海点点头,余庭恩站起身说

    “老几位,咱周庄子也是声名远播了啊,这位老哥叫吴广海,带着他们全族的人,准备在这扎根了,借这个场子大家都认识一下”

    陈孝诚接过话:“打今儿起,吴家就是咱们周庄子的人了啊”

    吴广海站起身:“各位,吴某已然头白如雪,只是希望能带着全族的人,太太平平的过日子,虽然我们吴家住在山犬子,但是跟周庄子还是一脉相连,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周庄子有人早就知道吴家是当年的土匪,但毕竟现在改过自新,一心从善,余庭恩和陈孝诚这两个掌舵人也没有反对吴家的意思。更何况吴家人各个剽悍,大家只好嬉笑着答应,然后你推我让的吃饭,屋里的呻吟声时而激起。

    转眼入了冬,这是一八六零年的冬天,周庄子已经挂了雪白,旷野上偶尔能听见一声鸟鸣。

    吴老七是吴广海的侄子,今儿正巧从集上回来,一路上撞上几个村里的人,谁都能闻得见他周身上下的酒气,这是刚从徐李家酒铺上回来的,他家的新起的蜈蚣醉正是时候。

    眼看着日头吐了口气,傍晚的浮云都被罩上了层红晕,它就在这红晕中隐了身,等吴老七晃晃悠悠的再抬起头来,只见一行鸿雁裹挟着暖阳转进了远云,再不见了。

    他踉踉跄跄的逛着,沿着小清河,忽的,整个人不受控制,一头栽在了河沿上,从枯草堆里爬起来,就看见一条瘸腿的黑狗想他狂叫,这一跤他醒了醒酒,晃了晃那个大脑袋,他心说“奶奶的,那来的死狗,”

    那狗一边跳跑着,一边吠着,

    “再叫,再叫老子炖了你”

    他大声呵斥着,他也没想着炖了那狗,就以他现在的德行,那狗多张两只手恐怕都能炖了他。

    可那狗就真不叫了,就趴在那里,吴老七一点也不想动弹,他反倒觉得这地暖的很。

    天黑的很快,狗的毛色和夜色早已辨认不出。在吴老七的眼里,只剩下一对同样迷惘的放着淡黄色光的眼睛,盯着他,死盯着他,盯的吴老七一点也动不得。

    吴老七有些慌乱,但他躺在他摔倒的地方一点力气也没有,他想赶那狗走,因为那狗看的他心里愈来愈慌,

    吴老七看着那双与他对视良久的眼睛,慢慢变大,变淡,直到吴老七看清那双眼睛紧紧镶嵌在一张憔悴圆润的女人脸上。他忙去用手撑起身体想要站起来,手里抓着的却不是蒿草,而是一片被褥,濡湿的被褥。

    他楞在那儿,一动不动的看着那个被他糟蹋的女人,直到他被人从炕上提起来,然后重重的摔在一张光秃秃的桌子上。

    “就是这人,我眼看着这人趁黑天闯进赵家寡妇的门儿,果然,这个王八蛋”

    说话的是小疙瘩,姓余,他父亲是余庭芳,是余庭恩的表哥

    “你们这些个大老爷们赶紧滚出去,脑袋都塞闷缸里啦?”几个女人把捉奸队伍中的男人们通通撵出了屋子。

    几个人无奈拖着吴老七出去。

    等余庭恩、陈孝诚和吴广海一行人都到的时候,吴老七已经被那个小疙瘩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然后被吊在门口的一科老槐树上,第一见证人们则有的蹲在墙边,有的坐在石头上。

    这事说起来,其实是余庭恩和陈孝诚费了很长时间做的局。自从余庭恩被逼杀人后,第二天就去找了陈孝诚,虽然余庭恩没说劫财杀人的事,但还是编了几个故事,哄的陈孝诚害怕不已。两人想反制一下吴家,但又不敢直接动手,最后才想了个主意。

    吴家自从落户以来,内部分化的很严重,吴广海老谋深算左右逢迎,吴家发展的很快。但是在发展路线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以吴永旺为首的一帮人觉得,吴家的优势压根就不是种地,而是做生意,就算不做打家劫舍的生意了,也得做点别的生意。但是吴老七一帮人却坚决不这么想,踏踏实实的种几年地,求稳为上。

    吴广海虽然老辣,但对家人却很容忍,加上上了岁数,族里的纠纷,他也力不从心。

    余庭恩和陈孝诚看到这一点后,立马决定分化吴家,首先就从吴老七开始。这才趁着吴老七在镇上喝酒,给他下了性药和迷药,又给他抬到之前商量好的一个寡妇家里,先是让小疙瘩抓奸,让吴家自知理亏不敢多嘴,然后由余庭恩出面救下他,再把他和那寡妇撮合到一起,直接把吴老七从吴家分出来。

    陈孝诚见事情已经成了一半,便上前说道“周庄子从来没发生过这么恶劣的情况,要送官,要严办”

    就听见吴广海从远处跑来

    “小七啊,小七啊”

    吴广海一边喊一遍捡起一条树枝

    “小七呀,不争气的东西”

    吴广海喘匀一口气,拿着树枝对着吴老七就开始抽,抽了十几下,吴广海转过身:“庭恩,孝诚,你们看着办吧,我不管了,这个小七啊,就是不省心啊,他今天干这种事情,是他脑子糊涂,可不是我们吴家的影响,你们办他,往死里办他,但是送官,还是不要送了,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是不”

    接着,吴广海就手从衣怀里掏出一只方巾,包着几块银子,“我知道我这侄儿给各位添了麻烦,尤其是给屋里那个姑娘”

    “是寡妇”一边半大的小孩儿接茬道

    吴广海笑笑接着说“我这侄是个苦命的人儿,早早的爹娘就都没了,只剩下我这个老头能依靠,这点钱不多,权当是我们吴家赔个不是”

    余庭恩眼看着差不多,便说道“孝诚,我看算了,吴叔都这么说了,再说,老七也是第一次,毕竟首犯,他糟蹋的,也不是什么黄花闺女,算了吧”

    陈孝诚听完,立马调转话锋,对吴广海说道“吴叔,这老七虽然犯了事,但是咱们还是不送官了,但是这男人毕竟得负责啊,要不然,我看,就让老七娶了这个,人也搬过来住,你看呢?”

    吴广海没想到陈孝诚的话锋转的如此之快,一时间竟没说话,他觉得这里面有事,但自己一时片刻又想不明白,又怕自己不同意的话,陈孝诚真的会将吴老七送官,于是只要答应了下来。

    等吴老七搬进周庄子之后,吴家的后生里,有四家先后跟着搬进了周庄子,老老实实的务农,等吴广海想明白这个事的时候,他自己也不愿意再计较这个事了,他反倒觉得吴老七几个人分出去,反倒让他不再纠结于平衡两派的矛盾了,当天他就给了吴永旺一笔钱,让他做些小生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