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八零年代 > 第八章 过年了

第八章 过年了

    从青山大队到兴安县城六十多里,九点多钟,张广到了县城。

    进城后到了县里的国营商店,里面人头攒动,正是热闹的时候。张广给媳妇买了盒雪花膏,又暖和了十几分钟,然后从商店里出来,骑着车走街串巷。

    “收骨头,一分钱一斤。”张广扯开嗓子吆喝起来。

    现在辛苦点没什么,以后就不用去当农民工了,老了也不用去翻垃圾桶。不过,再到老的时候,视频该刷得刷,小说该看得看,长知识。

    如果重生前多刷点多看点,是不是就能有更好的赚钱法子了?至于南下倒腾东西,可不敢去了,自己还年轻,可不能走在犯罪的道路上。

    当下,收骨头似乎还是个新鲜事,有不少问的,卖的却极少,大多数都当垃圾扔了。

    张广受到启发,找到个环卫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张广上前笑着问:“老哥贵姓?”

    “有事?”男子看了看张广,疑惑的问道。

    张广指了指自行车后面的麻袋,说:“我收骨头,问问你这里有没有,一分钱一斤。”

    一番交谈,男子姓刘,张广从他运垃圾的倒骑驴里翻出不少,上称一称,三斤多,张广给了四分钱。

    然后换了条街,如法炮制,又和一个环卫工约好,给他攒着骨头,过两天来收。

    中午的时候,张广在饭店吃了碗面条,又转悠了两条街,才骑车往回走。

    到家的时候,林彩英已经做好了饭,小米饭,猪油渣,排骨炖土豆,吃的张广有点撑。

    吃完饭,张广到父母那里,让父亲和大哥得空给做几个曲盒,张国兴得知张广要用骨粉喂猪,仔细询问了一番,叮嘱张广谨慎些,别冒险。

    母亲一再嘱咐,去县城路上小心点,末了又偷偷塞给他一块钱和二两粮票。张广抱着母亲亲了亲,老太太一边笑一边打开他,“去,多大人了,没个正形!”

    出了院子,张广揣在兜里的手紧紧攥着钱和粮票,鼻子酸酸的,有妈的感觉真好,那份关心、那份疼爱,让人如此的享受,只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的美好。

    回到家,把钱和粮票交给林彩英,林彩英说:“妈又给你钱了?”

    张广点了点头,“嗯,偷偷给我的。”

    “你拿着吧,有什么用得上的该买就买,别舍不得。”

    “我媳妇真好!”张广抱起林彩英在地上转了个圈。

    振东在炕上说:“爸爸,我也要转圈。”

    林彩英打了张广几下,“快放下,抽什么风,哄你儿子去。”

    “好的。”

    到除夕前,张广又跑了两趟县城,收了八十多斤骨头,找了个破麻袋装好扎紧,放在院子一侧的鸡架上。

    空气中鞭炮味越来越浓,老百姓不管怎么节省,过年的鞭炮是不会省的,无论如何都要有个动静。

    张广自然也准备了,而且还买了一盒小的鞭炮,东北这边叫小洋鞭。他拉着林彩英和他揪着一个一个的放,振东看的跃跃欲试,张广便把小鞭炮插在雪堆上,抱着儿子去点,振东害怕,点了几次点不着,张广就握着他的小手,点着后抱着他往回跑,鞭炮响起,小院里也传出父子俩欢快的笑声。

    张广翻出振东的小灯笼,里面放上一小段蜡烛,振东立刻兴奋的蹦蹦跳跳,拎着灯笼要去找几个哥哥玩,张广便带着他去找振江。

    三十这天一大早,林彩英开始打浆糊,求大队卫生所老中医写的春联拿出来,奶奶和母亲剪的挂千(流苏)准备好,夫妻俩一个抹浆糊,一个贴。屋里贴完了贴外面,金鸡满架、肥猪满圈、出入平安等等。

    贴完春联贴年画,年画买了两张,一张是《杨八姐游春》,一张是《千里送京娘》,最后,张广又把灯笼挂到大门上。

    顿时,小院里满是节日的气氛。

    忙活完,林彩英开始切酸菜剁肉馅,夫妻俩一起包饺子。

    鞭炮声越来越密集,一整天都不会停,振东已经和几个哥哥玩疯了,满村子跑。

    晚上八点,张广打开广播。里面传出声音:嗒嘀嗒,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张广不由自主的手顿了一下,多少年没听过这个节目了。

    化好的冻梨,糖块、瓜子也都拿了出来,一家人其乐融融。

    十点钟,儿子闺女都睡了。夫妻俩开始煮饺子,煮好了饺子又一起放鞭炮、发纸。

    回屋叫醒儿子,小家伙迷迷糊糊的吃了两个饺子,然后又沉沉睡去。

    夫妻俩吃了饺子,等到十二点半才睡下。

    第二天,一家四口回到父母家。

    林彩英和李秋芳、刘春红把周淑琴拦在了厨房外,有她们三个就够了。

    老太太闲不住,总想到厨房帮把手,张宽便拉着母亲坐到了炕上,陪着母亲聊天。

    中午,丰盛的团圆饭准备好了,红烧鲤鱼,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回锅肉、蒜泥血肠,还有皮冻。

    炕上一桌是女人和孩子,地上一桌是男的。

    张续拿过一瓶本地特产兴安大曲给几个人满上,举杯碰了碰,张广仰脖闷了一大口,这种酒度数不高,也没有那么辛辣,入口后咂么咂么,还有点淡淡的粮食的甜味,很好喝。

    母亲在炕上喊道:“他爸,你们几个慢点喝,别喝多了。”

    “不能,又没外人,他们几个也不贪杯。”张国兴说道。

    张续拿着酒来到炕桌前,“你们也喝点,这酒度数低,也不上头。”

    周淑琴看着三个儿媳,“你们喝吧,我不喝。”

    张续拿过个小碗,倒了点酒递给母亲,“妈,你喝点,喝点白酒有好处,驱寒活血。”

    “我可不喝,怪辣的。”

    “不辣不辣,您尝尝。”

    周淑琴拗不过儿子,只好接过碗尝了尝,然后一皱眉,“还是辣,端走吧,我可喝不了这玩意。”

    奶奶嗓子不大好,张续便没给倒。

    张续给自家媳妇和两个弟妹倒了一点,又回到座位。

    吃了团圆饭,倒上茶水,端上冻梨、花生。老人们给孩子准备了红包,照例在孩子那走个过场,然后父母“帮忙”收好。

    张续兄弟三人互相也给各家孩子准备了红包,虽然是送过来还回去,但过年了,必须有这个形式,给孩子讨个吉利,当然,张宽是吃亏的,因为他家只有一个孩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